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论:构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

品牌形象论:构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

作者:刘国华

出版社:人民邮电

出版年:2015年1月

ISBN:978711537951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品牌形象论:构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内容简介

品牌形象分为品牌视觉形象和品牌心理形象:视觉形象就是消费者能看到的,接触到的视觉设计和传播的要素,这也是目前企业构建品牌的重要手段。欧美企业深谙这一点,他们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点。心理形象是消费者心理感受到的品牌印象。心理形象一方面依赖于之前的视觉影像,也依赖于品牌体验和文化感知。一家企业只要真正把品牌形象做好,这个品牌就可能做得很成功。本书详细论述了构建品牌的基本流程:根据自己的优势、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消费者需求、市场状况等因素,确立起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要素。
以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为指导,设计品牌标识、选择品牌名称组合、定义品牌属性、制订品牌传播方案,通过执行品牌管理的各项职能,让企业所预设的品牌形象进入目标消费者心中。本书通过大量的观点解读和案例论证,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性的品牌构建框架。
刘国华:博士、副教授。2008年获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是国内最早一批以品牌作为研究核心的博士之一,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供职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咨询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资产评估、品牌形象、感官品牌、互联网与数字营销、色彩营销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持企业委托研究课题若干。出版《品牌资产与销售促进:基于顾客视角的研究》等专著4部,在国家级重要管理核心期刊《经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经济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担任多家公司品A牌战略规划顾问。

作品目录

品牌形象论:构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
前言
1、另眼看品牌
1.1、急剧变化的品牌格局
1.2、难摆脱的LOGO消费
1.3、商标符号下的品牌忠诚
1.4、形象创造的品牌价值
1.5、真实的品牌虚拟关系
1.6、传播中的互动
1.7、接触中的品牌维护
2、品牌之形象树干
2.1、品牌定位:品牌航行的方向
2.2、品牌名称:记忆不变的符号
2.3、品牌个性:吸引客户的气味
2.4、品牌体验:品牌在心灵上的黏合剂
2.5、品牌虚拟社区:群体认同的魔力
2.6、品牌架构:品牌组合的内部关系
2.7、品牌潮流追踪:品牌长青的保证
3、品牌之形象树冠
3.1、视觉形象:第一印象的先机
3.2、标志:通向品牌的入口
3.3、色彩:品牌第一可视特征
3.4、字体:最直接的艺术感染力
3.5、外观造型:得宜者得市场痴迷
4、品牌之形象树根
4.1、品牌心理形象:五大要素
4.2、功能要素:购买品牌的首要理由
4.3、情感要素:顾客与品牌的相互依恋
4.4、逻辑要素:让购买充满理由
4.5、文化要素:让品牌融入血液
4.6、订制要素:建立亲密的品牌关系
5、品牌形象的传播
5.1、广告语传播:最具传播力量的语言
5.2、移动互联网传播:品牌传播未来主战场
5.3、传统网络传播:不能缺失的利器
5.4、体验传播:接触带来的消费意向
5.5、广电传播:仍是主流渠道
5.6、包装传播:传递最直观的形象感受
5.7、户外传播:创意吸引眼球
5.8、明星传播:粉丝的力量
5.9、纸媒传播:逐渐消失的传播效果
6、新时代的形象推广
6.1、微博/微信传播:消费关系新格局
6.2、怀旧传播:记忆引发的消费力量
6.3、游击传播:小成本博大收益
6.4、品牌联合传播:结盟带来的事半功倍
6.5、接触点传播:近距离的亲密
6.6、互动电视传播:
iTV时代的来临
6.7、原点传播:原材料的强调
7、聆听经典
7.1、苹果
7.2、壳牌
7.3、维珍
7.4、阿迪达斯
7.5、星巴克
7.6、麦当劳
7.7、可口可乐
7.8、耐克
7.9、乐事
7.10、宜家
后记

热门书摘

订制要素是与个性联系在一起的。尽管之前我们也提到过“个性”一词,但那时我们专注的是品牌自己的个性塑造,这里是指根据消费者个性来订制品牌产品。从现代意义上来说,品牌定制服务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针对每个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产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模式

树冠:标志、字体、色彩、包装树干:品牌定位、品牌名称、品牌个性、品牌体验、品牌架构、品牌潮流、品牌社区树根:品牌功能、品牌情感、品牌逻辑、品牌文化、品牌定制

“希望您接受它并且喜欢它。”真正的对话意味着一种双向的交流,是厂商与消费者的会谈。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双向式交流这一革新的技术条件,并将最终帮助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伙伴关系。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