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人物, 展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 从侧面烘托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该书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本书是翰墨风流: 王羲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出身于史学世家,以修史为己任,他不关心自己的贫富荣辱,一生不置私产,只为梳理历史的脉络,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被后世尊称为“史圣”,是当之无愧的。要了解中国的书法艺术,不能不知道王羲之,而要了解王羲之的艺术成就,知其何以为“圣”,就必须了解他所生活的魏晋时代以及魏晋士人的风度。《翰墨风流(王羲之)/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书圣”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在东晋时代,琅琊王氏是一面显赫的旗帜,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几乎成了贵族的代称。两位宰相王导和谢安曾同住乌衣巷,后人便有了这千古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章名门望族
琅琊王氏…………………………………………………………………002
王与马共天下……………………………………………………………005
名士风度…………………………………………………………………007
王羲之降生………………………………………………………………011
临池学书…………………………………………………………………015
一生爱鹅…………………………………………………………………018
王羲之对选婿之事毫不在意的态度,给那位门生留下深刻印象。门生回到太尉府,立即向郗鉴大人如实汇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郗鉴慧眼识才,当即拍手赞道:“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任性率真,胸襟豁达,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中意的女婿。”
第二章东床快婿
在王导和庾亮的权力争斗中,王羲之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敌对双方,无论是王导还是庾亮,都对王羲之赞赏有加。王羲之不但得到过王导的举荐,就连庾亮临死前也为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王羲之身处两大敌对家族的夹缝中,尽量化解仇恨和矛盾,同时避免家族内耗,以保存家族整体实力。
第三章东晋风云
太尉郗鉴…………………………………………………………………022
坦腹东床…………………………………………………………………026
珠联璧合…………………………………………………………………030
王敦之乱…………………………………………………………………034
迟仕的秘书郎……………………………………………………………042
徘徊在两大阵营之间……………………………………………………044
谢安不仅是东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学多才,气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冠。风流学养特为士人所矜重,谢安在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优秀的素质。谢安诗作传世的有十来首。他曾写《简文帝谥议》,文理兼美,为朝廷所采纳。桓温阅后,递给在座其他人看,并说:“这是安石碎金。”他闲居时,常与子侄们论文作诗,成了当时文坛佳话。
第四章王羲之与谢安
苏峻、祖约叛乱…………………………………………………………049
政坛知音庾亮……………………………………………………………059
殷浩北伐失败……………………………………………………………061
潇洒风流…………………………………………………………………072
兰亭雅集…………………………………………………………………075
东山歌伎…………………………………………………………………078
风流学养…………………………………………………………………082
王羲之在会稽任内史期间,针对朝廷当时所存在的弊端,发表了一系列的政治见解,向朝廷和某些当权者提出了许多从宏观到微观、从大政方针到具体实施方案的正确建议。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辞辛劳,不避风险,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实事,为稳定时局作出了很大贡献,政绩斐然。
第五章开明的地方官
山阴某村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多只好鹅。王羲之得知后,特意清早乘小船前往。王羲之看到那群鹅之后非常喜欢,请求道士把鹅卖给他,谁料百般劝说道士都不肯卖鹅。道士称自己求道,一直有个心愿,想要请人抄写经书,但是苦于找不到擅书之人。如果王羲之能屈尊为他抄写经书,完成心愿,就把那一群鹅送给他。王羲之一听满口答应。
第六章林泉高致
禁酒节粮…………………………………………………………………090
复开漕运…………………………………………………………………092
开仓赈灾…………………………………………………………………094
死对头王蓝田……………………………………………………………098
愤而辞官…………………………………………………………………101
归隐剡东…………………………………………………………………104
天伦之乐…………………………………………………………………106
信奉五斗米道……………………………………………………………110
书圣轶事…………………………………………………………………114
参悟佛道…………………………………………………………………117
药酒养生…………………………………………………………………120
寄情山水…………………………………………………………………125
营建田园…………………………………………………………………128
终老金庭…………………………………………………………………130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皆是一母所生。王羲之的夫人也是一个书法家,知书识礼。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曾记述其事迹。在王羲之和夫人的影响、教导下,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俱是能文善书,才名远播。王献之的书法更是出神入化,与其父王羲之齐名,世称“二王”,进一步提高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七章卓越王献之
第八章彪炳书坛
七子俱贤…………………………………………………………………134
天纵英才…………………………………………………………………142
孤傲狂放…………………………………………………………………145
书风妍美…………………………………………………………………148
名重一时…………………………………………………………………151
书坛盟主…………………………………………………………………154
流风余韵…………………………………………………………………158
王羲之书法的尤其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众家之长,精研体势,一改汉魏以来质朴古拙的书风,认为“书乃吾自书”,完成了妍美、俊健的新体之变,从而达到了“古今莫二”“备成一家”的高度。
去除隶意…………………………………………………………………164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除此之外,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目标。他还在扬弃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
第九章王羲之的书论
王羲之《自论书》………………………………………………………198
卫夫人《笔阵图》………………………………………………………199
探索楷书笔法……………………………………………………………166
中侧并用,形态多样……………………………………………………169
鼠须笔和蚕茧纸…………………………………………………………171
“二王”书法的影响……………………………………………………175
羲、献各有拥趸…………………………………………………………177
“二王”书法的流失……………………………………………………179
唐太宗与《兰亭序》……………………………………………………181
武则天与《万岁通天帖》………………………………………………184
宋太宗与《淳化秘阁法帖》……………………………………………186
乾隆帝与《三希堂法帖》………………………………………………189
碑学与帖学………………………………………………………………190
“兰亭论辩”……………………………………………………………193
007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202
王羲之《笔势论》………………………………………………………205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20
王羲之年谱………………………………………………………………234
参考文献…………………………………………………………………246
后?记……………………………………………………………………247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我们见到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与今天的楷书在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王羲之为楷书的嬗变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习的目标。他还在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右军书法万代所宗”,千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范本,争相临摹、仿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说王羲之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书法在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被视为正宗的中国传统艺术加以学习与传播。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早在中唐时代就传入日本。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无疑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楷模,他把自己从大自然中体悟到的人生真谛与老庄玄学所孕育出的“情驰神纵,超逸悠游”的人生理想融入书法艺术品中,在点画之间抒写着书法家那种崇尚忘我、飘逸空灵的情怀。简而言之,他把东晋士大夫那种风神潇洒的人格追求与书法创作的娴熟技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反映出他的人格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书法技艺的高超,而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与人格力量已融为一体。……
姜正成,江苏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有过非凡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科技、公安及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 “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副会长、北京526图书联盟副会长,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只有屈指可数的商业著作能够历经数十年的考验而成为经典,毫无疑问,《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就是这样一本伟大的著作。管理大师
我的一个世纪-[增订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百年传奇: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内容简介:雄心勃勃的城市青年为何远遁海岛,宁可与世无争度过此生? 男人为了不被指责地甩掉未婚妻,在爱的
古典与浪漫:梁实秋的女性世界 内容简介 记述一代文人的爱情故事,留下两性世界的人生思考。这套丛书所描述的文学家的爱情故事,种种放浪形骸、乐不思蜀、红豆相思、缠绵...
浙江中医药名家之路 内容简介 1.本书选录了浙江省内大部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和著名药学专家,部分专家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未能联系上,或因身体不佳暂时不...
聂荣臻元帅画传 内容简介 《聂荣臻元帅画传》精选350余幅聂荣臻元帅不同时代的图片、手迹、资料,分十章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展现了聂荣臻元帅光辉的一生。全书主题...
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被认为参加“反革命集团”而入狱,四年多才被释放,于是有了一段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三十年后,他
唱片中的音乐家系列:唱片中的罗西尼 内容简介 一套与众不同的书*近面市,这就是《唱片中的音乐家丛书》。丛书全部彩色精印。同时它也是国内**套以CD+书形式出版的...
天生一对 本书特色 用一根主线将这些不同的人或物身上所附载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讲述了他们或它们是如何陌路相逢,如何一起行动或相互对峙,对彼此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天...
奥黛丽·赫本在家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奥黛丽·赫本的小儿子卢卡·多蒂执笔写就的赫本回忆录与家庭食谱。一天卢卡在家中偶然发现了母亲的食谱,上面还留有她的笔记。随着...
文人陈独秀 本书特色 陈独秀,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
名人传 本书特色 《名人传(全译本)》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智慧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
追寻普鲁斯特 本书特色 《追寻普鲁斯特(莫洛亚文学传记)》是莫洛亚众多传记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不但是讲述普鲁斯特一声经历的传记,更是深入探讨与评析《寻找失去的时间...
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 内容简介 西方现代学术考察马克思主义之后,发现人的异化问题是马克思予以严重关注的问题。这是本书的学理背景。事实上,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提...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传 本书特色 这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传记。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才女”之称。她出生于...
《Go语言底层原理剖析》内容简介:Go语言是一门年轻、简捷,但是强大、高效、充满潜力的服务器语言。本书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大量
宋任穷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本纪念文集的主要内容,按三部分编排。**部分“回忆与怀念”,收录缅怀、纪念宋任穷同志的文章(包括生前采访宋任穷同志的文章)50余篇,分...
乾隆传:清高宗 内容简介 《清高宗乾隆传(精)》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乾隆能文善武,风流倜傥,他登上帝位后,凭借着年少的锐气和卓越的才能,改革了经济和政治制度...
赵匡胤:乱世枭雄开启文治盛世 本书特色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憋屈”的王朝:辽、夏、金、元时刻威胁着宋朝的安危,甚至连大宋皇帝都被金人掳去,宋朝只能...
明朝大佬戚继光 本书特色 ●一个只做实事的能干人史学名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赞叹道:“在可能的范围里,戚继光已经做到至矣尽矣!” 戚继光的为人处世,决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