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

作者:[英] 杰弗里·乔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4-01

评分:7.8

ISBN:978702004377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坎特伯雷故事》讲述当这三十几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人世百态便从他们的嘴里汩汩流出,欲望、贪婪、伪善、虚荣、阿谀情欲、忠贞以及美好的爱情等等各式各样的人性都赤裸裸地开放在腐朽的中世纪英国黑暗中。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描写一群朝圣者来到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萨瑟克的泰巴旅店,正巧结为旅伴,同去朝拜1170年被刺身亡而被奉为殉难圣徒的坎特伯雷主教托马斯·阿·贝克特的圣祠;旅店主人建议朝圣者们在赴坎特伯雷城的来回路上讲几个故事以供旅途中的消遣,大家欣然同意,并请旅店主人担任裁判,看谁的故事讲得最好、最有意义又最有趣味。这二十九位朝圣者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个性各异,诗人在长达858行的“总引”中一一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或温柔如少女,或唯利是图,或欺诈成性,或为宫廷式爱情的化身。在长达二千三百五十余行的故事前后引子与类型各不相同的二十四篇故事中,巴思妇人的开场白与故事最富于战斗性与现实性,这个为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而大声疾呼的人物竟在中世纪慷慨陈词,提出男婚女嫁应该自由自主、他人不得干涉的主张,委实令人惊叹。卖赎罪券教士的无耻自白同样发人深省,这个灵魂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的教士,按其宗教职责本该劝人认罪而改恶从善以求重蒙神恩,却公然招摇撞骗,谈起自己的罪恶来又居然毫无愧色,诗人对这种无赖相的大胆揭露无疑是对黑幕重重的教会的辛辣讽刺。

作品目录

译本序
总引
武士的故事
磨坊主的故事
管家的故事
厨师的故事
律师的故事
巴斯妇的故事
游乞僧的故事
法庭差役的故事
学者的故事
商人的故事
侍人的故事
自由农的故事
医生的故事
赦罪僧的故事
· · · · · ·

精彩摘录

朋友交好,若要情谊持久,就必须彼此谦让体贴。爱情是受不住压制的;压力来了,爱神就扑翅而飞,不再返回了!爱情和任何灵魂同样自由。女子的天性是要自由,不愿像奴役那样受到束缚;男子也是如此,如果我没有讲错。只消看谁能在爱情中最有耐心,谁就有最大的成功。确实,忍耐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因为古学者有言,它能克服严酷所克服不了的东西。人同人之间不应对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加以谴责。当学习耐心,否则,我敢说,事到临头,哪管你愿或不愿,你还非忍耐不可呢。原来世上的人总不免有时讲错一句话、或做错一件事。愤怒、疾病、星象、酗酒、悲哀、身中汁液不和,都可使人言行有差错。我们并不能把每一点过错都算清,一点不含糊;每人都应看具体情况安排他的生活,都必须中庸适度。因此,这位武士,为了要彼此和睦,保证对夫人一定容忍克己,她也向他立誓,同样地对待他。这是一个融洽互让的表现,她所得的是一个顺从的侍者,一个可尊崇的主子——爱情上的侍从,婚姻中的丈夫;他得有威权,同时也受了束缚。束缚吗?——不,他仍掌有威权,因为他既娶得了妻,又赢得了爱;他的夫人、妻子和一个接受了爱情律的配偶。一个贪婪的人是决计无法判断正确的,他也不能想的清楚,除非为了进一步贪得财富;而这个目的又永远达不到,因为他若愈加富有了,就愈是贪多无厌。一个人并不老是保持着一种情绪,一个想法;在某一个时间认为恰当的,换了另一个时间看起来,可以适得其反。愚智相比,总是前者多于后者,因而有大众集会的场合,总是大多数的意志得到伸张,而个别智者所见就被压制,很容易看出,在这样的意见综合之下,愚者反而可以左右全体。不能以报复来对付报复,不能用一个错误去纠正另一个错误,那样彼此类似的东西是相互成长、互为因果的。善与恶、和与战、仇恨与宽恕、分歧与一致等等,才是对立的。无疑地,作恶害人必须靠善德善行来纠正,分歧靠一致,战争靠和平,等等,以此类推。有一种攻不...

——引自第1页


“接着他说起一个拉图米乌斯,说他伤心地告诉朋友阿留斯,说是有棵树长在他家花园里,就在这棵树上,他三个爱妻竟然都满怀怨气一个个上吊。'亲爱的兄弟,’那个阿留斯说道,'这样的好树,请你分一点给我,我希望自己园子里也有一棵。'

——引自第246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