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作者:迈克尔·莱杰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5-8

评分:9.6

ISBN:978753448309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迈克尔·莱杰(Michael Leja),1951年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美国19世纪至20世纪多种媒体中的视觉再现形式,如绘画、雕塑、电影、照片、印刷等。其跨学科的研究常常探求视觉产品与当代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曾获2008年度美国文化艺术领域高獎"古根海姆学术奖"。

作者简介

迈克尔·莱杰(Michael Leja),1951年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美国19世纪至20世纪多种媒体中的视觉再现形式,如绘画、雕塑、电影、照片、印刷等。其跨学科的研究常常探求视觉产品与当代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曾获2008年度美国文化艺术领域高獎"古根海姆学术奖"。

精彩摘录

在某种程度上,格林伯格的立场是对罗森伯格的回击。罗森伯格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解读就建立在作品的超现实主义因子上。同时,他也重新诠释了其中的超现实主义。罗森伯格认为,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画家“在画布上比划着,看着每一种奇思妙想会给个人和作品带来什么”。他认为他们是在绘画中寻找自我、创造自我。对于已完成作品的鉴赏全然不是重点;观众应该去体验画家的创作过程、创作思路、创作中的发现以及作画的动作。这样看来,抽象表现主义,或者是罗森伯格所说的“行动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的自动书写并无多少区别:以潜意识作画和用绘画寻找自我并非不可调和。格林伯格的评论强调了纽约画派对抽象形式的追求,忽略了它的文学性的一面,而罗森伯格刚好是反过来的。

——引自第25页


格林伯格没有把巴勒和神话制造者们作对比;不过,假如他这么做的话,也一定会认为巴勒更胜一筹。她的原始主义不仅带来了一种严谨的、革命性的形式绘画,并且,格林伯格认为,她的作品中不存在象征性和比喻性的内容,格林伯格就曾经为此批评过个戈特列布、纽曼和罗斯科的绘画。格林伯格眼中的优点,也可能成为缺点。如同埃弗古德带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原始主义一样,新画廊集体所描绘的各种形式没有成功地为原始这一概念增加复杂的、心理上的内涵。他们不打算努力地再现或者上演艺术家个人对原始的体验;他们没有设计出清晰的现代绘画形式,去复活原始素材;他们也不打算展现复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冲突与困难。而上述要点都是神话制造者们所强调的核心。

——引自第136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