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奥威尔的书信集。这些书信, 提供了诸多不加修饰的细节, 还原奥威尔的感情世界和心路历程, 有的是写给出版商和经纪人的, 有的是写给报刊编辑的, 有的是写给亲属的, 有的是写给朋友的。从这些信中, 你可以了解到奥威尔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了解到其作品的创作和出版情况
通过阅读这些痛快淋漓、简洁明快、真挚坦诚的书信,你可以对这个有着敏锐洞察力的知识分子有深刻的认识。本书展现了诸多不加修饰的细节,为他的各种观点的起源、发展提供了耐人寻味的注释,还原了他的感情世界、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让你窥见这位伟大的作家的写作动机里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拥有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我一直也这样梦想着。
奥威尔首先是先知,其次才是圣徒。
——止庵
奥威尔是我们这一代人中仅有的几位重要的作家之一。
——Desmond MacCarthy
他能够在目睹糟境况的同时为美好的东西而战。
——Granville Hicks
我过了很多年才明白我们都是不完美的生物,而他比我遇到的任何人都要完美。
——Jacintha Buddicom
乔治·奥威尔 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尊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沟通的奥秘:专业沟通力成就卓越自我》内容简介:本书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涉及的重要的沟通技术加以总结、概括,旨在帮助读者提
快照集 为了一种新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三卷本的续编,《快照集》(1954-1962)是短篇小说集,《为了一种新小说》(1955-196...
南都 本书特色从六朝古都到民国政要、近代文人,《南都》以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为载体展开了历史深处的故事。南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贾梦玮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
梅花鹿:普里希文散文集 内容简介 只有对大自然的描写来说,普里希文的观察和体验也要比前人细致得多。作者以画家的锐利眼光,特别注意光线的作用,如:“在这些朝向大海...
书人闲话 目录 不忍重读的文字(代序)/0K先生**辑:闲话书人钱理群印象记/崇拜摩罗启功在扬州/顾村言女人·猫·陈子善/雪呆子与张五常教授在一起/雪呆子走出与...
十二个月的日本,吃吃喝喝玩玩 本书特色 东京郊外多摩山区有一片农田,“日本的摩西奶奶”望月圣子就住在这里。春天,积雪初融,她一锄一锄唤醒沉睡的泥土,撒下蔬菜种子...
作品目录诗歌在古老的房屋在老城赫拉钦宫城十一月的日子当我进了大学尽管如此卡耶坦·退尔民谣我怀念我们一起坐着我希望,人们为
七角楼-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七角楼(全译本)》是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紧接《红字》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作者本...
王阳明散文选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容包括:答毛宪副书、答佟太守求雨书、答人问神仙书、平山书院记、君子亭记、远俗亭记、梁仲用默斋说、约斋说、示弟立志说、书黄梦...
李亚凡,国家一级注册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现专事文学创作。1999年发表处女作《哭墙前的沉思》,2002、2006年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乐美——...
《正午7:我们的生活》内容简介:《正午》第七期,发掘“名人”不被知晓的另一面,寻找乡野间被忽视的角落,捕捉时代中执拗的低音。
Lucid,entertainingandfullofinsight,HowToReadAPoemisdesignedtobanishtheintimidati...
胭脂记 本书特色 “一抹胭脂,双颊生辉。”胭脂,是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在这部《胭脂记》中,孟晖写了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胭脂,与之相关的制作配方、历史文化典故...
女监档案 内容简介 监狱中的这个特殊人群,已经被贴了特殊的标签,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与常人不一样了。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常人的生活,就需要一个再社会...
朗读者-II-(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II》同名图书,共分三辑。全书共收录62位朗读者的珍贵访谈,71篇古今中外经典文本。...
●路内全新力作 ,《追随三部曲》的“ 前传”故事●四十个闹事少年,停留在1990年代的女孩们●是的,我还在写着那个倒霉的化工技校,没有名字只有绰号的小青年,“风...
乐府诗集-图文版 本书特色 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一部成书*早、收录我国古代乐府歌辞*为完备的诗歌总集。全书共一百卷,收录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以及...
朱自清文集 内容简介 这本文集收入朱自清九个专集中的重要文章。**部分《踪迹》五篇中,《匆匆》是一篇散文诗。朱自清1922年4月13日写给友人俞平伯的信中,他问...
《逐梦下邳》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具有深厚生活积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古下邳的民间,采访了数百名普通百姓,深切感受到
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 本书特色 原《华盛顿邮报》记者、畅销书作家皮特·厄雷从埃姆斯本人、中情局官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以及前克格勃将军等人那里获得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