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岳磊著的《中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及其关系模式--基于关系视野的考察》从关系基础、关系运作、关系动力、关系伦理四个方面对腐败行为进行深入的考察与解释。关系基础是“关系”存在与否的先赋性要素,行动者会依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而采取基于特殊主义的行为法则从而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当行动者之间不具有关系基础时,其中一方行动者会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人的关系运作过程与对方建立起关系。这一关系运作过程与关系基础有着相同的逻辑,即关系运作依然需要建立在关系基础之上,并且关系基础还会成为关系运作的“关系”来源。无论是具有关系基础还是通过关系运作而建立起关系的双方行动者,都需要通过宴请、礼物等方式为维系和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提供动力,特别是将不被法律认可的贿赂转化为能够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礼物这一自我道德化表演的策略作为增进双方关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以关系为导向的人情和面子作为一种媒介贯穿于个体之间建立、维系和发展关系过程的始终。关系基础、关系运作、关系动力都需要在由义务性的人情和嵌入性的面子所构建起的关系伦理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另一方面关系伦理也为上述三个方面提供了理解和解释的基本框架。
当前,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是国内腐败问题研究的主流趋势,“制度”似乎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开展腐败问题研究的路径和框架。而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对社会行为持续发挥作用的一些本土性文化解释概念(如“关系”、“人情”、“面子”等)却被腐败问题的研究者们忽略了。《中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及其关系模式:基于“关系”视野的考察》以“关系”为研究视角,从“关系基础”、“关系运作”、“关系动力”、“关系伦理”四个方面对我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进行全新的理解和阐释。一我国的腐败行为是根植于、嵌入于个体之间,“‘关系’之中的,而并非完垒是特定时期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既是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不断维持着腐败行为的再生产。在“关系”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腐败行为形成了以“关系”为导向的运行模式和运作机制,并深深嵌入到我国社会文化情境之中,导致制度失去了应有的规范制约作用。
《中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及其关系模式:基于“关系”视野的考察》:(二)制度反腐论我国在实践层面高度重视制度对于反腐败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就尖锐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十七大报告着重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4。”2008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机制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制定了今后5年我国反腐败的工作目标,“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从三个方面对制度的强调则把制度反腐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首先,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其次,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第三,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国内诸多学者也以制度建设为落脚点,提出了一系列以制度完善为核心的反腐败措施和建议。有学者认为要更有效地反腐败,关键是要掌握腐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构建抑制腐败活动的有效体制,对症下药,有效部署,建立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制度。因此,我国在反腐败过程中应不断向建立比较完善的体制努力,通过基本政治体制的构建、执政党党内体制的构建、控制主体和对象的体制的构建、规范政治过程的体制的构建来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王明高在总结了我国清官反腐、重典反腐、运动反腐三种反腐路径各自的缺陷之后,认为这三种路径不可能从根本上惩治腐败,提出了科学制度反腐,即通过制度和法律手段,制约和监督权力异化,并构建了包括家庭财产申报制度、金融实名制度、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国际反腐合作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等一整套制度体系,他认为这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产生的*佳方法,具有普适性、根本性、稳定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何增科则提出了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政策框架,包括宏观上优化制度环境、中观上完善制度安排、微观上反腐专门机构的作用发挥。……
岳磊,河南郑州人。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腐败问题与廉政文化研究。先后在《开放时代》、《武汉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社会科学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正面战场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
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化的爱国主义的视角来考察美国的对外政策。历史上,美国对外政策一直处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化的爱国主义两股...
和谐之道 节选 br />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md...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6 本书特色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是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新闻出版广...
悲剧悄悄来临--东欧政治大地震的征兆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8国共产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这场多米诺骨牌式政治大地震,演变为东欧社会主义悲剧。本书以...
攻城血路-衡阳会战中的日军第133联队 本书特色 日军步兵第133联队是1944年衡阳攻防战中日军**线的具有顽强战力的主攻部队,面对中美战机的空袭、给养不济以...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 兵器 内容简介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是我国**部集国防科技工业各领域专业名词术语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工具书,包括综合、核能、航天、航空、船舶、兵器...
现代性的维度 本书特色 由衣俊卿编著的《现代性的维度》内容介绍:如何能够比较集中地、比较清楚地展示微观政治哲学的初步样态,自觉地开启社会历史理论...
八一三淞沪抗战 本书特色 陈惠丰编著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讲述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
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从1935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形成、...
戊戌时期康有为议会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戊戌时期康有为议会思想研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戊戌时期康有为议会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这部专著在充分吸收已有研...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本书特色 文件单行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
1949-1978-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套装上下册)》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1949...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内容简介 一九五二年春,錢穆先生應邀,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先生根據講義整理而成本書,分別從“政府的組...
《战争论(全三册)》内容简介:《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克劳塞维茨通过对1566年至1815年间130多个战例的复
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布隆纳教授针对如何在现当代环境中理解启蒙的问题展开的讨论。布隆纳的观点是,尽管启蒙运动本身已经时过境迁,现代社会...
《快速写实:炭笔素描教程·浪漫风景》内容简介:炭笔素描以上色速度快、不易反光、笔色浓黑、黑白灰层次易拉开、画面效果强烈且具
1945中国记忆:胜利大反攻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
Early Writings of Zhou Enlai-周恩来青少年论说文集 本书特色 周恩来总理1913年至1917年在天津南开中学求学,期间曾完成课业作文...
论邪恶-恐怖行为忧思录 本书特色面对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你会怎么看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按照他们以往绝对的判断和形而上学的标准,会毫不犹豫将其贴上“邪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