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维

策略思维

作者:[美国]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3年7月第3版

评分:8.4

ISBN:978730004338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着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有的后动优势,在最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本书第1章)。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本书将帮助你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本书以讲故事取胜。它的学术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开设的“策略博弈”课程。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战而胜之的艺术。怎样打赢一场网球,少数如何战胜多数,为什么要“喜爱”你最讨厌的对手等等,都在讨论之列。这是一门新兴的策略科学,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不同背景和行业的读者掌握了这些原理,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本领就会上升一个层

作品目录

序言 什么是策略行为?
第1部分
第1章 10个策略故事
第2章 准备接招
第3章 看穿对手的策略
第1部分结语
第2部分
第4章 走出囚徒困境
第5章 策略行动
第6章 可信的承诺
第7章 不可预测性
第2部分结语
第8章 边缘政策
……
注释
索引
附录 约翰・纳什:现代博弈论奠基人
译后记
· · · · · ·

精彩摘录

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策略性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支称为博弈论。双方一致希望看到的结果出现在各方都选择各自比较糟糕的策略的时候。任何一个关于博弈的有用的分析,都应该考虑到怎样处理冲突和利益同时存在的情况。惩罚经常压倒回报而处于上风。策略博弈的精髓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互相影响或互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相继发生,同时发生。法则1:向前展望,向后推理。(树状图)对于任何一个相继选择并且数目有限的博弈,总是存在某种最佳策略。一个普遍的观点是若要运用向前展望向后推理的原理,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后行者可以观察到先行者的行动;策略是不可逆转的。拥有优势策略的一方将使用其优势策略,另一方则针对自己的策略采用自己的最佳策略。“优势策略”的优势是指你的这个优势策略对你其他的策略有优势,而不是对你的对手的策略有优势。无论对手采用什么策略,某个参与者如果采用优势策略,就能使自己获得比采用其他任何策略更好的结果。法则2: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请照办。规避劣势策略做法,必须建立在至少一方拥有至少三个策略的博弈的基础上。法则3:剔除所有劣势策略,不予考虑,如此一步一步做下去。法则4:走完寻找优势策略和剔除劣势策略的捷径之后,下一步就是寻找这个博弈的平衡。囚徒困境:其显著特征在于,双方选择各自的优势策略,以使其收益达到最大,不过,与双方选择将其收益最小化的策略相比,最终的收益却更糟。提高不透明度定律:合谋集中在比较透明的抉择层面,竞争则转向不那么容易看出来的层面。在最初博弈之上增加惩罚机制的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作弊的动机。在一个一次性的博弈当中无法达...

——引自章节:全书笔记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有一位乐队指挥坐火车前往下一个演出地点,正在车上翻看当晚将要指挥演奏的作品的乐谱。两名克格勃军官看见他在读着什么,错把乐谱当成某种密码,立即将他作为间谍速捕了。他争辩说那只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无济于事。在他被投入牢房的第二天,审问者自鸣得意地走进来,说:“我看你最好还是老实招了吧。我们已经抓住你的朋友柴可夫斯基了,他这会儿正向我们招供呢。”这个笑话成了介绍囚徒困境的开场白,而囚徒困境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博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如何导出符合逻辑的结果:假设克格勃真的逮捕了某人,而此人的唯一罪名就是取了“柴可夫斯基”这么一个名字,而且克格勃将乐队指挥和他分开进行审问。如果这两名无辜者否认克格勃指控的罪名,那么,他们将分别被判处3年徒刑。①如果乐队指挥昧着良心承认罪名,其中还牵涉到那位素不相识的所谓“同谋”,柴可夫斯基却仍然否认罪名,那么,乐队指挥可以在1年之后获得自由(以及克格勃的赞赏之情),而柴可夫斯基则会因拒不认罪而遭到严厉惩罚,被判处25年徒刑。当然了,假如乐队指挥与柴可夫斯基调换一下,乐队指挥拒不认罪,柴可夫斯基不但屈从认罪,还把他供了出来,那么,两人的下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假如两人同时认罪,那么,他们都将被判处这一罪名的标准刑罚10年徒刑。②现在设想乐队指挥的思路。他知道柴可夫斯基要么招供,要么拒不认罪。假如柴可夫斯基招供,乐队指挥若是拒不认罪或招供,与之对应,他会被判处25年或10年徒刑,相比之下,对他来说招供的下场显然略胜一筹。假如柴可夫斯基拒不认罪,乐队指挥若是同样拒不认罪或招供,与之对应,他会被判处3年或1年徒刑,相比之下,对他来说招供的下场仍然略胜一筹。由此可见,招供显然是乐队指挥的最佳做法。而在捷尔任斯基广场(...

——引自章节:囚徒困境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