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建设及其原创性的发生,直接来源于学术主体的个人。下面分别就学术主体是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问题略抒己见,以期对当代学术的理论创新能够起到某种积极的作用。
1.大脑功能的严酷洗礼
真正的学术迈步,与学术原创性的发生,除了主体要有“精神支柱”之外,还有一个大脑功能、机制(连及思维方式)的问题。“习惯成自然”,一切(好的、坏的)都会成为“传统”。人云亦云,平庸思想的来回搬运,思维方式的死气沉沉,“三人成虎”的虚假故事……使当今的学界难以伸腰,也难以与“问题”对话。
从“大脑功能、机制”方面开刀,这似乎多是西方人的“手术”,因为他们历来所重者是“认识论”问题。康德的“先验批判”,早已闻名遐迩,近有年青学者刘士林君所著《先验批判》(上海三联出版社)足可为鉴,于此从略。笔者想反思一下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哲学家如何首开康德先例,要在人的大脑中打扫旧世界的“牛栏”。请看培根的“四假相”(“四幻象”)说。培根认为大脑中的一切错误的意见、偏见或幻象(假相),其有四种:“(一)种族的幻象(idolatribllS)是人类头脑的本性所固有的,其中有终极因(目的论)的概念和把人的愿望加给自然的习惯。(二)洞穴(speclls)的幻象是个别的人所特有的,这是由于他有特殊的性格、教育和交往,由于他所读的书籍和所崇拜的P1权威,如此等等。(三)市场(fori)的幻象是*繁杂的一种,因词语和名称的联想而起。词语常常被用来作不存在事物的名称,或者作现实事物的名称,但是混乱、定义含糊,由事物仓促抽绎而成。(四)剧场(theatri)的幻象出自错误的理论或哲学,出自被歪曲了的论证规律”。①
“种族幻象”和“洞穴幻象”,多由人的出身和个性、喜爱带来,这是很自然的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很难克服这两种人类所固有的幻象。但*麻烦者,还是“市场幻象”与“剧场幻象”。前者仅是人类第二信号系统所发生的问题,或说是日常生活中“词语学”与“逻辑学”的问题;后者则纯属思想理论和思想方式方面的问题。四种幻象分属两个层面,即深层与表层(一、二幻象属于深层方面,三四幻象属于表层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对我们当今的学术界,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尤其是三、四幻象。比如八十年初期,关于哲学三范畴论(感性——知性——理性)的讨论便是如此。本来哲学三范畴论,是康德先验批判哲学的拱心石,也是康德对哲学的伟大贡献与推进,它打破、并清理了二范畴论(感生——理性)的老框框,显示了主体性哲学的伟大胜利。“知性”和“理性”是有巨大区别的,前者纯属一般知识规律问题,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进向形而上图式与人文世界(故康德又把“理性”区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后者的品格高于前者)。康德把知性从传统“理性”中分离出来,使“先验逻辑”成为可能(也使先验范畴成为可能)。人类认识的直接开端和图式是“感性一知性”,而不是“感性一理性”。康德的三范畴论在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是人所共知的。黑格尔有句名言:“知性不能掌握美”,中国美学界大约也是有口皆碑了。以三范畴论代替二范畴论,并不是什么深奥问题,也简直可以说是常识。但讨论终于“虎头蛇尾”,甚至可以说连“尾”都不见。据说原因有二:一是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所谓三范畴,有的只是二范畴(感性——理性);二是讨论的时代背景,刚好是“精神污染”’。以“三”代“二”是否属于“污染”?“捕风捉影”、“杯弯蛇影”、“神学运动”……都夹杂在一起了。这是何等脆弱的学术界。
以上仅举一例,其余“幻象”尚多。由此足见,借鉴西方认识P2论发生、发展和转折的历史,对我们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不管是康德还是培根,大凡西方在大转型的时代,都有推进新时代发展的深刻精神和锐利武器。在我们这里就恰恰缺乏这一环。21世纪的钟声一敲响,人们都如小孩子一般穿着年节的礼服,大放鞭炮,一片欢呼声,喜贺“新世纪”的降临;或者是“开夜车”,赶写前一世纪的“皆大喜欢”的总结报告……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有珍贵家训:“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等,但我们似乎早已忘却!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情况(劝戒),也颇有参考借鉴意义。然而,不屑一顾。
话绕回来。培根的“四幻象”说,对我们颇有借鉴意义。但认真分判起来,远不及康德之深刻。康德的先验批判是建基于一个共同的相关结构“感性——知性”之中,感性提供材料,知性(人类大脑)提供先验范畴。有前者而无后者则“盲”,有后者而无前者则“空”。那英国经验主义的不朽与大陆理性主义的神圣,都汇聚在这个相关结构中了。康德的一把双刃剑,分别割掉了双方的“敌对”性(各自的短处和盲点)。康德是从人类大脑机制的*关键处开刀的。培根是康德两百多年前的前辈,他的“发现”,只能围绕大脑机制的大范围旋转。究其实,四幻象说,实际是“习俗说”(尤其三、四幻象),尚未触到“大脑机制”的主要部件。尽管如此,培根还是把批判的刀剑,引向了“大脑”(大脑幻象/大脑假相)。这是一种深刻的、向内的自我否定与批判。P3
本书《文学前沿》是一本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前沿性的书籍。它主要选取了著名文学研究者对文学艺术的研究与评论及其研究。内容充实详细,观点精辟,不同的学者其观点也各有千秋。
名家印章趣读 本书特色 宅从栽竹贵 家为买书贫夜长镌印忘迟睡青藤门下走狗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成都曾氏小莽苍苍斋藏书印名家印章趣读 内容简介 简介宅从栽竹贵 家为...
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主要论述词曲的特性及起源、发展、流变,并对唐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评价。下编论法式,...
《剧说》疏证-古代曲学名著疏证 本书特色 焦循的著作,较重要的有《雕菰楼易学三书》、《雕菰集》、《孟子正义》、《易学籥录》、《六经补疏》、《里堂学算记》、《古文...
《黄昏里的男孩》(新版)这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
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内外近些年来已经出版、有代表性的七种英汉法律词书中,精选其美中不足或值得商榷的译名共387条(其中英译汉的295条、汉译...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 内容简介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虞世南,字伯施,越州馀姚(今浙江馀姚)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生于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卒于...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断代文学思想史专著。在编写体例上改变了历来文学批评史著作以人为纲的框架,采用以时间段落为...
莫言研究资料-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乙种 本书特色 莫言已成“正典”。他巨大的胃口,充沛的体能,他的欢乐和残忍,他的宽阔、绚烂,乃至他的古怪,近二十年来一...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國傳奇作家。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例如:《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Barr
美国学生课外阅读丛书:勇敢的心 本书特色 20世纪现当代优秀外国作品占半数以上,弥补了我国语文“”推荐读物中现当人优秀文学作品仅是“凤毛麟角”的缺憾。针对我国少...
增评唐宋八家文读本 内容简介 《唐宋八家文读本》成书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有作者自序及凡例十则,阐述选文宗旨与选本体例,并对八家之文做出总体评断。选文共...
《历史为什么:虫小绿漫画中国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以卡通形象“虫小绿”为主角的漫画中国史。在我们印象中,历史总是宏大叙事,无
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 内容简介 由刘群编著的《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是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基地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共两辑...
关于时间的研究最近有了眉目,我发现,时间在大部分情况下只呈现两种局面:一、白昼;二、黑夜。时间大致上没有超出这两种范畴。
雲南古墓、沙漠鬼城、鏡水湖底……繞了一大圈,陳玉又回到原點。此樁牽涉多人、隱藏至深的天大迷局,只能由陳玉親自解開。然而,
《警犬汉克历险记(套装共14册)》讲述:这份棘手的工作总得有人来做对于牧场治安长官汉克而言,胆识、荣誉、危险和牺牲构成了每天
丁玲年谱长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一、本年谱主要依据丁玲的作品、书信、日记,陈明的日记.书信、笔记,以及丁玲身边工作人员的日记、笔记编成,同时参考了一些历史档案...
批评的解剖 内容简介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但是在西方,真正把文学批评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自身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的,应当说是从《批评的解剖》开始。本书以...
中国陶瓷美学 目录 引言 探索陶瓷的独特审美意蕴**章 中国陶瓷与中华文明**节 陶瓷概说第二节 陶瓷与中华文明第二章 中国陶瓷审美的发生**节 陶瓷源起第二节...
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 内容简介 本书的要旨是构建一套以“诗言情”为理论基础,以诗歌形式和诗歌意象为核心内容,能够有效地指导诗歌批评和诗歌创作的诗学理论体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