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

秩序感

作者:[英] E·H·贡布里希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5-3-31

评分:9.0

ISBN:978754941236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艺术与错觉》(第6版,2002年),《秩序感》(1979年)。还出版有论文集,“文艺复兴艺术的研究”四卷,第一卷《规范与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征的图像》(1972年)、第三卷《阿佩莱斯的遗产》(1976年)、第四卷《老大师新解》(1986年),《木马沉思录》(1963年),《图像与眼睛》(1982年),《敬献集——对我们文化传统的读解》(1984年),《我们时代的话题——20世纪的艺术与学术问题》(1991年),以及《艺术史反思录》(1987年),《偏爱原始性》(2002年)。

作品目录

中译本序言 Ⅰ
序言 Ⅲ
第二版序言 Ⅸ
导论 自然中的秩序和意图 1
1. 秩序与方向 2. 格式塔理论 3. 自然的图案 4. 人造的秩序
5. 组合的几何 6. 单调与多样 7. 秩序与动作 8. 游戏与艺术
第一部分 装饰: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审美趣味的若干问题 21
1. 道德方面 2. 古典的单纯 3. 围绕洛可可风格的论战 4. 设计与时尚
第二章 作为艺术的装饰 39
1. 机器的威胁 2. 普金与设计改革 3. 罗斯金与表现主义 4. 哥特弗里
德•桑佩尔与功能研究 5. 欧文•琼斯与形式研究 6. 日本装饰
7. 设计的新地位 8. 阿道夫•卢斯:“装饰与罪恶” 9. 装饰对抽象艺术
第三章 挑战各种限制 71
1. 图案制作的现实情况 2. 掌握材料 3. 法则与秩序 4. 预见的局限
5. 工具与样品
第二部分 秩序的知觉
第四章 视觉的节省 109
1. 视觉的多样性 2. 选择焦点 3. 清晰度的消失 4. 艺术的证据 5. 视觉信息
6. 预期与外推 7. 可能与意外 8. 作为显著点的中断 9. 秩序与生存
10. 整体知觉
第五章 效果的分析 133
1. 美学的局限 2. 不安与平静 3. 平衡与不稳定 4. 波纹与旋涡
5. 从形式到意义 6. 色彩 7. 再现 8. 形式与目的
第六章 图形与事物 167
1. 万花筒 2. 重复与意义 3. “力场” 4. 投射与生命化 5. 装饰
6. 装饰身体
第三部分 心理学与历史
第七章 习惯的力量 193
1. 知觉与习惯 2. 仿样与比喻 3. 建筑的语言 4. 纹样的词源学
5. 发明还是发现?
第八章 风格心理学 219
1. 李格尔的风格知觉理论 2. 风格的渗透性 3.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4. 弗西雍与“形式的生命” 5. “纯洁”与“堕落” 6. 情境逻辑
7. 洛可可:情绪与运动
第九章 作为符号的设计 243
1. 纹样与意义 2. 区分标志 3. 纹章的象征意义 4. 象征符号与背景
5. 花饰的变化 6. 象征的潜力 7. 十字符号
第十章 混乱的边界 281
1. 艺术破格的特区 2. 护符 3. “巨龙的威力” 4. 难以捉摸的面具
5. 怪物图像的传播 6. 归化的怪物 7. 怪诞图像的复兴 8. 形式的解体
尾声:一些音乐上的类比 319
1. 音乐的地位 2. 艺术之间的竞争 3. 歌曲与舞蹈 4. 自然与人工
5. 形式、韵律和情理 6. 基本效果 7. 从力场到音乐世界 8. 新媒体
注释 345
彩图与图版 361
引用书名全称 435
图版目录 436
索引 445
修订后记 458
· · · · · ·

作者简介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艺术与错觉》(第6版,2002年),《秩序感》(1979年)。还出版有论文集,“文艺复兴艺术的研究”四卷,第一卷《规范与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征的图像》(1972年)、第三卷《阿佩莱斯的遗产》(1976年)、第四卷《老大师新解》(1986年),《木马沉思录》(1963年),《图像与眼睛》(1982年),《敬献集——对我们文化传统的读解》(1984年),《我们时代的话题——20世纪的艺术与学术问题》(1991年),以及《艺术史反思录》(1987年),《偏爱原始性》(2002年)。

精彩摘录

有些妇女不加打扮反而更美,因为这样对她们来说更加合适。同样的道理,素朴的风格虽缺少修饰,但以其素朴而让人感到愉快。这两种情况,都有某种东西在无形中增加美感。这些妇女不需要任何显眼的东西,不需要珍珠来装饰,用不着发夹等卷曲形的饰物,也用不着化妆品,不管是白色还是红色,把这些通通去掉所剩下的便是整洁清纯。

——引自第21页


凡是路过的人都要却步,透过那朱红色的围墙,看看那石雕的乞丐像和那着色的侏儒。堂皇的假山山洞现已是尘垢满布,颓败得不成样子。想当年,我在那假山的山洞里,用咖啡款待我的客人,谁不称赞那安排精美的贝壳放出的虹彩光芒;那方铅块发出的微光和那繁复的珊瑚,就连内行人也为之眩目。大厅四周的壁画也耐人寻味,穿着雅致的绅士与淑女,成双作对悠闲散步,他们用纤细的手指采摘花朵,互相赠送。然而,现在还有谁来瞥它一眼!就连我也很少有心去那里,变了,什么都变了,据说是要“丰富的趣味”。木板要白煦煦的,那板凳也该如此,一切都简单均齐,不雕镂,不饰金——现在,只有国外来的木材才最值钱……

——引自第2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