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国的乡土声音——民俗、曲艺与心性

都市中国的乡土声音——民俗、曲艺与心性

作者:岳永逸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15年1月

ISBN:9787300203034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都市中国的乡土声音——民俗、曲艺与心性》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展示快速都市化的中国城乡共生体之间复杂而交错的情绪与心性。由此,本书分为了四个部分:首编“什样杂耍”一组展示的是相声、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的当下生态;次编“我们是谁”则是对都市新旧参差的民俗现实和都市子民心性的关注与思考;三编“我们都是亲戚”重在通过当下在乡村盛行的言语和信仰,展示乡村之于都市可能有的更多的意义;末编“经验之殇”则是对已有的乡土文化认知论及方法论的回观,倡导对频频回首的“守旧”的民俗学的扬弃。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百人工程”中青年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成员,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如乡土宗教、民间文艺、都市文化等。已经出版《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等专著5本;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九、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艺术著作奖,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作品目录


前言:城镇化的乡愁
城墙内外
想象的原生态与民间艺术
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学
二人转的生态学
曲艺的都市化与都市化曲艺
都市断章:被消费的身体
裂变中的口头传统
不是个味儿的年味儿
遭忽悠的老鬼与新鬼
我们是谁
房舍小品
我们都是亲戚
“5·12”震灾后的羌寨现场
多面的胡仙与另一只眼
教堂钟声与晨钟暮鼓
不妨“低俗”些:精英艺术及其批评的限度
现代民俗学之痒
民间文艺市场的经济
“杂吧地儿”北京:天桥的叙事学
生命经验的裸写
现代性的都市民俗学:岳永逸博士访谈录
代跋: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致谢

热门书摘

在中国北方不少乡村,今天民众日常生活中依然实践的剪纸就迥然有别于在旅游地、超市、展览馆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呈现的供买卖的商品与供观赏的艺术品。

对于文化传承人而言,即从主位视角而言,民间艺术是伴随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传承和演变的,是“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的知识和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人们对自然、社会的基本认知,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习惯,是生活化、常态、素朴、率性与自由的,充满野性,也彰显人之本真,既有着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也有着象征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基因性、根源性、丰富性和多向发展的可能性。就这个意义而言,民间艺术有着尤瑟夫·皮珀所谓的“自由的艺术”的本质。它既是特定群体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该群体生活的原点与动力机制。

信息时代倍增的异地交流、沟通方式与信息获取手段不但未能有效地加强心与心的理解、交融,反而使得近在咫尺的人都形同陌路。

但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

这种整体性的焦灼使得上述诸多由政府发起、学者参与、传承者也乐在其中的传统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活动有着先天的不足:东施效颦、急功近利的模仿;浮躁、一窝蜂式的跃进;操作层面上,人情关系与利益驱动使得这场原本意在保护、传承、弘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运动相当程度地陷于名利争夺的闹剧之中,进而文化艺术本身的意义归于末路,成为一张心照不宣、欲盖弥彰的“遮火皮”。

借此弘扬草根文化的魅力,展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赋予草根文化以民族根性的本质。但是,作为日常生活的民俗、艺术一旦被舞台化或者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发生了脱离原有的生态、语境而进入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

在一定要求“发展”的当下中国社会,出于政治、经济、名望等方面的考虑,这种被称为原生态的文化艺术理所当然地也就被不同层次的强势群体复制、搬迁、改造与利用。

三、人与物:作为“商品”的民间艺术

主位视角的民间艺术是把“人与物的关系用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可是在“现代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观点把人与人的关系贬低为人与物的关系”。在此转换过程中,承载着世界观、技艺、知识、价值评判、伦理道德、美感、交往方式和与人(群)不可分割的“物”被简化为不带有情感色彩的形而下的“物”。换言之,转换之前的“物”如同“人”,是以人为准绳,人与物皆有灵动的魂,充满生机,是活态的,而转换后的“人”则如同“物”,是以物为基准,物与人皆生冷如木乃伊,僵硬而苍白。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