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喜剧论稿(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中国现代喜剧论稿(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作者:张健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15年8月

ISBN:9787300215846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中国现代喜剧论稿(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一部分,中国的现代喜剧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形于“五四”之后的20年代,在30年代取得了关键性的发展。随着中国喜剧观念现代重塑的过程,喜剧合法性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中国的现代喜剧艺术自3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成熟期,并在1940年以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中国喜剧由其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转型至此基本完成。
本书以此为背景,在史料钩沉、搜集、甄别和整理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考察了中国现代喜剧在1927-1939年间的生态环境、思想背景、艺术类型、发展历史、运动规律、价值立场、总体风貌及其在中国喜剧史上的贡献和影响。此外,书中还辟有专门章节,研究了幽默喜剧、讽刺喜剧和风俗喜剧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路径、类型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联;并结合重点作品进一步探讨了本期代表性作家丁西林、熊佛西、欧阳予倩、李健吾、陈白尘、徐訏等人的艺术追求和他们在现代时期的创作实绩。
本书的附录部分为对于林语堂幽默思想、朱光潜喜剧思想的研究和1927-1939年间中国现代喜剧主要作品的编目。
张健: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戏剧艺术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多年,出版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电视一等奖、中国话剧研究优秀著作奖等多种国家及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代表性著述有《中国喜剧观念的现代生成》(2005)、《中国现代喜剧史论》(2006)等;主编有《新中国文学史》(两卷本,2008)、《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10卷本,2012)等。

作品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第1章:喜剧与时代
纵的追溯:喜剧的主观意向性
横的观鉴:喜剧的客观必然性
观念重塑:喜剧的多种可能性
第2章:幽默的喜剧
幽默喜剧的日渐活跃
胡也频模式和林语堂的《子见南子》
丁西林模式和袁牧之两个角色演的戏
幽默喜剧的美学品格及其历史走向
第3章:讽刺的喜剧
现代讽刺喜剧的早期尝试
熊佛西和寓言型讽刺剧
欧阳予倩和写实型社会讽刺剧
陈白尘等人和政治型讽刺剧
第4章:风俗的喜剧
王文显和《委曲求全》
宋春舫的戏剧创作
李健吾与《以身作则》和《新学究》
第5章:丁西林的喜剧
多维度的意义结构体
冬天的童话与爱的乌托邦
英国近现代戏剧的影响
中国喜剧的新范式
第6章:徐的喜剧
幽默的喜剧与机智的话语
神秘的诗意和奇诡的哲理
佯谬式的结构范型
第7章:李健吾的喜剧
艺术幻象与喜剧世界
游子回乡的意象分析
深广的人性与心理的透视
第8章:陈白尘的喜剧
讽刺作家含泪的微笑
暴露与歌颂间的艰难抉择
自由的心境与否定的激情
第9章:回顾与思考
审美视向的聚焦转换
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取向
喜剧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偶然与必然
悲喜的结合
结构与情境
人物与语言
附录
林语堂的幽默思想
自我的表现
幽默人生观
精神伊甸园
向忧愁微笑
朱光潜的喜剧思想
直觉本能与游戏精神
喜剧诙谐与悲剧诙谐
征服与遁逃
中国现代喜剧主要作品编目(1927-1939)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主要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