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作者:[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出版社:浙江文艺

出版年:2015年4月

评分:8.6

ISBN:9787533941628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性学三论》内容简介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这本弗洛伊德著作中罕有的直白、易读的作品,于1905年首次出版,一经问世就受到保 守“禁欲主义”之抨击,被斥为“大逆不道”。但作为一部真诚、造福于人的科学著作,其伟大并不会因此黯淡!在这之后的二十余年中,《性学三论》再版四次,直接启蒙了整个现代西方社会对“性”的看法和认知,至今仍为全世界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本版《性学三论》是首个无删节德文汉译本,独家收录李银河长文导读。
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读后称赞:“译者中文文笔洗练优美,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如果有人想读此书,我当然会推荐这个译本。”随后,她特地为本书撰写长文导读,为读者释疑。该篇导读本版独家收录。特别收入《性学三论》实践篇《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深度解疑两性生活中常见的性困扰及现代人精神压抑的根源。
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 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奠基人,现代性学开拓者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德语文学最高荣誉歌德奖获奖者 译者 徐胤 青年学者,翻译家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在读博士

作品目录

导读/
李银河
对思想史的贡献
例一:对古人与今人在性欲上的区别的经典概括。
例二:升华理论即“性是美的本源”的观点。
例三:性变态属于人的正常表现的观点。
例四:关于所有身体部位都能成为快感区的观点。
例五:关于所有人都是雌雄同体的观点。
例六:关于禁欲有害的观点。
创意十足的经典理论
例一:同性恋成因说的批判。
例二:虐恋关系中施虐和受虐角色可以互换。
例三:变态与常态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共存;正常与变态之间并不存在黑白分明的界限。
例四:幼儿性欲的三阶段论。
被证伪或被质疑的理论
例一:将性作为精神病的唯一原因。
例二:阉割情结和阳具崇拜理论。
例三:将女孩自慰视为男性特征。
例四:将女性快感划分为阴蒂快感和阴道快感,以前者为不成熟的、男性的特征,以后者为成熟的、女性的特征。
原版序
一、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Die
sexuellen
Abirrungen)
1.性对象的变异
A.性倒错
性倒错的行为表现
性倒错的实质
对性倒错的解释
双性理论的引入
性倒错者的性对象
性倒错者的性目标
B.恋童癖和恋动物癖
2.性目标的转变
A.解剖学意义上的超越
对性对象的高估
嘴唇和口腔黏膜的性用途
肛门的性用途
其他身体部位的用途
性对象的不恰当替换——恋物癖
B.在过渡性性目标上停留
新目标的出现
触摸和观看
施虐行为和受虐行为
3.性变态总论
变形和病症
性变态的心理因素
4.精神病患者的性冲动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研究的结论
精神病和性变态
5.部分性冲动和快感区
6.精神病患者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7.幼儿性欲
二、孩子们的“性冲动”(Die
infantile
Sexualität)
对幼儿期的遗忘
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止
性压抑
反向作用和升华作用
潜伏期的中止
幼儿性欲的表现
吮吸现象
自体享乐
幼儿性欲的性目标
快感区的特征
幼儿的性目标
手淫的性表现
肛门区的活动
生殖区的活动
儿童手淫的第二个阶段
哺乳期手淫的重现
性变态的多样化
部分冲动
幼儿的性研究
求知欲
狮身人面像的谜团
阉割情结和阳具崇拜
生育理论
将性交视作虐待
儿童性研究的典型性失败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前生殖器性组织
矛盾心理
两个时期的对象选择
幼儿性欲的来源
机械性兴奋
肌肉活动
情感过程
智力活动
性构造的多样性
双向作用
三、青春期与“性成熟”(Die
Umgestaltungen
der
Pubertät)
生殖器区的主导性和前期快感
性紧张
前期快感的形成机制
前期快感的风险
性兴奋问题
性产物的角色
内生殖器的作用
化学理论
原欲理论
男女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快感主导区
寻找性对象
婴儿期的性对象
幼儿的不安
幼儿对象选择的影响
性倒错的预防
阻碍正常发展的因素
体质和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
压抑作用(排挤作用)
升华作用
偶然经历
性早熟
时序因素
早期性印象的持久性
反常性行为的固化
爱情心理学(Psychologie
des
Liebeslebens)
1.男性对象选择的一种特殊类型
2.情欲生活中最普遍的降格
降格行为
真情和肉欲
情欲的束缚
3.处女的禁忌
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Die
kulturelle
Sexualmoral
und
die
moderne
Nervosität)
附录
弗洛伊德年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