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窥美

茶席窥美

作者:静清和

出版社:九州

出版年:2015年5月

ISBN:9787510835636

所属分类:散文随笔

书刊介绍

《茶席窥美》内容简介

作者用数百幅亲手拍摄的不同季节、不同背景的高清照片,以散文的笔调,将茶席历史、茶席构成、茶席美学、茶席的插花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
茶为国饮,随着国内爱茶喝茶人士的越来越多,国内的茶会、雅集层出不穷,花样繁多。鉴于此,作者在系统研究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对历代茶席设计、茶空间设计、茶道美学、传统插花、茶具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人体工学原理、视觉极简原理,把陆羽提出的"茶性俭"作为茶席美学与设计的最高原则,详细客观地把茶席密码层层解密,文图结合,让大家一读就会,方便了茶文化爱好者的自学和参考。
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
静清和,原名张茂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山东著名茶人,济南茶艺学校副校长,国内知名的茶席、茶道空间设计师,茶道与茶席美学的推广者、践行者。长期以来,致力于茶道、香道、传统插花、中医、文玩等传统文化地研习。
多年来,秉持"静为茶性,清为茶韵,和乃茶魂"地制茶做茶理念,长期游走茶山,亲力亲为,遍访茶人,源头问茶,于茶史、茶类、茶性、茶器等,均有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代表作《茶味初见》。

作品目录

茶席窥美

茶为席魂,心饮为上
茶席历史,繁简素丽
当下饮茶,温润泡法
基本茶席,贴心设计
茶席构成,阴阳和合
茶席美学,诗情画意
茶席插花,茗赏者上
常见茶席,精彩纷呈
茶席禁忌,古今有之
后记

热门书摘

日本的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随着使用,器皿之美与日俱增。弃之不用,器皿便会失去意义,美亦将不复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现。”

茶席,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汤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

一个成功的插花作品里,包含着阴阳变化、虚实、枯荣、浓淡、俯仰的对比协调。

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

唐宋的饮茶环境和茶席的背景,已经开始注重竹林、松下、名山、清涧等宜茶的幽境,但宋代杜耒的《寒食》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却使一钩新月和梅花的疏影横斜,以剪影的清美蕴藉,首次映入了茶席的视野。

用茶的鲜叶或干叶,煮成羹汤饮用。但是,为了中和茶的寒性,煮茶时往往佐以姜、桂、椒等温热性食材。为调节茶汤的味道,往往加入盐、橘皮、薄荷等调味品。

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泡茶,真的是一种温柔的试探。

只要稍大于400mm,或者坐高在330mm 至370mm 之间,茶桌的台下空间深度不小于600mm,都是合理和让人不易疲劳的。

。席主泡茶时,要优雅端坐,两眼目视前方,上身挺拔,肩部放松,双腿并拢,脚踏大地,身心安定平稳。泡茶和分茶,是一个上肢的综合运动过程,需要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的密切配合,动作协调柔和、平稳精准。人体的上肢平均长度与肩宽,决定了泡茶人舒适端坐时,在水平方向的作业平面上(即左右两侧的最大移动轨迹)为1500mm 左右,向前分茶伸展的最大活动半径是500mm。人体自身的活动局限,在空间上,限制了一个舒适的基本茶席设计的平面大小。如果考虑到茶席上的每位客人,人均占有桌面的适宜宽度为600mm 时,那么一个基本的茶席,按照五人席(席主一人,客人四人)测算,这个茶席的平面长度最大为3000mm,宽度不宜超过1000mm,茶案高度应在800mm 以下。喝茶的案台宜稍矮一些,既有利于俯视和欣赏茶汤,也会因人体上臂的自然下垂,使人体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从而让人们在品茗时,感觉会更加舒适自如。

礼仪的形成规律,根本上还是受人们的行为习惯制约的

右手注水的茶席,简称右手席。右手席,是指右手手持煮水器完成注水,由左手分汤后,左手持匀杯,先从主宾位开始,由右向左分茶,其后在身体中线前,两手相错换手匀杯后,再用右手持匀杯,由左向右分茶的茶席。

清轻向上为阳为天,重浊下降为阴为地的传统理念。

在茶席的插花实践中,如感觉茶席过于素淡,可选用艳丽的花色,适当地给茶席提提精神。但要注意艳丽的花,要选择花朵小的,以减少色彩的分量,色泽宜沉稳典雅。艳丽的花,宜搭配枯木萎枝使用,枯与荣、浓与淡的强烈对比,对主题茶会的烘托,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色彩调和,是插花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插花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