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四白话文运动至今,中国的好文章层出不穷,以非文言的形式保留了汉语文学的和谐之美,同时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美。从这些好文章中,每个人都能看到时代行进的影子,看到自己心灵的轨迹,同时见证中国的写作者们不断创造新的语言奇迹。
希望收到本书中的每篇文章、每段文字,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它们是与我们的岁月、情感、记忆息息相关的。它们不仅仅是文章,也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肉。
梁启超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张锐锋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词语……实际上埋藏着这一时代的一些潜在的信仰。”
读《中国好文章》,体察中国社会百年沧桑与文明的进步。
★梁启超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张锐锋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词语……实际上埋藏着这一时代的一些潜在的信仰。”
★读《中国好文章》,体察中国社会百年沧桑与文明的进步。
祝勇:作家、学者,艺术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历史研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已出版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纸天堂》等,20卷《祝勇作品系列》正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任总撰稿和导演,代表作:《辛亥》。先后荣获中国电视星光奖、金鹰奖、十佳纪录片奖、学院奖等诸多影视奖项。
《史诗(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内容简介:布鲁姆将对抗性的英雄气概作为“史诗”作品的核心特征,突破了传统文体的分类规范
回转 本书特色 长篇小说。叙述森真希,版画家,二十九岁。每周有两次在儿童美术班帮忙。版画的销路似乎也不甚理想。但她却总是孜孜不倦,时而郁闷,时而开心,就这样坚持...
精彩摘录因为每一种摹拟的表现总有其独特的规则或节奏,使听者和观者从这一规则比任何其他规则感受到更强烈、更纯粹的快感:近代
《胜算》内容简介:《胜算》是百万销量作者、知名商业顾问刘润,写给每一个迷茫前行的人实用方法论。人生是一系列决策的过程,不同
傅雷家书 本书特色 收录傅雷写给子女的书信100余封。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
诗词怀念刘少奇诗词选 目录 序诞辰感赋贺少奇五十寿于西柏坡纪念少奇同志九十诞辰刘少奇同志九十诞辰纪念纪念少奇同志九十周年诞辰清平乐放歌纪念刘少奇主席九十五周年诞...
我在青旅做义工-一个九零后女生逐水草而居的青旅打工旅行记录 本书特色九零后姑娘肖肖通过在青年旅舍打工的方式在中国的六个城市分别居住体验数月,其中包括苍山洱海的大...
果戈理 (1809—1852)俄国小说家、剧作家。由于果戈理的创造性劳动,小说才开始在俄国文学中取得重要地位。他被公认为俄罗斯小说之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狄康卡...
灵魂之舞-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 本书特色 阿来所著的《灵魂之舞(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视角独特,“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
新书--2016《故事会合订本》88期 本书特色 故事会编辑部编的《故事会(2016年合订本88总 612\613夏季增刊)》将2016年8月上、8月下、增刊2...
《丰子恺聊印象派》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丰子恺解读印象派的著作,丰子恺以印象派为中心,选取其中的关键的画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了清
杂图记趣 本书特色 《杂图记趣》由张家荣著:图画有趣味。大的历史杜撰,小的生活细节,都会反映在里面。图画把“记录”的接力棒交给文字后,几乎就变成了“艺术”的代名...
自巴颜喀拉 本书特色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建社50周年之际,与博库(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走马黄河”社会文化考察活动。这项始自2000年5月的活动,于当...
《长大吧,孩子》内容简介:刘延军著的《长大吧孩子(儿童启蒙活动)》从儿童心智的成长、儿童如何感知和探索世界、儿童身心发展的
给爱找个家 本书特色 邓忠是一位非常特殊的艺术家,他对自身的反思、对生活的关注之多在国内外艺术家中,都是不多见的。也许正因为他的思考,他敢于下笔写出生活琐事,才...
《叶慈诗选(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叶慈(叶芝),爱尔兰有史以来至为伟大的诗人,也是近世极受重视、极受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精美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百首(店庆赠书)本书特色 本书译者从莎士比亚全部154首十上行诗中精选了一百首,以英汉对照的形式编成此书,原著的精华完全包容在内。莎士比亚的十...
往事恍如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分为怀旧篇、和生活篇。收录了玳瑁发夹、南海慈航、菜篮挑水、借烟消愁愁更愁、捡来岁月等散文作品30篇。往事恍如昨 目...
《食品营养与配餐(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主要有营养学基础、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膳食指南与营养健康、合理烹饪与食
《寿美子哲,越过山去》内容简介:从结婚第五年起,寿美子即因多发性风湿关节剧痛而入院治疗。之后她的病难如影随行。一九八二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