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作者:戚如强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5-12-01

评分:5分

ISBN:9787542653963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本书特色

现代社会发展是多种整合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是一种促进社会一体化的价值整合方式。在高度分殊化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对于凝聚思想共识、维护共同体的稳定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戚如强、王小锡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整合的全新视角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功能、历史依据、现实背景、精神资源和展开路径等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科交叉的角度, 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 从社会整合的全新视角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功能、历史依据、现实背景、精神资源和展开路径等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目录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及功能 **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 一、整合与社会整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特征 一、先导性 二、交互性 三、经济性 四、人本性 五、持久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标定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确立的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确立的依据 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的内容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功能 一、教育与动员功能 二、认同与凝聚功能 三、调控与稳定功能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理性及其局限 **节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一、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局限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一、中国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教训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经验启示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当代境遇及必要性 **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技术整合及其缺陷 一、市场整合 二、制度整合 三、法律整合 四、行政整合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 一、什么是软权力 二、软权力于现代社会管理之必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之必要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及理论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及特征 三、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面临的困境 四、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之必要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精神资源 **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相关概念解析 一、资源与精神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 第二节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精神资源的主要内容及社会整合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实施路径 **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化实现社会整合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的思路 第二节 加强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解释力 二、以客观的实践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说服力 三、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加感染力 第三节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走向生活,实现情境性整合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面向世界,实现包容性整合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继承传统,实现历史性整合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实现针对性整合 第四节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共同的道德联合体 一、在社会实践中启发道德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二、整合优秀传统道德资源与倡导新道德风尚相结合,凝聚道德力量 三、加强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建设,提高集体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四、重点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筑牢未来社会团结的道德根基 五、加强制度供给,保障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结语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