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明经编著的《1937--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为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先驱孙明经先生1937年北上拍摄华北各地景物以及生活实况的记录,文字部分共25信,附历史照片二百余幅,其中多数为首次公开的孙明经所拍摄的照片,反应了"七七"事变前后中国的百姓、军人、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与心态--人民的生活看似如常,但时时处处准备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本书以纪录片般的文字和图片,呈现了当时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一部反映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国内状况的珍贵图像史料。
本书作者以电影、拍照片、记文字三种方式记录了于七七事迹爆发前夕从南京出发到全面抗战爆发后近一个月返回南京的旅。这些影像记录了七七事变前后长城内外广袤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1937 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国立北平图书馆是国内有名的大图书馆,建筑费百余万元,完全采宫殿式样,地点恰恰依着北海,真是个读书的佳境。馆中藏书达五十万册,内中珍藏的《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等尤为名贵,为了这《四库全书》,承编目主任友人吴光清君介绍,我于昨日下午到了该馆,开始拍摄。(吴君现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工作——原编者识) 《四库全书》的藏书库在全屋的*下层,平时绝不开放,仅得有特殊许可者可以人内阅览。《四库全书》原有七部,其中六部或多散佚或已不全,惟该馆所存的一部仍全部完好。计经五四八二卷,史九四七六卷,子九。五五卷,集一二二六二卷,共三六二七五卷,分装六一四四函。上半年因中日关系紧张,该馆善本书曾有一部分运往上海保存,现在平市方面中日空气似颇平静,故日来已有大批存沪善本运回,堆置于过道中,尚未开箱。当局的乐观使我无法不乐观,但如忽然转为悲观,善本书的未来命运不堪设想。*让我暗自伤心的是这些可爱的图书馆客,他们骑着自行车早早地跑来,争着去找他们*爱看的书,有男有女,安静地挤满每一个阅览室,高兴地读着看着,但是有一天他们会找不到他们心爱的书,有一天将不能安静地读他们心爱的书;这也许是过虑,但我怕这日子不远。走出了北平图书馆的大门,我还是这样想着。滦州影是中国艺术中一件惊人的伟绩。昨日经裴校长介绍,找了一位善于表演的李君,假华语学校礼堂内演出了好几出影戏。幕前幕后的种种都摄成电影,这位李脱尘君原是北平汇文中学毕业,他的父亲以演影戏著名,他也袭父技,办了一个庆民升影戏社,请他表演的多半是大饭店、公使馆,以及其他高贵的外宾。关于滦州影的起源,像《谈薮》载: “汉武帝李夫人亡,帝思之,齐人少翁夜设帐张灯烛,帝坐帷中望之,仿佛先夫人。”这便是滦州影的胚胎。到唐宋时代渐形发达,但都是在陕西一带,至明末,流于滦州,技术愈形精巧,便成了现在的滦州影,到现在已是三百多年,比现代电影的发明早多了。滦州影事实上是一种傀儡戏,也可以说是活动影戏。它的原理有一半是和现代电影相同的。重要的部分有三件:**是一面薄纸糊成的幕,用木架支持着,约有六尺宽,四尺高,正相当一块家庭电影的银幕。第二是光源,早先通用的是油灯,现在既有了电灯,于是滦州影亦采用电灯作为光源:五个电灯作一排,挂在幕后一尺多远的地方,这灯光把幕完全照明,在幕与光源之间如果有人物的剪影,在幕前即能现出。这用驴皮制的剪影,可说是第三个重要部分。剪影的内容视戏的情节而异,大概可以分作两类,一是背景,如亭台楼阁;一是人物。背景和人物都是用顶细致白净的驴皮雕镂而成,绘上鲜艳的色彩,并涂上透明的油漆,人物的头可以取下换用,以便临时配成各种的角色。每个人物有三根小棍操纵着,两根操纵着手,一根操纵着身体。人物的一切活动都在这三根小棒的操纵下,活跃地演出,行动、打仗、鞠躬,都能毕肖;连喜怒哀乐的态度都能表现出来。一个人物的动作,由一个手去操纵,两个人物由两手操纵,三个四个就需用两人同时操纵,如果许多人物同时出场,往往有一部分不动,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动的人物上,所以并不显出场面有甚么呆板。操纵傀儡的演戏人能在幕的反面演出有情有节恰到好处的戏目,同时还要随时唱伴对白,配演口技,另外几个乐师,打鼓的打鼓,拉胡琴的拉胡琴,也随着剧情用音乐增强剧情的现实力量,影子又是那么色彩鲜艳,简直是有声有色,了不起的艺术。年前有一位美国小姐,特地花了三个月的工夫,跟李君学了好几套戏,带了不少皮人回美国献技。(这位小姐原编者于二十九年在纽约会过一次,那是她正在美国各地表演。)还有一位德国学者来北平考察滦州影之后,回去写了一本专书,详细地介绍滦州影。下星期,六国饭店要举行一次滦州影表演,入场券是三元一张。北平一般社会里,滦州影已失却了地位,但在外人奇异的眼光下,却成了可以大书特书大看特看的艺术。在电影史上滦州影也常占着一篇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利用投射成影的原理,可惜中国人没有把它改进成现代的电影,而在外国却由幻灯惊盘等玩意儿很快地发展成世界的大企业。……
孙明经(1911年-1992年),中国教育家。中国电影教育先驱,中国电视事业的拓荒者。1937年,主持开拍大型系列电影《中华景象》。后独立拍摄纪录影片、科教片共62部。早期中国各地教育机构流通的科教影片一半以上出此。所拍纪录影片至今多为珍贵的传世之作。1952年后又和同仁及学生一起作为业务主干创办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参与了国家电影、广播、电视、摄影高等教育的十几门课程的创建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电影、电视、广播、摄影的大学教师和高级人才。
朱大渭学术经典文集-中国现代史学家学术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朱大渭学术经典文集》由朱大渭著,内容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
国史纲目 本书特色 以中国人的传统理念来深刻分析梳理中国历史; 揭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发展一以贯之的发展之大道; 著名学者秋...
唐代“三包”考辨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部分为四章:**章为“三包”生平述考,分别对包融、包何和包佶的生卒年、籍贯、仕宦经历等进行考证,并就各自生平中几个显要疑点进...
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 本书特色 《慈禧私生活回忆录》一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慈禧太后私生活的一部人物类回忆录。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
简介:在本书中,利奥·施特劳斯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两部著作《君主论》、《李维史论》精细入微的考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
人文青岛-上下-第二季 本书特色 贠瑞虎主编的《人文青岛》(第二季)延续“**季”的编辑方式,内容分为人物、风情、往事、建筑四辑。“人物”这一辑,记者采访了闻一...
文明的海洋史观 本书特色 《文明的海洋史观》由川胜平太著,本书的中心 论题是:近代始于亚洲的海洋。准确地说,作 为对于来自海洋亚洲冲击的反应,在日本和...
明史讲义 本书特色 《明史讲义》:凡中国所谓正史,必作史者得当时君主所特许行世。……在清代修成《明史》时,有国已将及百年,开馆亦逾六十载,承平日久,经历三世。着...
《蜀鉴》校注 内容简介 南宋郭允蹈的《蜀鉴》是一部西南地区的通史著作。它记载了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在宋代以前的历史发展变化,史料价值极高。在历史编纂学上,《蜀鉴》熔...
《人工智能:驯服赛维坦》内容简介: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如同每一次飞跃性的技术革新都带来了整个社会层面的颠覆性变化,人工
《图说工厂现场管理(实战升级版)》内容简介: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板块设置、实景图片进行了适当的改动和更新,系统
丝绸之路新史 本书特色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但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在人们对它的想象中,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在尘土飞扬的...
《新餐饮时代:做五有餐厅》内容简介:每一个倒闭的餐厅平均寿命只有508天,各项成本越来越高的餐饮行业应该如何创新? 为什么供应
中国小通史(第三册).两晋南北朝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小通史》正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读本。我想,即使不是青少年,文史爱好者也不妨读一读本丛书。比起洋洋几...
明朝大悲咒-熊召政历史文学选集 本书特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著名作家熊召政读史随笔解读明朝的皇帝与大臣、君子与小人读不尽的历史,写不尽的悲剧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巫师与先知》内容简介:当2050年到来时,地球预计将会有超过一百亿人口。这意味著将有一百亿张嘴需要吃饱,一百亿所可以居住的地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本书特色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
《梦、时间与短视频》内容简介:短视频赛道已经日趋白热化,流量思维已经不管用了,只有美好的作品,能够不惧平台变化,快速吸引人
《启蒙与祛魅:启蒙时代书信体小说中声音的伦理变迁》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启蒙时代欧洲书信体小说的主体话语与精神内涵,通过梳理
《坐天下很累:中国式权力的九种滋味》是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的最新力作,历时五年,继《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后,再创通俗历史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