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秋是清末民初的文学家,曾被誉为“民国初年扬州派作家的”,以其一生的著作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自由花范》是他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该书曾世界书局出版发行。此次将其纳入我社的“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李涵秋卷”,重新包装,再次推入阅读市场,是对在文学目前占有一席之地的民国经典作品的回顾和致敬。
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九岁至四十八岁,先后到安庆、武昌做家庭教师。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返回扬州。1921年赴上海,主编《小时报》,兼为《小说时报》及《快活林》等报刊撰写小说。次年秋,辞职返扬州。未几病逝。《自由花范》是他的一部章回体小说。
《自由花范》:**回 创办学堂孀妇发私囊 监造校舍穷儒逢际遇 熏风煽暑,火伞高张,一片蔚蓝天底下,覆着一道小河。小河过去,便是四围粉墙,进了墙门,长长的一条甬道,两旁全栽着无数梧桐杨柳,从树荫子里透下些微日光,映在青草地上,仿佛碎金破玉。里边一个极大的操场,迎面平列着七八重楼屋,右边是宿舍,左边是饭厅,一例收拾得洁无纤尘,高华静穆。诸君若问这是什么地方呢?原来却是一座背村面郭的坤明女学校。这学校却并非官立,单论那个校长,原是个青年孀妇,母家姓谢,芳名春华,年纪约莫有四十多岁,幼年由父母主婚,嫁给本地富商陶顿,做了篷室。这陶顿生性挥霍,狂嫖滥赌,自顶至踵,也寻不出他一点雅骨,光是粉白黛绿的姬妾,倒有五六房之多。一时高兴起来,对着春华也视同珍宝,调笑谑浪,无所不至,若是偶然逆了他的性子,虽然道不得个鞭挞横施,却也同深锁长门,镇日价拿眼泪来洗面。前妻留下一个儿子,取名陶遂,他也没这闲功夫来管教他,游手好闲,不肯务正。春华自己却生了两个女孩儿,其余姬妾,均无所出。像陶顿这样人,既有酒色斫其天真,复由寒暑蚀其年寿,不多几时,兀自溘然萎化。财产虽然遗留得不少,然而这家庭内乱,也就闹得沸反盈天,喧争攘夺,至于姬妾们,各人都有些积蓄,趁热闹里,都打叠了金银细软,逃的逃,走的走,陶顿还不曾终七,倒做一场佛事,叫做卷堂大散。春华虽是女流,幸亏她还有点主意,忙着请了亲族,由律师书押,将所有财产,劈分两半,一半交给陶遂,将来成家立业,一半留给自己,做养膳费用。众亲族落得做好做歹,又有得吃喝,又捞得了谢仪,真是再快活不过,和猪癫风似的,跑出跑进,整整白相了好几日。陶顿的这位大少爷,秉受他父亲遗传的真性,好在银子是用不完的,他也就在外面招朋揽友,歌榭酒楼,到处寻着开心。人说父亲死了,是抱着终天之恨,他却不然,这么一来,倒享受了终身之乐,这且不在话下。惟有谢春华既悔少脱簪之谏,效警戒于鸣鸡,又惭无殉节之名,感凄凉于寡鹄,穗帷风冷,晓曙星孤,一时悲恸起来,便恨不得削去这万根烦恼丝,遁入空门,把那波罗蜜多,三藐三菩提,用木鱼槌子颠倒价念他千遍万遍,好忏悔忏悔今生罪孽,再种一种来世的福田。后来忽地一个转念,暗暗厮唤道:“春华春华,你可算得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了,你平生来所受的苦痛,便由于婚姻不能自由,你这婚姻不能自由,又由于学术不能自由。当初做女儿的时候,藏在闺房里面,虽然也读过几部经书,浏览了好些小说,无如经书是高谈治理,于我们身世上不大吻合,小说子呢,又全描写的佳人才子,好像我们这些女孩子生成应该做男人家的玩物,见了陌生的人,那薄薄桃花腮颊上,动不动就会红起来,试问这红的缘故,究竟为着什么?若细细推寻下去,怕这颗芳心,也就不堪闻问了。一天一天照这样弄成习惯,所以父母一经提着嫁娶,不但不好意思跑去干涉,而且还要装着没事的人一般,仿佛这嫁给人的人,并不是我。想起来真真又是可气,又是可笑,还要加上一个可怜。譬如当日有人跑来替我这不肖的丈夫做媒,论我心里原不愿意,无如终是脸嫩,要待推拒,又不好推拒,以致酿成今日这番惨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的膝前,也生着花枝般的两个女儿呢,我一生的阅历,便是她们的榜样,再一蹉跌,把九州铁铸成大错,那后悔可就嫌迟了。难得目前风气开通,女权膨胀,我的家私虽不算十分富厚,然将所有的不动产,一切聚拢起来,也不下十万八万,与其一古拢儿去布施僧尼,邀那不可知的冥福,何如建设一座学校,既可以培植自家的爱女,还可以造就出许多英雌,我谢春华将来便是一瞑不视,也就不负社会,不负国家。比较视息人间,养尊处优,毫无建树,总侥幸得多了。”当下主意已定,又想兹事体大,我一个女流,如何创办得来,必须要联合一个帮手。想来想去,只有他丈夫一个远房叔子,名字叫做陶晋斋,原是前清秀才,平素为人却还诚实可靠,年逾半百,住在一所镇市上,教几个蒙童糊口,轻易原不大同这边往来,偶遇缓急,方才进门来告贷。春华怜他清苦,常常背着陶顿拿出银子来周济他。便是这一次分家,他也曾在这里很出了些力。这事若得他肯出来赞助,总比我这没脚蟹高得百倍。主意既定,立即打发了一个伶俐家人,命他将这事去和老人家商议。再说那个陶晋斋,年纪已经六十开外,虽然也有一个儿子,却生成是忠厚无用,老伴儿久经亡故,把生平所有的积蓄,捧出来娶了一房媳妇,和儿子陶宝平头都是二十岁。媳妇母家姓熊,她的父亲熊静山在商界里颇负时望,这一次改选商会会董,静山花费了好些筵席,竭力运动,才运动得一个副会长,前年嫁这个女儿时候,因为老妻和他争闹,在那妆奁上足足花了有七八百块洋钱。在有钱的人家,瞧着原不算什么,然而陶氏父子眼睛里见这一副很阔的奁资,早欢喜得无可无不可,三朝以后,早把这位媳妇当做天仙般看待,各事先意承志,丝毫不敢开罪。熊氏嫁过来,见夫家这样清苦,连使唤的女仆都没有一个,再拿眼偷瞧她这位夫婿,呆头呆脑,面皮虽白,却掐不出一点血色,又不曾害着伤风,一天到晚他的那条黄脓鼻涕,都挂在准头以下,人中以上,时候久了,还牵牵搭搭的,越过了那张臭嘴的界限。熊氏这一气,我可就再形容不出。回门当儿,便撒娇撒泼要和她爹爹拼命,好容易经她母亲百般劝说,又允许派遣一个女仆过来伺候小姐,熊氏方才委委屈屈地回来。陶晋斋见了这仆妇,虽然不要自家给她工钱,总觉得添上一个人嚼吃,坐穷馆的先生,如何支持得下去?面子上又说不出,真是哑吧吃黄连,只得肚腹里知道苦处罢了。不到十个月,熊氏居然又生了一个孩子,她以为替姓陶的建了这样大功,性情益发骄傲起来,不独看待她丈夫颐指气使,动不动要打要骂,便对着晋斋,也没有一次好嘴脸给他瞧看。偏生晋斋时运不济,光复以后,外面学校风发云涌,把他教的几个小学生,一古拢儿都吸收了去,进项越发少了,没柴没米,只得赔着笑脸,去向媳妇央告,捧出些衣服首饰,逐日质当着使用。熊氏有时虽不拒绝,却不免指着晋斋脸上,左一顿右一顿地臭骂,又哭着说:“我这一辈子,生生地吃你们父子两个糟蹋死了,料想你这偌大年纪,再也不为有发迹日子。”晋斋哪里还敢分辩,只有吞声忍气的份儿。孩子长到两周,取名阿顺。晋斋偶然过来和他调笑,便被熊氏抱人怀里,从没有叫孩子喊过他一声阿爹。又教给他喊晋斋做“老鬼”,喊陶宝做“小鬼”。陶宝倒不觉得怎样,只是咧着嘴傻笑。惟有晋斋暗中垂泪,觉得家庭之间,发生这样惨状,细想起来,有何生趣。平时也没有消遣,便发心去捡拾字纸,用自家一只破旧布袜子,算做安放字纸的口袋,镇日价在街道上东奔西走,反落得耳根清静,不去受那媳妇的怄气。夜晚回家,有剩下的茶饭,他便悄悄吃下,若是剩饭都没有,也只忍着饿,埋头上床去睡。如此亦非一日。……
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九岁至四十八岁。先后到安庆、武昌做家庭教师。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返回扬州。1921年赴上海,主编《小时报》,兼为《小说时报》及《快活林》等报刊撰写小说。次年秋,辞职返扬州,未几病逝。李涵秋一生著作颇丰,出版有长篇小说三十余部,短篇小说、诗集、杂著、笔记等均受到广泛赞誉。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广陵潮》《还娇记》《爱司光录》《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战地莺花录》《好青年》《侠凤奇缘》《自由花范》《魅镜》《活现形》等。
窗外清音-西风吹梦 本书特色 这本中国清代词文学作品集是《窗外清音》系列丛书之一,精心选收了纳兰性德、项鸿祚、蒋春霖这几位文人的部分优秀作品,以供鉴赏。每篇作品...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沙林纳斯,成长于距太平洋海岸二十五英里的农地沃谷。他熟悉社会底层的人们,许多作品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表现底层...
向后转向前走 本书特色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记忆中就无法抹去熔炉锻铸的印记,骨骼里也就有了如钢似铁的钙质。无论人在军旅还是步入社会,光阴流转不改军人信念,角色...
我们的村庄 本书特色 《我们的村庄》,是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围绕自己所生活的村庄而写的一系列随笔。她以女性独特的细腻笔触描绘那里的自然与乡土文化,将常人眼中平淡的...
法兰西诗选 本书特色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
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出发,每本书精选了近100个具有感染力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汇集了生活中*鲜活的点滴...
游记二种 内容简介 《漫游散记》和《苏俄旅行记》这二部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被胡适誉为“都是《独立》里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字”。它们不仅记述谨严,文笔清通,可当作学者...
《可转债:投资小白躺赚指南》内容简介:当你无法准确判断市场行情时,投资可转债是优选。可转债,是近年来逐渐火热起来的一款神秘
新诗,自创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多重的压力。在美学争议之外,诗歌写作与周遭历史之间,也存在着既疏离又纠结的复杂关系。《巴枯宁
内容简介本诗集共收录了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先生历年来的译诗126首,涉及65位诗人,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个英语
温情卷-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 本书特色 读者编委会集《读者》杂志三十年来的精粹,编录而成“读者35年典藏”系列丛书九本,浸泡在社会斑驳的大染缸中,人的心灵不可...
屈辞精义 本书特色 《屈辞精义》为清人陈本礼数十年研读屈原《楚辞》的心血结晶,推求微言大义,自成一家之说。卷首为自序、张曾江上读骚图歌,后接目录、参引诸家、略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特色 传奇女子、完美女子的典范林徽因,永远停留在四月的花季,如清风,带来暖和希望;如阳光,晒着温润;如清泉,淌着淙淙的流。《你是人间的四月...
青春诗会:与轻有关的事物 本书特色 三十多年的积累,贡献给中国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新诗歌、新诗人。这些诗人来自高山峻岭,来自沃野平畴,来自辽哥也疆,来自边远村寨。...
偷来De时光 本书特色 一个人独处,问问自己,累了吗?原来时间是可以偷来的,快乐是可以挥霍的。从现在,不,就从此刻起,关掉所有快生活中的“开关”,给自己一个独处...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20》内容简介: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
乐府诗集》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总集,也是现存成书最早、浒最广而搜罗最为完备的乐府诗总籍。内容包括贵族乐歌、文人
宋琳诗选 内容简介 本诗选收录了宋琳从创作初期至今的大部分优秀诗歌作品。经过多年的持续写作, 作者“朝向词根挖掘”, 将目光投向了华夏文明的源头, 试图从汉语的...
海的寻觅 本书特色 作者将书斋由相对安静的老区迁至繁华的都市,写作却愈发有大隐隐于市的淡泊。在他笔下,大漠、海洋,都在大地 “文章”中“有情”地呈现,古陶、古贤...
风声·雨声·读书声 本书特色 《风声·雨声·读书声》为论文和书评合集。作为“问题中人”,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