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从“电影观念”的角度切入,对整个世界电影的发展进行了一番梳理。书稿既集中介绍了每个时期占主导的电影美学观念,以及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电影学派和风格的形成,同时又对影响它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概述。在讲述电影观念时,作者不仅仅是作一般的介绍,而是在引出观念的同时,对每个时期的电影现象和理论热点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评述,所举例子鲜活有力,引人入胜。由于视角的不同,本书的结构也出现了创新之举,如作者把电影观念史分成六大阶段,从最初电影萌生时期,到当今空前多元的观念,中间经历了许多曲折、嬗变、否定之否定,不断地丰富扩展着关于电影的认识。作者将历史上出现过的种种电影学派、思潮、运动,如欧洲先锋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等等,都用观念的冲突来解释,读来与一般电影史不尽相同,有较重的理论分量。这些论述对电影学术研究无疑是新的拓展,同时对电影实践者——编导人员也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丁罗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理论及历史教学和研究。著有《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电影观念史》《上海话剧百年史述》《中国话剧名著选读》等书,及论文、剧评、影评数十篇。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现任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理事。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辣椒四季高效栽培 本书特色 申爱民、赵香梅、赵洁、姜国霞、蔡伟编著的这本《辣椒四季高效栽培》由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专家共同编著。作者根据辣椒生长发育特性和各地...
《不分类的建筑2》是一本评论集,延续了第一本的研究方法,以与西方理性化的传统建筑学不同的“不分类”的方式来表述建筑现象,糅合西方最新的哲学成果,试图开启“建筑现...
作品目录写在前面人生的况味人性的温度宏观的因果尊严的获得灾难的脚印心中的恶狼文明与蒙味历史与废墟文人的良心精神的家园城市
中国航空图志 内容简介 《中国航空图志》是一本用图志的形式涵盖中国航空近百年发展历程的书籍。全书从186个专题入手,以事带人,突破以新旧中国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作为...
常用文言虚词 本书特色 文言虚词是文言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语法的各种现象大都和虚词有关,我国古代学者对语法的探讨多集中在虚词的研究上。文言虚词,从我国传统的...
傅真,网名“最好金龟换酒”,江西南昌人。曾任职投资银行金融分析师,现全职写作。著有《藏地白皮书》、《最好金龟换酒》。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沈从文是中国 20 世纪文学世界的无冕之王,曾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
杰拉尔德·达雷尔(1925—1995),举世闻名的“保育顽童”,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只读过一年小学,却拥有三个荣誉博士学位。达雷尔出生于印度。据说...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〇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公共交通街道设计指南 本书特色 《公共交通街道设计指南》是美国国家城市交通官员协会“街道设计指南丛书”的第四本,将街道设计的核心放在如何...
古龍曾將陸小鳳與楚留香作了個對照:楚留香風流蘊藉,陸小鳳飛揚跳脫,兩個人的性格在基本上就是不同的,做事 的方法當然也完全不同。他們兩個人只有一點完全相同之處。—...
愤慨和洞见、博学和道德热情”的罕见结合※ 跨界精选25篇代表作,一本书读懂乔姆斯基兼收划时代的语言学名篇与犀利的政治、社会评论※ 是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现代语...
Jean--FrancoisLyotardw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Europeanthinkersinrecentdecades.H...
死亡只会拜访每个人一次,而我们一生都在试图预判这场拜访。耶鲁大学医疗人文主任、《自然》等学术期刊权威认证,哈佛学者颠覆性科普力作,透视生命的至暗时刻,解析命运的...
冨樫 義博(とがし よしひろ、1966年4月27日 - )は、日本の漫画家。男性。愛称は「ヨシりん」、「冨樫王子」など。「富樫」は誤表記。妻は『美少女戦士セーラ...
这是我国第一套成规模的90后校园作家的作品精选丛书。这是一批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特具文学潜质的校园作家,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社会、观察和分析生活、观...
作品目录爲了死去的公主螢火蟲跳舞的小矮人避雨與柳樹共眠的女人棒球場火燒貯藏室搭計程車的男人三個有關德國的幻想· · · ·
精选生活中场景案例,五大维度,深入探讨关系心理学。从与自己相处开始看清关系中的自己与亲近的人的相处模式学会经营与他人的关系深度关系与内在成长在职场中不断付出,却...
作品目录一、杜拉斯夸夸其谈我向荒漠叫喊我生活的故事并不存在写作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二、杜拉斯的童年时代童年这种神话坚如磐石的
本书收录了德国两位文学巨匠托马斯•曼与赫尔曼•黑塞在1910年至1955年间的通信往来。黑塞与托马斯•曼的出身、艺术趣味和读者群体都不尽相同,但两人追求真理的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