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明星制

好莱坞明星制

作者:[英] 保罗·麦克唐纳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5-3-1

评分:7.2

ISBN:978751007773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保罗•麦克唐纳(Paul McDonald)

英国诺丁汉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主席,致力于影视文化产业与明星机制研究,代表著作包括:《明星制:好莱坞的流行产物》(2000),《视频与DVD产业》(2007),《当代好莱坞电影产业》(2008)等。麦克唐纳的电影研究结合了工业研究与明星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视角更加全面,研究成果更具领先性。

作品目录

致 谢 \ Ⅰ
导 言 \ Ⅲ
第一部分 明星行业
第一章 好莱坞明星制的符号化商业 \ 3
第二章 明星作为品牌 \ 39
第三章 汤姆·汉克斯非同寻常的普通 \ 69
第二部分 明星体系
第四章 后制片厂时代的明星体系 \ 95
第五章 金钱与人才 \ 137
第六章 “威尔·史密斯的业务” \ 179
第三部分 明星表演
第七章 壮观的表演 \ 211
第八章 声望明星体制与学院奖体系 \ 251
第九章 朱莉娅·罗伯茨领衔主演 \ 297
第十章 结 论 \ 333
附 录 学院奖最佳男女演员提名及获奖名单,1990—2009年 \ 339
· · · · · ·

作者简介

保罗•麦克唐纳(Paul McDonald)

英国诺丁汉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主席,致力于影视文化产业与明星机制研究,代表著作包括:《明星制:好莱坞的流行产物》(2000),《视频与DVD产业》(2007),《当代好莱坞电影产业》(2008)等。麦克唐纳的电影研究结合了工业研究与明星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视角更加全面,研究成果更具领先性。

精彩摘录

品牌创造了对于产品的不同看法,而好莱坞明星品牌则创造了关于电影产品的不同理解。在整个明星品牌化的体系中,明星和电影处于品牌合作的关系,这是一种意义的相互交换-某个明星参演能赋予电影意义,而其所扮演的角色也相应地丰富了这个明星的综合性形象。

——引自第67页


如果明星和产品的品牌合作实现了“搭配”,则不可避免地会增加销量。在雀巢的例子中,经过克鲁尼的广告宣传后,雀巢公司于2008年底自豪地宣布,奈斯派索系列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7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目标。尽管只占雀巢总销售额的5%,奈斯派索已经成为雀巢公司增长最快的品牌。作为对于竞争的回应,意大利咖啡制造商拉瓦萨在2010年11月雇佣朱莉娅·罗伯茨出演一个名为“AModoMio”电视节目,时间只有短短45秒钟。在广告中,一个男演员扮演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他在把罗伯茨画成维纳斯。画家抱怨罗伯茨不会笑,这时候意大利娱乐明星保罗·波诺里斯和鲁卡·劳伦蒂出现了,他俩给了模特儿一杯拉瓦萨咖啡,于是她笑了。剧报道罗伯茨出演这则广告的报酬高达150万美元,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演员会少收很多钱也能进行同样的表演,但是广告制作人买的就是罗伯茨那著名大嘴的粲然一笑。不像克鲁尼与奈斯派索,此处合作品牌间的联系并非由明星形象的意义组合产生,而仅仅是通过明星的某个身体特征而产生。

——引自第6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