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欢迎的鼻涕虫其实是个“爱冒险的家伙”!在进化的过程中,它勇敢地“抛弃”了自己的壳。和青蛙相比,讨人嫌的癞蛤蟆那迟缓的行动以及疙疙瘩瘩的外表,更能适应干燥、天敌众多的环境。急性子的菊石在极度繁盛之后灭绝了,而慢性子的鹦鹉螺却在深海中生存了下来。就像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典型的慢性子却慢慢孕育出了相对论的雏形……鼻涕虫、癞蛤蟆、鹦鹉螺,还有不起眼的螺旋形……为弱者呐喊,给不受欢迎的生物摇旗助威,是三轮一雄先生绘本的一大特色。他的文字风格跟加古里子相似,没有科普读物的艰涩,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绘画风格坚定有力而又充满韵味,用色大胆,又不乏童趣。关注弱小的生命,就像关注弱小的孩子们。通过幽默对比和趣味描述弱小生命的进化历程,潜移默化地鼓励孩子们顽强生存,乐观生活,鼓励孩子们面对自己,尝试改变。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身边的事物,相信自己,获得坚韧的品格,敢于冒险和尝试。
《不服输的朋友们》是来自于日本偕成社的一套科学绘本。偕成社优秀作品众多,比如之前心喜阅童书已经出版的馆野鸿先生的《虎凤蝶》一书,就入围了“2015年度十大童书”的评选,进入送给孩子的“100本好书”书单。由于《虎凤蝶》的顺利出版,送审日方时作者给予的满意评价,让偕成社对心喜阅童书刮目相看,有好的新作品,都很乐意推荐给我们。三轮一雄先生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得以了解的。先生的画风让人过目难忘,他对于一直抱有疑问的事物不断尝试思考的品质也一次次打动了我。比如《神秘的螺旋》一书,创作的起源是从自身出发,对于自己的姓“三轮”,先生做了许多起源的查证,又结合自己10个手指的指纹竟然都是“涡状纹”,笑称自己与螺旋形有缘,并说这也是他创作这本书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好玩的事物,大象的鼻子、海马的身体、牵牛花的藤蔓,都是螺旋形。而且,很多好吃的都和螺旋形有关,比如需要转圈圈制作的烤乳猪、棉花糖、年轮蛋糕等。进而联想到回游鱼的生活习性,以及回转寿司、蚊香的发明。更厉害的是,追古溯今去看:古代凯尔特人、绳文人、毛利人都有许多螺旋形的遗迹,一些佛像头上的头发都是螺发,而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以螺旋形的轨迹围绕太阳运转,就连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巨大的螺旋形呢!平常人们会看见但是又会忽略的事物,在他眼中却有不一样的意义,并能通过绘本把所有的想法有机地关联在一起,给人很深的启迪。另外的三本作品也一样,无一不是从身边*常见却又令人疑惑的小事物出发,经过思考,却产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答案。更特别的是,在另外三本作品里面,先生始终都在为弱者加油,给不受欢迎的生物擂鼓助威。就好像是一位始终都在鼓励那些看起来那么弱小的孩子努力前行的老师,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冒险也好,隐忍也好,*终能够坚韧努力地生存下去,才是**的优点呢。“你们很有眼光,他的作品视角很独特,很有意义,而非一般单纯普及知识的科普绘本。”丁虹老师在查看了图书内容之后很快同意了翻译这些作品,并对我说了这样的话。她认为作品本身很感人,和馆野鸿先生的作品一样,都是令人心动的绘本。虽然两者画风完全不一样,但是用心的译者却从中看出了相同之处,那就是对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热爱及思考。所有的科学启蒙及知识性阅读,其实除了给孩子普及知识,引发兴趣以外,*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我们的教育制度让不少人很多时候都不能学以致用,空有满腹理论,生活能力却很弱。我也是这样一个特别不能学以致用的人,所以才会特别关注这样视角独特,在学习知识以外,还能够对生活有所启迪的图书吧。它并不唯美,却非常有趣;它所包含的知识不是*丰富的,却是*有关联性的;它的主角不是*受欢迎的,却都是*能适应这个大自然的。谢谢关注心喜阅童书“小诺贝尔”科学馆的新作品,我们会继续努力。
《慢性子鹦鹉螺》:菊石和鹦鹉螺是近亲,曾经生活在远古时代海洋里的菊石早已灭绝了,它的近亲鹦鹉螺却还在深海里存活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跟鹦鹉螺的慢性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神秘的螺旋》:大象的鼻子、海马的尾巴,冰淇淋、紫菜卷,蚊香、回转寿司……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螺旋形。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是螺旋形的,就连银河系也是一个巨大的螺旋,螺旋形有什么特别的玄机?
《不服输的鼻涕虫》: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蜗牛,却不喜欢鼻涕虫呢? 其实鼻涕虫是个“爱冒险的家伙”,它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勇敢地“抛弃”了自己的壳。说不定哪一天,它还能够飞上天呢!
《加油!癞蛤蟆!》:一提起疙疙瘩瘩的癞蛤蟆,多数人都会皱起眉头,充满厌恶之情。为什么癞蛤蟆长得丑、有毒、不能发出响亮的叫声?它们真的一无是处吗?它们在进化中是如何选择的?
“作品很让人感动,是能让人心动的绘本,我很喜欢。”
“三轮一雄的绘画风格坚定有力而又充满韵味,用色大胆,又不乏童趣;文字也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且没有通常的科普读物的艰涩,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三轮一雄跟加古里子的风格有些像,文字比较朴实,但不乏幽默,这样的我一般就处理成尊重原文的风格。你们很有眼光,他的作品视角很独特,很有意义,而非一般单纯普及知识的科普绘本。”
——译者丁虹
“科学绘本中的佳作。这本书能让人充满兴趣地看完,这也是它能够再版的原因吧。就连鼻滴虫都画得很可爱。”——日本读者減点ママ
“这本书非常值得看,可以加深对青蛙和蟾蜍的了解。《纽约时报》曾推荐这本书,看完这本书会让孩子懂得去思考生活中的事物。”——日本读者mikimama2
“太好了!孩子去参加发掘化石探险活动前买到这本书,非常实用。真是太有趣了。”——日本读者良かった
作者和绘者:三轮一雄日本插画展(JACA)奖获奖绘者。喜欢菊石采集,喜欢探索没见过的东西,喜欢思考身边的事物。为弱者呐喊,给不受欢迎的生物摇旗助威,是他绘本中的一大特色。主要作品有:《菊石是“神石”》(讲谈社),《石头中的螺旋形——菊石》(福音馆书店),《舞舞叔叔的蜗牛日记》(福音馆书店的《大口袋》杂志2004年6月号)。译者:丁虹一位认真细致、有原则、有责任心,善于深入发掘图书内涵的译者,同时也是一位编辑。曾审定松居直的《打开绘本之眼》。译著有:加古里子作品《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得田之久作品《我的昆虫小伙伴》,五味太郎和伊势英子作品《我身边的大自然》,等等。
小牛顿科学全知道-1 本书特色 动物园里的大明星──王企鹅,除了长得可爱,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转基因食品”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常看到的名词,究竟...
校车 本书特色 轰隆隆……各种模样、各种用途的车车来啦!这套活力四射的系列丛书专为活泼可爱的学龄前儿童设计,将带领小朋友们体验五彩缤纷的车辆探险历程,学习到关于...
《悠悠南北朝》内容简介:《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讲述了南北朝分裂与融合,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
土拨鼠-一家的幸福生活 本书特色 憨态可掬的土拨鼠是一群活跃在荒原上的小精灵,本书以土拨鼠小马特的亲身经历为主线,通过精彩的图片呈现土拨鼠一家幸福的小日子,打开...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游戏书》内容简介: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是因为他们还未掌握应对强烈情绪的技巧。本书能够帮助孩子积累情绪词汇库,
海洋动物图鉴 本书特色 海洋孕育了无数生灵,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海洋动物。海洋动物拥有*古老的生命、*奇特的外表、*绚丽的色彩、*有趣的故事。本书把一些已知的海...
海错图笔记·3 本书特色 体量之大,超出想象 考证北京、台北两地故宫珍藏,63幅“海错”原图,酣畅痛快的物种解密。 物种之难,中西比对 查找古籍资料,对比中外历...
(精)发现之旅:玩转技术·全四册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该系列畅销欧美30年,每5年更新、完善一次,全球销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植物天地·自然环境 (新权威版)(彩图注音)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16个主题,涉及动物、植物、人体、天文、地理、军事、科技、人体、运动等诸多...
《魔术手指操:手指操控的艺术》内容简介:本书由魔菇音乐教育联盟海外教育顾问格雷戈里·G·爱尔文编著,该书主要从专业角度对如何
《物种起源》内容简介:《物种起源》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在本书中,达
彩色图解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特色 文若愚编*的《彩色图解世界未解之谜》以独特 的视角审视大千世界各种神秘诡谲之现象,以探索的 眼光研究各种谜题,探究事件真面目,深...
小小的二手市场-我的第一本数学童话书-数的基础-认识货币 本书特色 朴晓莹编著的《小小的二手市场(适读年龄3-6岁)(精)》是专为3-6岁的宝宝编写的,...
中国科普佳作精选:花鸟虫鱼与文学 内容简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迄今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演进和日益显示巨大威力的历史:人们生产工具的改进,...
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浩瀚海洋百科(彩图版)/新 本书特色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我爱昕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魔术师》内容简介:★《大师》《布鲁克林》作者科尔姆·托宾最新长篇力作,还原一个充满欲望和秘密的托马斯·曼 ★英国弗里欧文学
我的第一本小百科-(全10本) 本书特色 ★ 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充分激起儿童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配有拼音,适合亲子阅读★ 设置了宝...
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 本书特色 吃银杏能治病吗?芹菜会杀精?生命力强的蔬菜更利于健康吗?……本书将为以上问题提供植物学家的标准答案。本书作者史军,中科院植物所博...
国际绘本大师经典: 你千万别上当啊(精装绘本) 本书特色故事主角是经典的卑鄙恶棍和小天真,即一只身穿三件套西装、头戴礼帽,满脸微笑的狐狸,吸引了一只戴着头巾、肥...
数王国历险记-彩图版 本书特色 李毓佩数学故事文笔生动,幽默风趣,特色鲜明,在国内“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著名作家 叶永烈我在青少年时期是很少有故事看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