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是南怀瑾先生介绍中国禅宗早期人物和历史的一本小书,主体是一则则公案,读起来轻松愉快。南先生著作此书,依据的是《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常见禅宗史书,而多有阐述发明。特别是不局限于文字字面,专注参悟、擒拿前人书中未曾写出的虚空留白,随时会起疑情,处处都是话头,为大家示范了何谓“好学深思”,应该如何读书。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早期禅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甚便初学者阅读。
达摩禅的一系,自梁、隋而至初唐之际,经一百五十余年,都以秘密授受的方式,递相传法。到了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手里,才逐渐公开阐扬,崭露头角。上文曾经讲到三祖僧璨大师其人其事的疑案,已足为反对禅宗或持怀疑论者所借口,故《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及《佛祖历代通载》等的记述,有关五祖弘忍大师的来历与悟缘,都语焉不详,有意避开其他记载中关于五祖生前身后的传说,免滋后世学者的疑窦。事实上,无论佛教的宗旨和佛学的原理,乃至禅宗求证之目的,它的整个体系*基本和*高的要求,都建立在解脱“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基础上。唐、宋以后的禅宗宗徒们,大部分都直接以“了生死”为着眼点,便是针对解脱“三世因果”而发。庄子所谓“死生亦大矣”的问题,也正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哲学、科学等探讨生命问题的重点所在。何况佛法中的禅宗,尤其重视此事,大可不必“曲学阿世”,讳莫如深略而不谈。《五灯会元》与《指月录》等禅宗史书却赫然具录此事的资料,以补《宋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的失漏之处,颇堪提供重视真参实悟的参禅者玩索深思。破头山上的栽松老道当四祖道信在湖北荆州黄梅破头山建立禅宗门庭时,一位多年在山上种植松树的老道人,有一天来对四祖说:“禅示的道法,可以说给我听吗?”道信大师说:“你太老了,即使听了悟了道,也只能自了而已,哪里能够担当大事以弘扬教化呢?如果你能够转身再来,我还可以等你。”老道人听四祖这样说,便扬长自去了。他独自走到江边,看见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少女,便向她作个揖说:“我能够在你这里暂时寄住吗?”那个女子说:“我有父兄在家,不能自己妄作主张。你可以到我家去求他们收留你。”老道人便说:“只要你答应了,我便敢到你家里去。”那个女子点点头,同意他去求宿。于是老道人就托着拐杖走了。这位在江边洗衣服的女子,是当地周家的幼女。从此以后,就无缘无故地怀孕了。因此,她的父母非常厌恶她,便把她赶出门去,流落在外,她诉冤无门,有苦难言,每天为别人作纺织,佣工度日,夜里便随便睡在驿馆的廊檐下。到了时间,生了一个男孩。她认为无夫而孕,极其不祥,就把他抛在浊水港里。到了第二天,这个男婴又随流上行,面色体肤更加鲜明可爱。她非常惊奇地又抱他回来,把他抚养长大。到了幼童的时期,便跟着母亲到处去乞食为生。地方上的人,都叫他“无姓儿”。后来碰到一位有道的人说:“可惜这个孩子缺少了七种相,所以不及释迦牟尼。”到了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以后,道信大师从江西吉州回到蕲春,定居在破头山。有一天,大师到黄梅县去,路上碰到了他。大师看他的“骨相奇秀,异乎常童”。便问他说:“你姓什么?”他回说:“姓即有,不是常姓。”大师说:“是何姓?”他说:“是佛性。”大师说:“你没有姓吗?”他说:“性空故无。”大师心中默然,已经知道便是前约的再来人,确是一个足以传法的根器。便和侍从的人们找到他的家里,乞化出家。他“父母以宿缘故,殊无难色,遂舍为弟子”。道信大师便为他取名叫弘忍。这一段五祖出身来历的公案,综合《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的资料,备如上述。原文可查上列各书中有关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的两段记载,不再重录。但《宋高僧传》和其他的记载,便略去这些奇异事迹而不谈。宋《高僧传》云:释弘忍,姓周氏,家寓淮左浔阳,一云黄梅人也。王父暨考,皆不干名利,贲于丘园。其母始娠移月,而光照庭室,终夕若昼。其生也灼烁如初,异香袭人,举家欣骇。迨能言,辞气与邻儿弗类。既成童卯,绝其游弄,厥父偏爱,因令诵书。无记应阻其宿薰,真心早萌其成现,一旦,出门徙倚闲,如有所待。时东山信禅师邂逅至焉,问之曰:“何姓名乎?”对问朗畅,区别有归,理逐言分,声随响答。信熟视之,叹曰:“此非凡童也。”具体占之,止阙七大人之相,不及佛矣。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胜任荷寄。乃遣人随其归舍,具告所亲,喻之出家,父母欣然,乃曰:禅师佛法大龙,光被遐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騃那堪击训。若垂虚受,固无留吝。时年七岁也。至双峰习乎僧业,不逭艰辛,夜则敛容而坐,恬澹自居,洎受形具,戒检精厉。信每以顿渐之旨,日省月试之,忍闻言察理,触事忘情,哑正受尘,渴方饮水,恬如也。信知其可教,悉以其道授之,复命建浮图功毕,密付法衣以为质。要将知龅雪山之肥腻,构作醍醐。餐海底之金刚,栖倾巨树。掖纳之侣,麇至蝉联。商人不人于化城,贫女大开于宝藏。人其趣者,号东山法欤!以高宗上元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告灭。报龄七十有四。平凡的神奇充满了初唐以前的禅门人类文化,无论如何的昌明发达,但对于生命的神奇,一般人始终无法知其究竟。而且在下意识中多多少少总想保留*后的神秘,以自我陶醉或自我幻想。古今中外一例,岂独宗教中人方以神奇相尚而已。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耶稣、穆罕默德等教主的诞生,以及一般历史上英雄的出生,都附有许多奇异的传说,以陪衬其伟大和非凡。是真实?是幻觉?暂时不作论断。禅宗的大师们,在初唐之前,大半都是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我所谓隋唐以前中国禅宗的大师志公和尚,他便是一个从鹰巢中捡得的孤儿。中国维摩禅的大师傅翕,也是一位富有传奇性身世的人物。他如达摩禅的三祖僧璨,毕生来历是一大疑案。五祖弘忍则平凡中更充满了神奇。如果照某些学者的偏激观念来说,大圣人们多半都是“私生子”,则又未免言之过诡。但弘忍大师的出生,记传事实大多都承认他是无父而生的孤儿,因此照一般常理来说,就很可能被人指为“私生子”了。当然喽!如果引用现代科学人工受孕的理论,倒可作一番漂亮的解释,但是距离事实太远,大可不必强作此说。同时,有关这一类的“生死问题”是佛法的重心所在,自有一套较为完整、精确的理论根据,一时难以说明。关于生命的延续,牵涉到前生后世的问题,无论在中国文化、埃及文化、大西洋文化(包括希腊文化)中,都自古存在。但从中国文化来说,秦、汉以前,对于生死问题,虽然早已有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解说,认为人死之后,便可化为鬼魅或神祗,但并元“转生再世”的确论。自东汉以后,佛教传人中国,“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之说,才与中国固有的游魂之变等鬼神思想合流。自魏、晋以后,“转身再世”的观念,就一直普植人心,而且广泛地为佛道两家所引用,永为生命延续的牢固观念。例如净土宗的“迁识往生极乐世界”,禅宗的“了生脱死”等思想,都由此而建立其基础和究竟的目的。唐以后“三生再世”的观念,和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等,以及“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神鬼神帝”的思想,也便由于佛法的生命延续的观念作基础,确立了中华民族但求正义的至善至真,而“不畏生死”的大无畏精神的牢固基础了。如果根据《宋高僧传》的文字记载,堂堂一代宗师的四祖道信,路上碰到一个七岁小孩,简简单单地问答了几句双关妙语以后,便轻轻易易地交付了传统衣钵,未免太过草率,等同儿戏。禅宗的授受果真如此,何以“其重若彼,而其轻若此”!如果旁求记传,对于四祖道信大师的“默识其为非凡童”等语意,便有所了解了。总之,关于生命的轮回转世之说,在佛教和正统禅宗的立场而言,那是根本的要点所在。信者自信,非者自非,此须真正智慧的抉择。到目前为止,“灵魂”学说未得实证以前,实在难以强人所难去肯定相信。现在世界各国“神秘学”虽然发达,同时也普遍强调“灵魂”与“轮回”之说的可信性,但是毕竟还没有拿出现代科学的证据,不能使这一代倾心科学的崇拜者相信。隋唐以后盛传的三生再世之说与五祖弘忍大师“转身再世”之说相辉映,而经常见之于中国人生思想与文学之意境的,便是唐人传说中的“三生因缘”,记叙李源和圆泽大师的一段故事。如云:“唐僧圆泽(有作圆观),与李源善。约游峨嵋,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贞瓮而汲。泽曰:此妇孕三年,迟吾为子。今已见难逃,三日顾临,一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当相见。及暮,泽亡。而妇乳三日,往果一笑。李后如期至杭州葛洪井畔,见一童牵牛踏歌而来。其词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L【j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欲与之语,牵牛冉冉而逝,李嗟叹而返。”(事见于《甘泽谣》)……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历代基督教经典思想文库) 本书特色 康德的宗教观反映了一位哲学家在科学至上、理性至上的启蒙时代的处境中的宗教体验。他意识到现实中的宗教和教...
1472-1509-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 本书特色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2卷)》共介绍了包括卢梭、席勒、柏格森、德日进、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马塞尔、海...
尼采到底说了什么 内容简介 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谈论*多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之一。流言蜚语在他的身后绵延不绝,涉及他的性生活,他的政治立场...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作品精选)》是“冯友兰作品精选”之一,该丛书以蔡仲德先生编纂的《三松堂全集》为底本,收录了冯友兰先生大部分...
周易与庄子研究 本书特色 前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由于历史环境的激荡,中西文化之碰撞,使传统的学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
《灿烂佛宫》是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之一,内容包括:敦煌的历史与文化、丝路重镇——敦煌、佛教的传播与石窟的营建、盛世敦煌、由极
顺势操盘论 目录 总前言**章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周期走势人生活在认识规律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什么制约着这条周期曲线奇妙的周期率第二章 复杂与混沌从魏蜀...
德国政治哲学-法的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克里斯·桑希尔的《德国政治哲学:法的形而上学》是**本较为全面地论述德国政治哲学史的英文著作。该书对德国政治理论做了广泛而...
本書主要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宗炳以及王微的生平與交遊狀況之梳理,以考察這三位畫論家與其同時代人物在思想上相互切磋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三卷:近代哲学的兴起: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本书特色 倾注英国哲学史泰斗一生学术研究之经验撰写而成的著作...
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有生活智慧的人懂得,幸福和快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可强求,亦不必刻意制造或逃避。智者发现:天灾与人祸都是痛苦的原因,但却不是烦恼的根由。于是他...
《意向(第2版)》试图详细表明,我们关于何谓意向的那种普通的、广为接受的描绘产生的难以克服的问题必须予以抛弃;同时明确,意向
劝勉录 本书特色 ★ 和《沉思录》、《忏悔录》齐名的著作,流传近两千年。首次出中文版!★ 联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不朽作品,“沙漠教父”们的智慧之源。★ 劝勉大众超...
智慧与命运 本书特色 在梅特林克看来,凭借某些美的晨魂的力量其他的灵魂才得以存活。梅特林克,无疑就拥有这样一颗美的灵魂。梅特林克认为世界是由可见的事物与不可见的...
论语研究史 本书特色 《论语研究史》由戴维所著,吾友戴君,名维,南方之大学者,长年隐居著书,人多不识。余初亦不识,后受聘于湖南大学,寓居碧虚之山,戴君与挚友梓根...
星运大师-放下 快乐之道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畅销的励志经典;冯骥才、阎崇年、于丹、李焯芬、张德芬等联袂推荐!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历时四年写就,句句有味,...
逻辑哲学论 本书特色 《逻辑哲学论》是1921年*早发表在德文期刊《自然哲学年鉴》上面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一个英译本。逻辑哲学论 内容简介 ...
沉思录-(II) 本书特色 我感谢老师拉斯蒂克斯,他使我熟悉了爱比克泰德的经典语录和言论。——〔古罗马〕马可奥勒留(皇帝,《沉思录》作者)我不知道除了马可奥勒留...
自组织生命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生命的哲学的学术专著,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提示生命的定义和本质,寻找非生物进化、生物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统一性,提出全新的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