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说史(下卷)

政治学说史(下卷)

作者:[美] 乔治·霍兰·萨拜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5-9

评分:9.3

ISBN:9787208130128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政治理论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

纵观人类跌宕的内心世界,正视今日之我的真实处境,憧憬政治共同体的无限可能

政治思想史的巅峰之作,畅销数十载,历三次修订,邓正来经典新译

躁动的政治传统中,最广博完整的梳理,最审慎精准的解读

~~~~~~~~~~~~~~~~~~~~~~~~~~~~~~~~~~~~~~~~~~~~~~~~~~~~~~~~~~~~~

萨拜因因这部巨著,曾就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它对西方历代政治思想的精准解读,和脉络梳理,非同类书籍可及。——吴稼祥

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意味着传统,意味着经历了时间检阅,意味着公认的学术共识。而邓正来教授对本书的翻译,也已经成为西书翻译史上的一段经典,信雅达尚在其次,更有价值的是体现了他对西方思想的深邃理解。——许纪霖

今天我们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的第四版而且是邓正来更流畅的中译本,不仅因为它是这一领域在20世纪最重要的学说史,而且因为它已成为继承和扩展了休谟政治学说的英美政治思想史的一部分。——汪丁丁

~~~~~~~~~~~~~~~~~~~~~~~~~~~~~~~~~~~~~~~~~~~~~~~~~~~~~~~~~~~~~

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自1937年问世以来,在英美世界畅销七十余年,堪称经典大学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深邃睿智的政治理论圣经,甚至被誉为20世纪政治思想史的巅峰之作。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作了深入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上至柏拉图、下至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这两千多年的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本书史料丰富,气势恢宏,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多年来在国内的政治学研究中享有很高声誉,实为透视西方政治传统之自我认知的一面明镜。下卷“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包括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到近现代法西斯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理论的发展流变。

作品目录

第三编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上)
第十八章 马基雅维利
第十九章 早期的新教改革者
第二十章 保王派的理论与反保王派的理论
第二十一章 让•博丹
第二十二章 现代化的自然法理论
第二十三章 英国:准备内战
第二十四章 托马斯•霍布斯
第二十五章 激进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第二十六章 共和派:哈林顿、密尔顿和西德尼
第二十七章 哈利法克斯和洛克
第二十八章 法国:自然法的衰落
第二十九章 对社会的再发现:卢梭
第三十章 约定与传统:休谟和柏克
第三十一章 黑格尔:辩证法和民族主义
第三编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下)
第三十二章 自由主义:哲学激进主义
第三十三章 现代化的自由主义
第三十四章 马克思和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十五章 共产主义
第三十六章 法西斯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
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乔治·萨拜因(George Holland Sabine,1880-1964),著名政治学家。1903年入康奈尔大学,1906年获博士学位。曾在斯坦福、康奈尔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大学里任教,并为美国哲学协会、政治学协会的会员。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誉。

托马斯·索尔森(Thomas Landon Thorson),1934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拉博特,1956年入印第安纳大学,196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经济系任教,为西方政治哲学界的后起之秀。

邓正来,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侧重西方自由主义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乃是英国内战时期所产生的无与伦比的最宏大的产物。它主要是以其论证的逻辑明晰性和它在坚持其所始于的种种前设方面的一贯性而著称。

——引自第155页


如果个人的本性是极端自私利己的,那么国家和法律背后的强力便是使社会团结成一体的唯一的力量;道德义务最终也必须由法律和政府来规定。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适用于政治家和私性公民(theprivatecitizen)的双重行为标准了一一这个双重标准乃是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sm)的主要内容。作为国家创建者的统治者,不仅位于法律之外,而且如果道德是由法律创制的那么他也不受道德的约束。评价统治者行为的标准只有一个,即他所采取的各种政治手段是否成功地扩大和保持了其国家的力量。马基雅维利不加掩饰地接受了这个结论,并将之纳入了他给统治者的告诚之中,而这也是使他的《君主论》身背恶名的主要原因,尽管《提图斯・李维十论》一书的名声也确实没有好到哪里去。他公开主张为达到目的可以使用残酷手段、背信弃义、谋杀或任何其他的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被用得足够智慧和隐秘。

——引自章节:马基雅维利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