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岁儿童纪律教育

0-8岁儿童纪律教育

作者:[美]Marjorie V.Fields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5-6

评分:9.5

ISBN:9787518402250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玛乔丽·菲尔茨博士

玛乔丽·菲尔茨(Marjorie V. Fields)博士在幼儿教育领域工作长达30余年,最近刚刚退休。她一开始在幼儿园执教,然后执教一年级,再后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幸运的是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也拥有了合作性学前班以及其他多种儿童的看护经验。

在家长参与方面的研究让玛乔丽获得了幼儿教育博士学位。她一直活跃于国家和地方的幼儿教育专业组织,目前担任全美幼儿教师教育协会(NAECTE)主席,还曾担任过该组织的副会长。她曾供职于全美幼教协会(NAEYC)的国家管理委员会,也曾出版过大量关于前读写领域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让我们现在开始阅读》和儿童指导方面的教材。

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阅读和思考以及设立与教授早期儿童纪律教育课程的成果。菲尔茨博士认为,是她的两个儿子最先让她明白了对于儿童指导和纪律教育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现在,她还在继续从她...

()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纪律教育的基础
第一章 对指导和纪律教育的思考
界定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的目标
纪律教育模式比较
为道德自主而教:建构主义的方法
处理原因而不是处理症状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二章 生理发展与情感发展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相关的生理发展问题
情感发展与指导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三章 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对纪律教育的影响
智力发展与行为
社会技能与指导
顺应个体差异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二部分 纪律教育的方法
第四章 创设能预防纪律问题的环境
物理环境
智力环境
情感环境
社会环境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推荐网站
第五章 设计可以预防纪律问题的课程
让学习有意义
组织策略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六章 通过榜样教导可取的行为
如何通过示范来教育
示范可取的互动
示范可取的行为
有效的角色榜样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七章 通过有效的交流来进行有效的纪律教育
为什么孩子们不听
说话时要尊重儿童
成为一名好听众
帮助儿童解决冲突
家庭和社区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八章 帮助儿童理解并接受限制
自然后果
相关后果
当后果法变成了惩罚
选择合理的后果
使用多种后果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九章 超越行为主义
行为矫正
为什么不用行为矫正法
行为矫正的常见形式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十章 惩罚与纪律教育
惩罚的结果
为什么会使用惩罚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三部分 将纪律教育的原因与纪律教育的方法相匹配
第十一章 幼稚行为
通过观察并记录行为来确定其原因
身体的不成熟
沟通能力发展不完善
情绪调节能力发展不足
未充分发展的社会技能
自私或自我中心
智力发展不成熟
和家庭一起努力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十二章 未满足的需要
不同的需要
独处的需要
权力的需要
所有权的需要
关注的需要
成功和挑战的需要
对安全的需要
爱与接纳的需要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十三章 满足学业的、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不同需要
指导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指导开小差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如何引导不服从的孩子
指导有侵略性的孩子满足自身的需要
提升接纳度和友谊
与孩子的家庭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合作
对跨文化行为的支持
支持英语初学者的行为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十四章 压力和弱势
暴露在暴力阴影下的儿童
经历遗弃和分居的孩子
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
有慢性疾病问题的孩子
支持有慢性疾病问题的孩子的家庭
增强弱势儿童的恢复能力和自尊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第十五章 分析纪律问题
牢记目标
找出问题的原因
将纪律教育方法与原因相匹配
评估指导方案
这是谁的问题
纪律教育需要时间
家庭与尊重儿童
小结
进一步思考
推荐读物
参考文献
· · · · · ·

作者简介

玛乔丽·菲尔茨博士

玛乔丽·菲尔茨(Marjorie V. Fields)博士在幼儿教育领域工作长达30余年,最近刚刚退休。她一开始在幼儿园执教,然后执教一年级,再后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幸运的是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也拥有了合作性学前班以及其他多种儿童的看护经验。

在家长参与方面的研究让玛乔丽获得了幼儿教育博士学位。她一直活跃于国家和地方的幼儿教育专业组织,目前担任全美幼儿教师教育协会(NAECTE)主席,还曾担任过该组织的副会长。她曾供职于全美幼教协会(NAEYC)的国家管理委员会,也曾出版过大量关于前读写领域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让我们现在开始阅读》和儿童指导方面的教材。

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阅读和思考以及设立与教授早期儿童纪律教育课程的成果。菲尔茨博士认为,是她的两个儿子最先让她明白了对于儿童指导和纪律教育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现在,她还在继续从她...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如果在被人伤害你或者使你心情沮丧时什么也不说,你就会产生怨恨。你的非语言的表达将是消极的,它显示出你的真实感受。未表达的感受和未解决的冲突会破坏人际关系。愤怒往往是一个次要情感,它是由诸如恐惧、痛苦或尴尬这样的主要情感引发的。愤怒的表达关注的是别人的所作所为,而没有接受自己的感受。

——引自章节:为什么孩子们不听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