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和偶像崇拜》是伏尔泰的一部哲理散文选集,集合了28篇优秀的哲理短文,涵盖对偶像崇拜、神迹、邪恶等概念的探讨,对人类的诸多信仰也进行了辛辣的评论。书中讨论的话题各异,涉猎*广,但多是从宗教概念出发引申出作者独有的思考。作者嘲笑虚伪、讽刺过度虔诚,同时也呼吁其同胞理性行事,学会识别统治者们散播的谎言。他的这些思考为世界各地的自由思想者们提供了灵感源泉。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伏尔泰《哲学辞典》精华篇章,独立思想者的灵感源泉。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 奇迹和偶像崇拜(英汉双语)》:平等 狗与狗之间,马与马之间,存在欠债关系吗?当然不存在,同类动物之间,从不依赖彼此。但是对于接受了神之光,拥有理智的人类来说,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结果是奴隶制盛行于世界各地。世界理应如此运行,那就是:倘若人们发现这个世界舒适惬意、物质充足、气候适宜,那么显而易见,人奴役人的现象将不可能发生。就让这个世界遍布健康的果实、让维系生命的空气不再带给我们疾病和死亡、让人们不再拥有比鹿儿更多的贪念,那么成吉思汗和帖木儿,除了他们自己的子嗣,就不会再有其他的仆人,因为子嗣已经完全足够照顾他们养老了。所有四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享受着这种自然的状态,人类也应和它们一样快乐,这时控制奴役就会成为一种虚妄,一种所有人都不会接受的荒谬,原因就是既然不需要服侍,又为何要去渴求、要去占有仆人呢?如果一些内心残暴,但力量充沛的个人想要征服较弱的邻居,那么也不会成功,因为,在他们这种压迫者采取行动之前,被压迫者就会结盟,一同抗争。由此看来,若无欲望,人人都会平等。但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拥有的低劣品性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隶属关系。不平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罪恶,依赖才是。世上有人被称为殿下,有人被称为圣座,这些称号无关紧要,但是要去服侍他们则是艰难万分。一个富裕的大家族所耕种的土地土壤肥沃,两个临近的小家族土地贫瘠。很明显,这两个贫穷的家族要么服侍、要么杀死这个豪族。其中一个贫穷家族献出劳动,获取面包;另外一个发动攻击、惨遭毒打。前者成为仆人和劳工,后者则成为奴隶。在我们这个不幸的世界里,人类居住的社会都被分成两个阶级,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这两个阶级又细分成一千个阶层,这一千个阶层也继续往下细分。并不是所有的被压迫者都会感到不幸。他们大多数都出生在那样的环境里,不断地劳动能阻止他们对自己现状的关注。但是,一旦他们察觉,就会发生战争,比如像发生在罗马人民党与元老院之间的对抗,也如发生在德国、英格兰和法国的农民起义。所有的这些战争早晚都是以奴役弱者而结束,强大一方资金雄厚,而资金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万能的。我只说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并不是说在每个国家都是如此。一些善用刀剑武器的国家通常能征服那些富裕但缺乏勇气的国家。每个人生来都有强大的欲望,渴求征服、财富和享乐,对于闲适的渴望也十分强烈。于是,每个人都想将别人的钱财、妻子或女人据为己有,成为他们的主人,征服他们来满足自己善变的喜好、或者放置不管、又或者只做一些令人愉悦的事情。显而易见,好处如此多多,人与人之间实现平等着实不太可能,正如两位传道士或者两位神学教授之间不可能不嫉妒彼此一样。除非大批无产却有用处的阶级存在,否则人类无以为继。因为一个富有的人当然不会放弃自己肥沃的土地,转而耕种你那贫瘠的土地。如果你需要一双鞋子,法官是无法帮你做一双的。于是,平等就成为*理所当然却也是*虚妄不实的东西。但是,人类通常喜欢尽可能地在每件事上走极端,所以这种不平等也被夸大了。有些国家规定公民无权离开自己的国家,尽管他们降生在这国家纯粹是偶然。显而易见,这法律的意思就是: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差,差到需要我们严禁个人逃脱,因为我们害怕人人都会逃走。那就做得好一点,让你所有的臣民都心甘情愿地留在家中,并吸引外来者的到来。每个人都有相信自己的权利,在人的内心深处,人人生而平等。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红衣主教的厨子命令其主人来准备饭菜,只是说厨子可以这样说:“我和主人都是人,我和他一样出生在泪水之中,他和我一样要遭受同样的苦难,历经同样的葬礼而消逝。我们都是动物,拥有同样的功能。如果土耳其人俘获了罗马人,那么我就会是红衣主教,我的主人就会是厨子,他会是我的仆人。”这些话公正合理,但是就算是伟大的土耳其征服了罗马,那这厨子照样得坚守自己的岗位,否则每个人类社会都会腐化堕落。对于一个既不是红衣主教的厨子,也没有任何公职的人来说,如果他为人温和谦恭,却为那充满了施舍和蔑视味道的周遭环境而恼怒,明显地发现有些身居高位者,相较于自己而言,学识、智慧、道德品性都无法相比,也发现自己在他们的候客室里等待,疲乏不已,那他应该如何?当然应该离开。……
伏尔泰(Voltaire,1694年—1778年),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一生著作颇丰,涉猎广泛,在哲学和文学上造诣颇深,代表作有《哲学辞典》《查第格》和《老实人》。
孔子的乐论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
经学大师 皮锡瑞 本书特色 皮锡瑞不仅是清代经学著名大师,而且对《尚书》研究颇有造诣;其文风不仅考证严谨,而且学术水平比肩康梁。取向。 经学大师 皮锡瑞 内容简...
余嘉锡学术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余嘉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他治学秉承传统的历史考据学方法,又吸收近代以来的新材料与新方法;兼重“道问学”与“尊德性”,讲求汉...
星云大师谈读书 本书特色 读书要自知为何读,星云大师说,*怕的是读了很多书,不仅没读好还把人读懒了,变得怪癖高傲或看不起人。现实生活中,自命不凡,动不动就甩几句...
十诫人生 内容简介 许多人一说起十诫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记住十诫的内容。十诫所强调的道德观是否真的过时?古老的古条诫命又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
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关注的重要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壹辑 本书特色 《老子的心事——雪煮*辑》是雪漠的又一部文化力作,也是《雪煮》系列的*辑,日后将陆续推出第...
日讲四书解义 本书特色 本书以藏于台湾的乾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进行整理标点,采用简体横排,对原书中异体字进行了统一规范,个别错漏处进行了改补。为读者阅读...
中国宗教 本书特色 中国基本情况丛书·当代卷。中国共有五大宗教,信徒一亿多人,他们自由地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宗教离他们似乎很远,而国外人士...
动物肖像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译馆”是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精品丛书“大家小书”外国文化板块,秉承“大家小书”的理念,不忘“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的初衷,精选有代表性的...
儒的气场 本书特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
西方美学史资料翻译:残稿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学者对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涉猎之广,钻研之深,用力之勤,评介之精,除了朱先生,我们找不到另一人。——何怀顺在中国近代...
美的历程 本书特色 ★李泽厚毕生扛鼎之作,国人必经的美学巡礼。大笔如椽,宏观鸟瞰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流变;慧眼如炬,提纲挈领带引国人重走华夏美学历程。★自19...
本书以历史和逻辑相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律学和律宗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整体趋势进行梳理,然后着力对以南山宗的戒法,戒体、戒
《佛学基本知识》内容为:这《佛学基本知识》的内容,是1985年我应剃度恩师宏船老和尚的要求,在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图书馆,为
见证基督 本书特色 揭开覆在《圣经》上的神秘面纱:从《圣经》诞生的故乡,到《旧约》-《新约》为我们带来的启示,配以上面幅圣经彩图帮助你了解《圣经》的真谛!见证基...
经典与解释(27)埃斯库罗斯的神义论 本书特色 《奥瑞斯忒亚》既是诗的事件,又是政治的事件。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共同体如何逐渐把目光聚集,见证正义的完成。正...
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必读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
弟子.警语篇-佛教故事大全 本书特色 《佛教故事大全》,史上*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
致达朗贝尔的信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日内瓦;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便函;达朗贝尔给卢梭的复函;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等。致达朗贝尔的信 目录 日内瓦卢梭致达朗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