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杨照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年:2015年6月

评分:7.6

ISBN:9787549563500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内容简介

托克维尔这本书,是为了当时的法国、当时的欧洲,针对当时法国、欧洲的现实问题而写的。《美国的民主》背后串联的问题意识是:如何在法国、在欧洲催生出较好的民主制度来? 托克维尔要写的不只是“民主是什么”、“什么是美国的民主”,而是进一步针对法国人解释:我们应该如何为一套较好的民主做准备。以美国有过的民主经验为本,协助法国人从中学习,替自己未来必然要走的道路做准备。这是托克维尔真正的用心,也是我们两百多年后重读这本书时,仍然应该记得的前提。民主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未来,只是在这个未来中,有较好的民主,有较糟糕的民主,如果能够借由美国的例子来辨认出较好的民主,我们就可以避免犯下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通过这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呈现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社会,让那些狂热的民主派了解:民主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光辉灿烂,更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梦想。民主有其众多必要的基本条件,缺乏一定形式的政府、缺乏一定的人民习惯,民主不可能正常运作。
同时,让那些反民主的人知道:民主有其高贵之处。民主的高贵,是让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高贵,有一点尊严,而不是让极少数的人拥有所有的高贵跟尊严。我希望让他们了解,不管他们喜不喜欢,这个世界就是会朝愈来愈平等、愈来愈民主的方向发展。
杨照: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刊总编辑、总主笔、副社长等职;现为新汇流基金会董事长,“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并在News98电台、BRAVOFM91.3电台主持广播节目。
主要著作:《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想乐:聆听音乐背后的美丽心灵》《迷路的诗》《寻路青春》。

作品目录

自序
在丛林与大街上追求平等
第一章:集权与分权间的持续试验
真抱歉,我们是美国人
政治是“美国故事”的核心
大州小州平起平坐
赢者全拿的选举人团制
定义“国家”的三种权力机构
美国民主的特殊发明:总统制
为了联邦不惜一战
让州的归州,联邦的归联邦
第二章:两个法国人在美国
民主是个好东西
共和不只适用于小国
用雄辩的小册子传播理念
一个法国人对美国民主的客观分析
大革命无法推翻的文官系统
动荡的政局,迷惘的文官
两个法国人,两种对美国的观照
为法国的民主道路做准备
第三章:理解美国的两个关键词
历史的方向是愈来愈平等
写给相信进步史观的读者
平等是上帝的意志
为什么美国比法国先享有民主?
地理与气候决定了殖民社会的形态
新大陆没有欧洲旧贵族
建立自己的信仰王国
哈佛本来不是大学
为什么民主的起源在新英格兰?
第四章:现实中的民主
民主没有华美但也没有悲惨
民主创造中等的好与善良
美国经验标示了人类政治的未来
美国总统的权力与国力成正比
第五章:分辨两种“自由”
大有为政府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拿破仑以国家主义取代个人自由
自由有两种:自然的与市民的
公民自由建立在清教的道德基础上
同构型造就了乡镇会议的直接民主
大革命并没有产生出公民
自主的乡镇体现在地的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组构了集中而有效的政府
第六章:三权的细腻安排
制定宪法的意义远超过独立战争
司法高于立法,立法高于行政
政党扮演行政与立法两权之间的协调者
民主制度具有最高度的自我修正能力
第七章:“社会学式”的视野
上卷阐述美国民主的具体内容
下卷针对上卷进行社会学分析
民主并非来自革命而是来自共识
平等民主的社会使个人的自我想象变得宽阔
预期进步推着美国社会向前走
从众性与实用性是判断“好”的标准
不讲究差异所以不讲究细节
没有正典的美国语言、文学与诗
即使无关美国民主,也值得深思的题外观察
第八章:无远弗届的“平等”效应
大革命证明了“博爱”是个可怕的东西
“平等”比“自由”更容易受到欢迎
民主与平等的后遗症
财富决定一个人在平等社会的地位
追求财富是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
愈民主平等的社会,经济发展动机就愈强大?
平等社会不再讲究礼仪与规矩
平等的扩张力量无法抵挡
托克维尔留给我们的大哉问
延伸阅读
美国·法国·托克维尔大事年表

热门书摘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是一个有利于平均、集体发展提升,却不利于个别顶尖突出的制度。

人的堕落,不是源自无知与贫穷,而是源自自卑感。

民主创造中等的好、中等的善良,取消了最上面的精彩和最下面的邪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