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评论》1: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

《世界历史评论》1: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

作者:陈恒洪庆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年:2015年10月

ISBN:9787208124813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世界历史评论》1: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内容简介

本书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1辑,主题为“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分为“专论”“评论”“专题论坛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收入重要学术研究论文13篇。在本辑中,有俞金尧、徐晓旭、张强、洪庆明、刘耀春多位知名学者撰写的专稿,展现了独特的思考角度和崭新的研究成果。从近代早期欧洲的“生活周期佣人”到法国大革命,从古希腊民主政治到美国外交事务机构的历史变迁,民众的政治认知与历史的嬗变流转从未停息。
陈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化研究。著有《希腊化研究》、《希腊化世界》等多部专著,译有《全球文明史》、《全球史》等,并主编多套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丛书,如《新史学》《大象学术译丛》等。
洪庆明,北京大学欧美近现代史博士,师从北京大学研究法国史的著名学者郭华榕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欧美近现代文明史、法国社会生活史,译有《20世纪世界史》《法国大革命的降临》《私人生活史Ⅱ》等。

作品目录

发刊词
专论
古希腊演说与雅典民众政治认知
论犹太教历史感的发生
“夏后氏之苗裔”:匈奴祖源神话及其创造的历史情境
西方史学中一种新范型“基督教史学”的确立
近代早期欧洲的“生活周期佣人”研究
延续与断裂:启蒙运动时期到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
20世纪历史哲学中的兰克形象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历史变迁
评论
2013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
18世纪法国思想气候的转变与革命起源
专题论坛
古代文明研究前沿问题与方法
文献与史料
《林多斯碑》译注
因泰甫石碑铭文译注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征稿启事

热门书摘

将过去的律法应用于现在,应用于未来,如何避免刻舟求剑的情况发生?

只是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杰出的意大利史学家莫米利亚诺(Arnaldo Momigliano,1908-1987)等人的重新发掘,古物学传统在西方历史学中的地位以及对后世历史研究的贡献才得到充分的承认。

除重视文字证据之外,还注重非文字的实物证据(non literary evidence),并尝试把图像作为历史研究的证据。

在兰克学派的推动下,史学研究不再是文学、哲学和神学的附属,而是变成一门自主的学科,并且职业化,拥有专业学会和专业刊物。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19世纪兰克史学最突出的贡献则是其方法论、对史料考证以及对历史真相在历史研究中的优先性原则的强调。

遗憾的是,当伊格尔斯在“美国与德国历史思想中的兰克形象”中花费大量笔墨描述德国史家的兰克形象时,却并未留意到新康德主义者的兰克形象

兰克试图挑战一些成见:“人们赋予史学批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的职责;而当前的尝试不敢奢望这些重任,它只是想说明(展示)事情的本来面目

兰克的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在此受到了根本的批判。在认识论上,李凯尔特尤其反对“反映论”,在他看来,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是“反映”的关系,而是“改造”的关系,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简化”,所以要“如其实际所是”那样复制现实是不可能的,对史实的选择是必然的步骤。

克罗齐经历过数次大战,为了协调书斋史学与残酷现实的关系,他提出了“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此命题试图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古典古代的史学传统,让历史学走出书斋,对现实发表议论,作出史家自己的伦理判断。克罗齐对兰克的批评显然不同于新康德主义者对兰克的纯理论批评,他更在意兰克在现实面前的退缩和不作为。在他看来,需要坚守某种价值的时候却严守客观和中立,无异于对历史的犯罪。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