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分为两部分,**部分是笛卡尔对怀疑、人类的精神、上帝的存在、真理和错误、物质性东西以及灵魂和肉体的区别等六个问题的沉思。第二部分是笛卡尔自己收集起来的反驳和他对这些反驳的答辩,字里行间展示了笛卡尔哲学的有趣之处。这些反驳之音和笛卡尔本人的答辩实际上是欧洲近代首次公开的、直接的哲学论战。它们对于了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笛卡尔对六大问题的哲学沉思,理性主义哲学经典之作。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 沉思录》:昨天的沉思给我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困难,以至于我今后再也不能把它们忘掉。可是我却看不出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它们;我就好像一下子掉进非常深的漩涡里似的,惊慌失措得既不能让脚在水底站稳,也不能游上来让自己浮在水面。虽然如此,我将努力沿着我昨天已经走上的道路继续前进。再次检验同一个策略,躲开我能够想象出有一点点可疑的什么东西,就好像我知道它是绝对错误的一样。我还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我碰到什么可靠的东西,或者,至少直到我确实知道在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时为止。为了移动地球,阿基米德要寻找一个固定的支点。同样的,如果我有幸找到一件确切无疑的小事物,那么我就可以心怀更大的希望了。因此我假定凡是我看见的东西都是假的。我相信,虚假记忆所代表的东西从来都没有存在过。我认为我没有感官,物体、形状、广延、运动和地点都是不真实的。除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外,也许再也没有别的了。可是我怎么知道除了我刚才断定为不可靠的那些东西外,没有我们不能丝毫怀疑的什么别的东西呢?难道就没有上帝,或者什么别的力量,把这些想法放在我心里吗?当我自己也许就能够产生这些想法时?我为什么要这样想?那么至少我,难道我不是什么东西吗?可是我已经否认了我有感官和身体。尽管如此,我犹豫了,因为从这方面会得出什么结论来呢?难道我就是非依靠身体和感官不可,没有它们就不能生存吗?可是我曾说服我自己相信世界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天,没有地,没有精神,也没有物体;难道连我也不存在吗?然而,我确实存在,如果我曾说服我自己相信什么东西。可是有一个我不知道是什么的非常强大、狡猾的骗子,他总是用尽一切伎俩来骗我。因此,如果他骗我,那么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而且他想怎么骗我就怎么骗我,只要我想到我是一个什么东西,他就总不会使我成为什么都不是。所以。在对每件事很好地加以思考后,*后必须作出这样的结论?br/>而且必须把它当成确定无疑的,即有我,我存在这个命题,每次当我说出它来,或者在心里想到它的时候,这个命题必然是真的。可是我还不大清楚,这个确实存在的我到底是什么,所以今后我必须小心,不要冒冒失失地把别的什么东西当成我,同时也不要在我认为比我以前所有的一切认识都更可靠、更明显的这个认识上弄错了。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所以在我有上述这些想法之前,先要重新考虑我从前认为我是什么;并且要把凡是可以被我刚才讲的那些理由所削弱的东西,全部从我的旧见解中铲除出去,让剩下来的东西恰好是完全确定和不可动摇的。那么我以前认为我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我是一个人。可是人是什么呢?我想说是一个有理性的动物吗?当然不;因为在这以后,下面的问题就会随之产生:什么是动物,什么是有理性的?这样一来我就将要从仅仅一个问题上不知不觉地陷入两个更困难的问题中去了,而我没有太多的闲暇浪费在像这样的一些细节上。可是,无论什么时候我思考我是什么,我都会思考从前在我心里自然生发出来的那些思想,我过去常常首先想到的是我有脸、手、胳臂,以及肢体组合成的这么一架整套机器,就像从一具尸体上看到的那样,这架机器,我曾称之为身体。我还曾想到我吃饭、走路、感觉、思维,并且我把我所有这些行动都归到灵魂上去;但是我还没有细想这个灵魂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把它想成未知的东西,它是那么微妙,好像一阵风,一股火焰,或者一股气,这个东西钻进我身体可以看见的部分里。至于物体,我决不怀疑它;我曾以为我把它的性质认识得非常清楚了,并且如果我试着描述我是如何构思它的,我就会这样解释它:物体,我是指一切能为某种形状所限定的东西;它能限制在某个地方,能充满一个空间,在那里,其他任何物体都被排挤出去;它能由触觉、视觉、听觉、味觉,或者嗅觉而被感觉到;它能以若干方式被移动,不过不是靠它自己移动,而是被接触它的东西所推动。因为我认为靠自己移动,无论如何都不属于物体的本性,像本身有自动、感觉和思维等能力的这样一些优越性,事实上,看到像这样一些功能出现在某些物体之中,我倒是非常奇怪的。……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天书浅引-《易经》明白解读 本书特色 我们被《易经》的语言文字所迷惑,而实际上,《易经》具有特殊的传播形式。《易》之各卦各爻所呈现的,其实就好比一幅幅的画:有的...
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 本书特色 针对中国美学历史演进的不同分期,进行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索,拓展中国美学历史研究的范围与思路,全面认识中国美...
宗教与美国社会(当代传教运动.第6辑) 内容简介 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宗教复兴造成了包括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在内的各种宗教传教运动从全球处境、运动...
《约翰福音》是“摩根解经丛卷”系列之一。皮尔逊博士曾说过,我们现有的四福音的顺序,乃是遵照旧约希伯来安营的顺序。马太乃是
周易南怀瑾徐芹庭-注译 本书特色 《周易今注今释》全书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本册由国学大家南怀...
孟子史次耘-注译 本书特色 全书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孟子今注今译》由著名学者史次耘注译。孟...
本书收入了北宋哲学家邵雍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中的《观物内篇》、《观物外篇》,以及一些散篇著作
无名集-石衍丰宗教研究论稿 内容简介 《无名集:石衍丰宗教研究论稿》是关于宗教学、道教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内容包括《浅析宗教和迷信的关系》《社会...
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宗教学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20世纪美国著名的基督哲学家之一阿尔文·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思想。全书正文分为五个部分:一、导论部分,...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目前科学哲学的一个非常新颖、非常前沿的领域。**,本书对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做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弄清了认知...
详解易经.系辞传 本书特色 《系辞传》为《易经》的《易传》之一,分上下传各十二章,共四千多字,文辞优美,意境高深,自古即为研《易》者所尊崇。全传阐扬《易经》基本...
佛学研究十八篇(共二册) 内容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今文经学,并从受佛学,...
天象论 宇宙论 本书特色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天象论 宇宙论》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记述他观察气象、地质、天文的经过,以及他对这些现象...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本书特色 我们总是看到心外的财富,没有发现心中无穷尽的财富,总放着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聪明的人儿!何不用心将自己的慈悲,忍耐、智慧偷到...
论暴力 内容简介 乔治·索雷尔出生于19世纪中叶,作为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开始写作地比较晚,*先关注那些界定模糊的科学主题,后来转而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对马克...
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引用他的著作来替经济政策辩护的论著很多。然而,探讨他所构思的社会经济理论背后的...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一)-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原始宗教信仰,儒释道以及后来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
《圣经正典》记录了基督教如何撰写和收集圣经的过程,阐述了圣经正典是如何在历史上形成成的。为此作者在历史框架之中展开分析,其
论柏拉图 本书特色 此处对柏拉图思想中五分法结构所作的阐释并不企图揭示某种秘密的原理,如克莱默(Hans Joachim Krǎmer)和盖泽(Konrad G...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每一行都渗透着作者的苦苦求索。卢梭从各个角度逻辑清晰地阐释了为什么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人类的堕落史。他认为,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