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

当兵

作者:齐小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5-6-1

评分:8.9

ISBN:978722009457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齐小林,男,1977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共革命史、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作品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农民参军:动机、顾虑与意愿
第一节 农民参军的动机
第二节 农民参军的顾虑
第三节 中共政治经济改革与农民参军意愿
第三章 革命与乡村规则:村庄内的参军动员
第一节 村干部参军动员中的职责与顾虑
第二节 党组织内参军动员准备
第三节 村庄内的参军动员
第四节 参军动员的偏差
第四章 规避与冲突
第一节 农民的规避
第二节 冲突
第五章 新战士:审查、整训与输送
第一节 组织与审查
第二节 整训:巩固新战士的努力
第三节 新战士的输送
第四节 土地改革与农民参军:数据分析的角度
第六章 士兵:逃亡与归队
第一节 中共士兵逃亡数量分析
第二节 中共士兵逃亡的原因
第三节 动员逃亡战士归队
第七章 士兵家属的优待
第一节 士兵家属: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优抗粮:物质优待
第三节 代耕:劳力优待
结语
参考文献
· · · · · ·

作者简介

齐小林,男,1977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共革命史、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精彩摘录

青年参军后,其家庭的生产生活一般呈下降趋势。1942年,张闻天在陕北调查时发现:“抗工属的生活均不及群众!”1945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认为:“基本群众参加部队以后,几年当中,普遍家庭生活状况下降了,有的甚至讨乞在外,流落死亡。”1946年5月,在察哈尔省政府组织的拥政爱民座谈会上,战士反映:“抗属因无生产力把地荒芜的,没柴没水的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1947年8月,乌丹县在扩军中了解到:“参军的户生产力一般下降,军属许多有的饿的(得)直哭。”1948年5月,北岳三分区后勤司令部对宛平几个村庄军工烈属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由表2一3可知,4个村的军干烈属除去每年消耗粮食外所余太少,绝大多数军干烈属生活不能自给。调查者发现,所谓有余者也是由于特殊情况,即“在外工作,家中只有土地收入而无人消耗,余下一点”,如此,则所有在村中的军干烈属生活均不能自给。1948年10月,北岳区党委经过调查认为:“抗干属家庭,一般的(地)说其生活是低于群众的。”1949年3月,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通报中认为,根据地内“烈军工属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生产水平较之一般群众为低,而且呈现继续下降之势”。

——引自章节:第二章农民参军:动机、顾虑与意愿


冀东十八分区,有些地方采用“车轮战与冻冰棍相结合的方法,将民兵与青壮年集中在迎风背阴处开会在村干部轮流讲话不许听众休息,不堪受冻亡者即当兵,城墙区副区长在这样的一个大会上逼出三名参军,自称方法之妙说:不错,顽固家伙非冻他狗日的不可。喇嘛冻区长在大雪纷飞遍地的时候召集民兵讲话,休息时他到屋里,叫民兵走在草地上自愤地说:叫你们不当兵!活冻死你们兔旦!谁家弟兄多,村干部算选好对象,不分昼夜轮流动员,甚而挤得不能睡也不能做活,这种现象个县比较普遍。”

——引自第13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