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最想为读者推荐的一本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卫报》《世界报》等全球媒体鼎力推荐,欧美书界誉为“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小说”。人失去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 ★
1960年,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生活与命运》。苏联当局负责意识形态的执鞭苏斯洛夫称此书“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要“过二三百年才可能出版”。1980年,该书在被封锁二十年后历经坎坷首度出版,引起巨大轰动。
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
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创痛、现实的积弊,极权与战争双重碾压之下人性的艰难处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细节纳入其中。
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其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人道主义勇气,使本书具有足以令强权胆寒的震撼力。书中对战争真情实况的描写,对纳粹灭绝营、苏联古拉格的哀歌与沉思,对人生、政治和历史命运的哲思与探讨,对人性的极端邪恶与细微的善良之间斗争的刻画……至今读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格罗斯曼女儿叶卡捷琳娜•科罗特卡娃唯一授权中文版。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力冈经典译本,译者序言首次完整发布。独家收入罗伯特•钱德勒长文导读《为长眠者发声》。
知名媒体人梁文道作序力荐:“这大概是我做读书节目,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到现在做视频十来年来,最想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耳语者》作者奥兰多•费吉斯倾情推荐:“《生活与命运》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无论它在何地出现),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
● 媒体推荐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部经典。”《纽约时报》
“正如所有真正伟大的艺术创作,《生活与命运》令人压抑沉痛,它毫不妥协地展示了人类所能造就的恶与他们在危难中成就的辉煌。一本伟大的书,只有一位俄罗斯人能完成的杰作。”《华尔街日报》
“分毫不让的现实主义和深具远见的道德张力,这部小说是现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纽约书评》
“格罗斯曼不是一个天生的文体家。但他所写皆是亲眼所见,足以惊心动魄。”《卫报》
“格罗斯曼讲述的苏联生活是百科全书式的,毫不妥协……令人叹服……又一部俄罗斯文学的遗珠得以重见天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阅读这部书令人欣喜:20世纪诞生了这样一位思想深远的人道主义作家。书中人物经历的苦难与自我发现,是当代文学中关于人类心灵考验最令人不安又使人振奋的故事。”《华盛顿邮报》
“在当代俄国文学中没有可与《生活与命运》相匹敌者……格罗斯曼是苏联的第一个自由之声。”《评论杂志》
● 名人推荐
“作为索尔仁尼琴的先行者,格罗斯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弗朗索瓦•富勒(著名史学家)
“格罗斯曼是苏联时代的托尔斯泰。”——马丁•艾米斯(英国著名作家)
“格罗斯曼真正的主题是善的力量:不经意的、平庸的、充满英雄气概的,正是善对抗着极权主义的人性丧失。”——琳达•格兰特
“《生活与命运》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无论它在何地出现),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奥兰多•费吉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耳语者》作者)
瓦西里·格罗斯曼 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 (1905 - 1964),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早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当过化学工程师,1930年代投身写作行列,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家赏识,入选苏联国家作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红星报》战 地记者随军四年,大量报道莫斯科、库斯克、斯大林格勒和柏林等地前线战况,是揭露纳粹德国死亡集中营真相的第一人。战后发表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等。1960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手稿被苏联当局抄没并禁止出版。1964年格罗斯曼因癌症病逝。1974 年,在安德烈·萨哈罗夫、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等人帮助下,手稿被拍摄在缩微胶卷上偷运出苏联。1980 年代初,《生活与命运》在欧美各国相继问世,1988年在苏联出版。
译者 力冈 (1926 - 19...
(展开全部)
作品目录序(王毅)悼念王小波(李慎之)难得明白(王蒙)不再沉默——王小波杂文解读(朱正林)他思故他在——王小波的思想世界
诺曼曾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行了一系列演讲。此一演讲共分十讲,主要是从一位佛教语言文献学家的角度来谈佛教研究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这些演讲内容,后来就结集成本书。作...
姚大力,1949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边疆史,代表作为《北方民族史...
鸡病防治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中的一册,“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庭园经济等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由袁...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一九二四年生。曾任报社记者、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
栾保群:读过中文,聊识之无,改学历史,粗知汉魏。本职冬烘先生,忝充出版编辑。为人做嫁之余,尚有边角废料,垂老投闲,补缀成衲,虽捉襟而见肘,却宁短而不斜。谈不必信...
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1931-2013),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政治哲学家,师从英国著名法哲学家H.L.A.哈特(H.L.A.Hart)...
PoetLeRoyRobertAllenhasexperiencedanexcitingandunusuallife.Manyofhispoemsin"APoe...
米拉德·J·艾利克森(Millard J. Erickson),当代著名福音派神学家,美国贝勒大学特鲁伊特神学院(Truett Theological Semi...
精彩摘录凡是無法壓抑自己去做能夠感到爽快事情的人,最後都會去霸凌吧當自己位於比其他人更加優越,而且絕對安全的位置上時,那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香港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之一,财经专栏作家。现任香港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董事,主管信报投资分析部。三十多年来每周一至周六在《信报》撰写《投资...
茉莉:自学设计,曾为饶雪漫御用图书设计总监;后辞职创业,经营一个叫做“绽放”的旅行女装品牌,拥有近百万“绽友”。三岁时的茉莉,是一个田野里疯跑的野丫头,初到城市...
原浩1974年出生於長野縣,現居東京都。2020年以〈火喰鳥〉獲得第40屆橫溝正史推理&靈異大獎,之後將同作改名為《吞食火喰鳥》(以上皆為暫譯)正式出道。本作是...
本书是继畅销书《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传染:塑造消费、心智、决策的隐秘力量》之后,乔纳·伯杰的又一力作。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改变的事物。丈...
殷智贤1990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92年涉足新闻界1993年自《时尚》杂志创刊起任编辑记者历任《时尚先生》《时尚家居》《时尚家居·置业》主编出版了《...
雷欧幻像小时候不见得爱读书,却因为某本特别好看的书,而进入文字领域。信奉“想象力=创造力”;“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的成人在静...
聂敏里,1971年生,山西万荣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前苏格拉底研究学会(IAPS)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亚...
全国水产养殖主推品种 本书特色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民在水产养殖业方面增产增收的潜力,提高广...
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从三是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
本书是著名畅销书作家刘墉《我不是教你诈》系列之最新力作。刘墉先生在这本长久经营、精心写成的新书中,以大量令人震惊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