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说什么

作者:南怀瑾 著述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03-01

评分:4.8分

ISBN:9787309116137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金刚经说什么 内容简介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金刚经说什么 本书特色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四〇四)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经中主要论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论。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做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做总结,以阐发自己的研究心得。《金刚经》中的疑难之处,于中剖析得淋漓尽致。

金刚经说什么金刚经说什么前言

南怀瑾教授在台的数十年教化岁月中,曾经多次讲解《金刚经》。因时代不同,对象不同,讲解的方式和重点也各次不同。现在的这一本书,是一九八〇年的讲记。当时十方书院甫自成立,《金刚经》这一门课程,是为书院的学员及研究生而开,其他院校哲学系的同学,以及许多老修行们,常随众等,亦闻风而来,听讲者共约一百余人。每逢上课时间,复青大厦的十二楼,挤得水泄不通。由于这次的听众,对佛学都有相当基础,对《金刚经》尤不陌生,故此,怀师的讲法深入骨髓,可说是叹未曾有!真正是:为上乘者说,为*上乘者说!一九七八年怀师讲了“如何修证佛法”,两年后再讲《金刚经》。因机缘特殊,对经中的疑问及似解难解之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读后虽不悟,亦得其门矣!感谢永会师及圆观师先行录音记录,再由刘雨虹女士整理并加标小题;宏忍师及李素美小姐等多人帮忙校对,在此一并致谢。由于《金刚经》的超越哲学及宗教的特性,怀师定了一个平凡的书名“金刚经说什么”。师曰平凡,即非平凡,是名平凡。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编辑室再版说明这本书在初版时,有些急就章,以致版面、字体等,多处都不尽理想,虽计划重新校编,却未料七年后始克如愿。在这七年中,这本书得到读者们的巨大共鸣,不但在台港畅销,更在大陆畅销,由此可见《金刚经》千余年来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经文中有一句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句话通达儒家以及任何学派的修养教化。类此的还很多,所以说《金刚经》是超越宗教的,也是*上乘的。又因《金刚经》的经文难懂,而南老师的讲解出神入化,浅显易明,所以受到读者们的欢迎。有读者曾对经文提出异议,《金刚经》的译文版本有好几种,大同小异,这本书所采用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本书再版过程中,李淑君细心校正,使书中微末细节处,更加清晰明了,功不可没。其他帮忙的人也很多,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刘雨虹记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台北

金刚经说什么 目录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实相般若
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
无坚不摧
鸠摩罗什和武则天
**品 法会因由分
佛这样说
那个时候
舍卫国的讲堂
千二百五十人
世间与大干世界
吃饭穿衣
乞士生活威仪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善现须菩提
如来菩萨
六祖和《金刚经》
善护念
寻愁觅恨
金刚眼和发心
无权威无主宰
此心如何住
止住的持名念佛
百千三昧的定境
三步曲
如何住和无所住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一切众生
谭子《化书》
有色无色的众生
有想无想的众生
红福 清福
罗汉的涅架
佛的涅柴
四相和我的观念
三轮体空布施
快乐痛苦皆无住
转化十二类生
说三十二品偈颂
**品偈颂
第二品偈颂
第三品偈颂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等和次等
无所住
不住色
不住声香味
内触妙乐的菩萨
雁过长空
功德和福德
东方佛西方佛
阿育王的沙子
周利盘陀伽的扫帚
第四品偈颂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非相和空
法报化体相用
莲花生
身相的执著
第五品偈颂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文喜和文殊
烧佛像的和尚
五百年后
善行功德智慧
净信和无所住
真非真
何处是岸
第六品偈颂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得什么说什么
程度的差别
人世出世平等
圣贤之别
第七品偈颂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一切佛与《金刚经》
佛法非佛法
第八品偈颂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见思惑
谁不嗔谁不痴慢疑
话说再来人
不来行吗
三界的天人
解结去惑
初果的罗汉
迦叶起舞毕陵慢心
二果三果作什么
罗汉的前途
世上的**名
第九品偈颂
小偷与越狱的人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心空及第归
庄严佛土在哪里
打火机
因师而瞎的眼
第十品偈颂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不可数的福
受持四句偈
资粮
第十一品偈颂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放《金刚经》的地方
《金刚经》放在何处
第十二品偈颂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再说大智慧
黄山谷与晦堂
黄山谷与黄龙死心悟新
微尘外色尘 内色尘
你我的三十二相
夹山大师
夹山见船子
大的功德
第十三品偈颂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解悟喜极而泣
信心清净
希有的功德
谁是五百年后希有人
为什么我不是我
如何见佛
难得的人
什么是忍辱
忍辱的榜样
达摩与苏格拉底
忍辱的功夫
无所住的心
如何布施
佛怎么说话
无实亦无虚
无量无边的功德
第十四品偈颂
第十五 品持经功德分
*难的布施
老人的救生圈
信心不逆的福报
如来说给谁
你喜欢小法吗
第十五品偈颂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被轻贱的前因后果
诚敬努力的人
不可思议的果报
第十六品偈颂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发什么愿
然灯佛所得什么
然灯佛为什么授记
一切都是佛法
什么都没有的菩萨
无我的菩萨
第十七品偈颂
第十八 品一体同观分
眼者心之机
天眼是什么
慧眼法眼佛眼
无量数的宇宙世界
无数量的心
你的心
永远得不到的心
第十八品偈颂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福德不可得
无人希罕的福
第十九品偈颂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大丈夫相
世上的肉身菩萨
第二十品偈颂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什么都没说
迦叶笑了
须菩提与佛对答
顽石点头为什么
众生与佛
第二十一品偈颂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一指禅
第二十二品偈颂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修一切善法
南山高北山低
第二十三品偈颂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修资粮
受持读诵
真教化的功德
第二十四品偈颂
第二十五 品化无所化分
有教无类
自己的解脱
无我以后
第二十五品偈颂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见佛与观佛
声色与邪道
转轮圣王
十地菩萨与转轮圣王
悬崖撒手
第二十六品偈颂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三界六道之外
断灭见
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七品偈颂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爱布施的菩萨
一切法无我
定与忍”
张拙的故事
有求就有住吗
第二十八品偈颂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无来亦无去
如来的境界
第二十九品偈颂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碎为微尘之后
什么是合相
第八识和种性
心念如暴流
真空如何生妙有
第三十品偈颂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见不是见
知即无明本
如是知见
我们自己的法相
我要过去你过来
第三十一品偈颂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应化非真
内圣外王菩提心
学佛的懒人
离经的四句偈
梦幻中如如不动
第三十二品偈颂
总结论
后记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金刚经说什么 节选

第十六品 能敬业障分
诚敬努力的人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释迦牟尼佛报告自己的经过,回忆过去无量无数时劫,曾跟随那由他诸佛修持。那由他是无量数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次开悟时的老师是然灯佛;中国后来有一本小说封神榜中,就有一个然灯古佛。佛在然灯佛那个时候,发心学佛,可是他中间经过的善知识、名师,共有八百四千万亿那么多的佛,每一个佛前面他都去学,而且供养过。什么叫供养呢?像孝顺父母一样的孝顺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事供养。他说他都供养承事,他曾经都替他们做过事,做过弟子;他只要碰见一位善知识,自己绝对不敢放逸,没有空过的。换句话说,总要学一点回来的。他讲的这几句话,就是说自己的求学精神,勤劳而精进,谦虚而向学。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他说,其实当时啊!没有一个人给他讲过般若金刚经的道理。现在释迦牟尼佛本人,说出来这个道理,说假使有一个人,在后来末法的时代,能够抓住这部经的要点,受持读诵,他所得的功德,比我当年供养几千万亿佛的功德还要大;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所比不上,乃至算盘、电脑,算都算不出来功德有多大。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拿著这本经在研究,所有的成果,所得的功德,比释迦牟尼佛过去所有的功德还要来得大!他是这样鼓励我们。
不可思议的果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他告诉须菩提说,未来世上,有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所得功德之大,他说啊!我都不敢讲出来,我怕讲出来以后,有人听了会狂乱发疯,甚至于对佛法都不相信了;觉得牛吹得那么大,没有这回事。所以佛说,不敢说,说了有人会不相信的,会怀疑的,会发疯的。
佛是真的没有说啊!但是他补充了一句,这个金刚经的经义不可思议。你不要以为金刚经文字看懂了,就以为懂了金刚经,它一层一层道理多得很。“当知是经义”,义是道理,这个理不可思议,不是你的知识范围所能想像的。因此,这个经的果报,功德的果报,也不可思议。
第十六品偈颂
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但了无心当下休
“业识奔驰相续流”,在佛学上说,我们生命的延续,就是一个业识的作用,业识是佛经专有名辞。首先了解佛学上叫“业”,业不是罪,业是一股习惯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包括了善的,叫善业;恶的,叫恶业。就是佛经上讲的业报;像造业、作业这些名辞,都出于佛经。譬如我们有些小动作,有些人喜欢抓抓耳朵呀,或者抓抓头呀,这个习惯,没有什么意识,无意识自然做出这些动作,就是习惯的力量。
无意识又是什么呢?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在佛学上是第六意识背后的一面;譬如现在*流行的第六感呀,灵感呀,都属于第六意识的范围。超过了第六意识,有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的业识。我们活著自然有触觉的感受,这是业识。这个业识属于第六意识的*后面,是第七八识的范围;现在心理学就很难解释,还在研究中。
人生寿命的长短,身体的好坏,甚至于应该生那一种病,或者环境上应该有那一种遭遇,都是这个业识的作用。业识分析起来非常麻烦,但是,我们至少有一个了解,我们坐在这里活著的人,是身体在这里起作用,浑身每一个细胞都是由于业识作用而存在,而活著。所以上一品佛讲身布施,身布施很难,因为业识不容易布施的原故。
譬如我们在座许多青年学打坐,为什么心静不下来呢?因为你身体血液还在流,身上的感觉还是有,是业识静不下来;业识茫茫,静不下来。如果真拿智慧的力量,心理的作用,克服了这个业识茫茫,把身体的感觉放下来,当然大彻大悟;就算不大彻大悟,也可以小彻小悟吧!所以佛在前面讲的以恒河沙等身布施,那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身体的感觉布施不了,越打坐病还越多。有些人,静坐学佛,把那个业识的陈年老帐,通通翻出来了,这些非要还不可,把它还清了,了脱了以后,才能得解脱,才能够开悟。这个生命中,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年轻、中年、老年,业识的因果连续不断。学佛的经常有一句话,回头是岸,岸在那里啊?
“茫茫无岸可回头”,苦海茫茫,回头是岸,这一句话大家经常说,却没有去想岸在那里?岸就在回头那里,就是因为你回不了头。
所以我们大家做功夫,譬如打坐的人,两个眼睛开著也好,闭著也好,你总是注视在前面,没有办法回转来,所以,回头是岸,这句话已经告诉你岸在什么地方了。岸是什么呢?是广阔是空灵,到达了回头是岸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不要忘记金刚经的一句话:「此法无实无虚」。你说它空的也不对,说它有也不对,到这个境界你就找到了岸。假使不晓得回头本身就是岸,那就是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所以我们有一个感叹,我们众生,当然我自己也在内,都在茫茫苦海里头翻翻滚滚。要怎么样才真得解脱?怎么样才真得道呢?
“但了无心当下休”,当下无心,无心不是没有念头啊!说它是念头,把它压下去也是不对的。能记住金刚经上一句话,无所住心,此法无实无虚,大致上说来,对真正的修行,可以找到一点眉目了。希望大家在这里特别注意一下。*后的结论也就是金刚经上这一品的原文,“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果报到达什么不可思议?可以使你成佛,这是成佛的捷路。

金刚经说什么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