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1896—1989),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和社会话动家,中科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早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归国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曾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等职。同时在1933年到1949年间,主持了钱塘江大桥的筹备、兴建、炸毁、修复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回忆茅以升》是纪念茅以升的文集,文章内容均为当事人与亲人的回忆。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回忆茅以升》所据多为真实、客观的**手资料,融纪念于记实之中,见精神于业绩之内,涵感情于细节之微。所录回忆与怀念的47篇文章,大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业为纬,按“名人谈往”、“雪泥鸿爪”、“中华桥父”、“天下桃李”、“科技巨匠”、“舐犊情深”、“情系故土”等七个专题编排。选用的21帧照片,力图对茅老一生各主要阶段做形象的映示。我们还选编了反映茅老在桥梁工程、教育、科普、外事、文学、图算等各领域成就的有关文章、诗词、演说、手迹,各种形式兼顾,以助读者得窥茅老博大精深的道德文章之一斑;并编纂了茅老的年表和著作目录,以期为今后学习和研究茅以升提供一些系统、翔实的资料。
《回忆茅以升》:1933年8月,茅以升承接了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任务,后担任工程处处长。当时有关方面请茅以升和美国桥梁专家各设计一个方案。两相比较,茅以升的方案既好又省,很快得到了批准。但是,钱塘江江面辽阔,江潮浩荡,江底覆盖着厚达41米的流沙,要在江上建造大桥,谈何容易!一些外国工程师说:“他们没有建这种大桥的经验和本领!”“一定要失败的!”但这些冷嘲热讽丝毫没有动摇茅以升要为祖国建造大桥的决心。他深入施工现场,亲自实践,废寝忘食。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他创造性地采用了“射水法”,克服了在厚硬的流沙上难以打桩的困难;采用“沉箱法”,克服了水流湍急难以施工的困难;采用“浮运法”,利用江潮的涨落巧妙地在桥墩上架设了钢梁。在建桥过程中,他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在激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座现代化的大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显示了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新中国成立以后,茅以升又参加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工作。他作为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为建好大桥倾注了心血。茅以升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30多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致力于桥梁史的研究,主编的《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荣获中华图书荣誉奖;他曾对科学技术中的一些宏观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写下了数十篇论文。近年来,他又积极倡导发展继续教育,并自告奋勇兼任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院长,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茅以升同志虽然是中外闻名的科技专家,但却非常重视科普工作。他认为“科学属于人民”,“科普是一座通向四化的桥梁”。为此,他不遗余力地从事科普活动,写下了大量的科普著作。他曾撰写了《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科普书籍和数百篇科普文章。他写的《桥话》受到毛主席的称赞,《没有不能造的桥》一文荣获1981年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他经常到群众和青少年中去做科普演讲,深受欢迎。他不仅为祖国江河架桥,而且在科技与人民之间架设了一座知识的桥梁。茅以升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曾先后担任过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教授,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教授,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等职,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科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教学上注重启发,反对灌输,做过很多革新探索。例如,他曾主张不但老师考学生而且学生也要考老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水平的高低打分,不仅对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有益处,而且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这的确是个崭新的教学上的革命。”茅以升同志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为此写过许多文章加以论述。他曾把钱塘江大桥工地当作一所桥梁工程技术学校,让有关大中专学校分批派学生来参加建桥工作,并结合实际给他们讲课。在我国解放以后参加兴建大型桥梁工程的许多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曾受到过茅以升钱塘江“桥梁学校”的陶冶。茅以升同志在科技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荣誉。新中国成立前他曾经被选为中国工程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在国际上,他被选为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会员,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会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他是**位获得这一称号的中国人)。为表彰他对科技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工程师学会曾授予他荣誉奖章,美国康奈尔大学曾授予他“斐蒂士”研究奖章,美国卡利基一梅隆大学曾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
人民邮电出版社小学生趣味阅读训练(下)/阅读理解四步提分法 本书特色 勤奋好学的阿文在语文考试时,阅读题总是不能得满分;而话痨阿梦更是把阅读题答得一塌糊涂,试卷...
童书里的教育学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家长、教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阅读。☆ 卓越教师、民主妈妈徐莉亲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秘诀。 ☆ 14个故事,抚慰你的...
传媒资本市场和资本运营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传媒资本市场和资本运营的专著,作者通过对中外传媒资本市场和传媒企业资本运营的研究分析,对传媒资本市场以及传媒企业...
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2语法解说篇 本书特色 新考试,新图书。大量模拟练习,祝你n1考试闯通关日本语能力考试新书重磅出击,n1语法备考不用愁:50套题目,题型完全模...
大卫・科特莱尔是一位蜚声国际的领导学顾问,教育家及职业演说家-他与《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以及《一分钟经理人》的作者肯・布兰佳同为美国演讲家协会的...
萧公权(1897年-1981年),生于江西南安(今大余县),萧叔玉之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历任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四川、光华、...
如何营构高效课堂: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本书特色 如何破解高校课堂冷清、听课乏人的瓶颈,使受教者乐听并学有所得?张荣编著的《如何营构高效课堂——应用写作课程...
语言文字学论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文章有有关语言与文化、汉字识字教学的,是研究语言且同时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必然或应该关注的;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文章是前些年“被动...
2007中国年度小学生优秀作文 本书特色 这是一篇由日记扩充而成的获奖佳作。小作者平时就是一个喜欢读书、善于观察、爱写日记的孩子,所以他的作文才会写得有声有色,...
作品目录引言第一章 群表示论的基本概念 §1 同态映射 §2 群的线性表示的定义和例 §3 群的线性表示的结构 3.1 子表示
乐活汉字 本书特色 王汀的新书《乐活汉字》,相信在汉字设计教材中具有唯一性,唯一以自然、生物、人造物来解读汉字设计,来引发对汉字设计的思考。在美学上这叫“移情”...
赖世雄中级美语-上 本书特色 内容由浅入深,趣味实用。适合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士,达到旅游、求学、社交通行无阻的英语水平。涉及题材广泛,阅读与对话珠联璧合。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整合集训随堂检测天天练-朔枫林新课堂-进阶版 内容简介 本书芝麻开门和二点就通栏目,就是针对课文要点和难点,由名师来进行解析和点拨,教你...
原创经典作品 谁是真英雄 本书特色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英文版) 本书特色 1.“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短篇小说代表作精选集2. 12篇短篇小说完整收录,便携小开本方便...
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品之一。彼时的作者身在香港,生活极度窘迫和迷茫,而这部《呼兰河传》即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以期唤回情感上的希冀和...
《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作者薛涌,世界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全球化的进程中。留学从过去少数人的特权,开始变得日益大众化。中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重要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西厢记.增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语文必读丛书”之一。《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言情传奇小说。作为剧本,它与《牡丹亭》、《长生...
中小生受益一生的微型小说-(第二季.珍藏版) 本书特色 感动源于生活中的每一次花开草枯,日落月出。而微型小说就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