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曾任Studio-X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负责人,美国Steven Holl Architects(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合伙人。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8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黄文菁,0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9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独立实践之前,黄文菁曾任纽约Pei Cobb Freed&Partncrs Architects(原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资深设计师。
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曾任Studio-X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负责人,美国Steven Holl Architects(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合伙人。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8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黄文菁,0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9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独立实践之前,黄文菁曾任纽约Pei Cobb Freed&Partncrs Architects(原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资深设计师。
记得1999年在纽约听彼得艾森曼的讲座上谈到了判断建筑的necessary和adequacy的概念,暂且翻译成必要性与充分性。这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事情。当然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判断,个人的见解不同,也产生了今日建筑实践的丰富性。在我们看来,necessary是必须的,是那些建筑本体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学经过了历史的积累所沉淀下来和不断丰富的一些技能、常识和知识,是我们需要不断汲取、磨练和修行提高的内容,如比例、尺度、构图、技术、节能、气候等。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成熟把握构成了一个建筑作品成立的必须性,或者前提条件。然而,一个建筑师对于adequacy的理解和判断,才是建筑作品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又不得不讨论一下在今天做建筑的价值所在。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代里,一方面价值取向越来越被资本和权利所牵引,另一方面瞬时媒体越来越多地造成思维短路,建筑也脱离它的空间创造而成为一种影像或者更多是一种图像的制造。当建筑的体验被文字与图像所代替的时候,它越来越接近广告,而不再真实。这迅速导致了设计的关注点流于空洞肤浅的图片制作。回想起阿道夫·路斯在《装饰与罪恶》里所批判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问题,再看当下,装饰只是已经转变为另类的更为丰富的形式,重新返回并成为一种蔓延的问题。在图像经济影响下,技术、绿色、细节、空间都可以成为装饰的手段,来共同产生一个空洞无物的视觉绚丽。而我们需要的是远离这种炫技和投机,而转入更有挑战性的寻找建筑在当下改变的力量。
——引自第20页
我跟其他的我这个年纪在中国实践的建筑师有一个不同,我在国外工作的时间长一些。比如我在美国工作的那十多年,并没有思考太多关于城市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我都得很少,那几年我在做的事情,很多是他们现在正在研究的事情,也就是本体的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单纯的建筑问题。回国以后,我才观察到一系列全新的问题,我想,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比如我在纽约做项目,没有那么多城市的问题,我不会考虑太多公共空间的问题,也没有太多生态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材料的问题,考虑的更多的是比例、空间、光线、细节,所以我那几年都在做非常单纯的事情。回国之后,发现完全是一些新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那些基本问题不在我关心之列,我每天花80%时间埋在那些基本问题里边。可是,我觉得这还是不够的。引用艾森曼讲过的一对词语,是1990年代曾经听过他的一次讲座里提到的,一个是“必要性”(necessary),另外一个是“充分性”(adequacy)。在谈什么是好建筑的问题,达到必要的好和足够的、充分的好是不同的,在我看来,这些建筑的基本问题、本体性问题,是艾森曼说的“必要性”层面的问题,还没有达到“充分性”的层面,也就是说,建筑能否足够的好,足够地有力量。....1960年代的时候,国外很多建筑师不屑于盖房子,那时候最有骨气的建筑师根本不盖房子,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他们不盖房子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那时没有盖房子的机会,只是一般甲方不找这一类的建筑师。这当然很矛盾,的确商业的发展给建筑师盖房子的机会,可是负面效应就是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文化,当房地产和政治驱动快速建造的时候,的确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使之偏于表象化。....我来解释一下这里有什么会触动我这么想,而且只有回到中国才会想这事。第一,快速,的确,快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东西,设计的快速,建造的快速;第二,大量,又回到建筑实践的模式与方式问题。传统建筑设计,...
——引自第27页
翁偶虹先生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经验,历时三年,终于写成《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这是翁偶虹先生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遗产。在这本书中,他以毕生所从事的编剧生涯为主...
服装造型学--理论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体结构及人体测量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人体各个部位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关系与构成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用新文化式原型的相关纸...
威勒德·普赖斯,英国作家,1883年生于加拿大,大学毕业之后,受聘于美国两个极具权威的科学机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及全国地理协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进行...
王国轩,1939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中华书局编审,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古籍整理与哲学史研究知名学者。古籍整理及研究著作有:...
四川大学研究员,佛学研究专家
◎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陈从周 名文精选◎细解中国园林美学的内在机理,中国园林的精华在于“意境”二字叠山理水、栽花移木、借景漏景、动观静观“造园亦言境界。园林之诗情...
Thebookcontainsanumberofarticlesonnonlineardynamicmodelingineconomics.Theycovert...
哈罗德·J·拉斯基,英国工党领导人之一,政治学家,费边主义者,西方“民主社会主义”重要理论家,社会民主主义和政治多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191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
慣れない役割、ぎこちない関係。文化祭。面倒な仕事をスルーする方法は……呼ばれても返事をしない、なるべく面倒くさそうな気持ちを顔に出す!?ぼっちのスキルをフル活用...
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
AlthoughtheWPAscontributiontowritingfacultydevelopmentandcurriculumdevelopmentis...
观赏蕨类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介绍蕨类植物的基本概念、生活史和植物学特征、蕨类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蕨类植物的用途、观赏蕨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观赏蕨...
黄应贵,1947年生。台湾大学社会学学士、人类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所兼任教...
为什么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经半个世纪苦苦搜求,寻找到并亲自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中医秘籍”? 李可老中医认为:该书作者、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家彭子益,是“中...
在天堂秘境消失之前,存在海與天之間最後的淨土,你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在天堂快要消失之前,不要等了,趕快去吧!美景不會重現、生態不會重建,在這個世界急劇走樣之前,...
《李清照集》内容简介:本书由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张一南老师全面导读、注释、赏析。开篇有李清照传记做为导读。让你在词人的故事中
作品目录目录开篇话第一章 原始之梦惊世骇俗之举中华大刀螂名片复原,绿叶复生国家电台头条新闻第二章 天地人大佛脚下红日落杯大
作品目录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中国的财政分权
影像解剖学 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地介绍影像检查技术的原理与概念,并逐章介绍了身体所有部位和器官系统的影像诊断知识,覆盖了常规与数字化X线、CT、MRI、超声、核素...
方剂学-(上下册)-第2版 本书特色 《方剂学(第2版上下)》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是由著名中医学家、方剂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李飞教授率领全国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