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走过的百年是怎样的时代,我们又将走向怎样的未来?与正视近一个世纪的苦难一样,戈迪默也审视着那些所谓的胜利。戈迪默引用希尼、拉什迪、塞若特和尼赫鲁的警句,将全书的主题一一呈现。广角镜式的全景扫描,一个个永载史册、激动人心的瞬间,展示出戈迪默对南非及世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见证,以及对全人类20世纪重大事件的独特评说。关于生活、文学和历史中固有的种种矛盾,在对这一百年的深刻回顾与总结中,戈迪默为南非及世界撰写了一部分量十足的“百年回忆录”,一部新旧世纪之交的“世界人文启示录”。
在这本散文集中,纳丁·戈迪默不仅仅是作家,更是与纳尔逊·曼德拉携手共进的社会活动家,是参与非洲自由斗争的公众人物,是与萨尔曼·拉什迪、君特·格拉斯、大江健三郎等始终关注社会的文明守望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堪称一部攸关全球历史与走向的20世纪知识分子群体的自传。
戈迪默的作品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以来,受到各界的高度好评。2014年7月戈迪默逝世后,也在国内引发了其作品的阅读以及学术界研讨的热潮。《在希望与历史之间》与已出版的长篇小说《偶遇者》同属于漓江社的“纳丁·戈迪默作品系列”,该系列所收作品均为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
本书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散文集,包括文学评论、杂文随笔、
演讲及通信等,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以一位伟大作家的胸怀、智慧和妙笔,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南非社会与种族隔离斗争的艰辛历史,探索了文学的多重意义与价值。
很少有作家能像戈迪默这样孜孜不倦地观察自己所生活的社会。这是一本不凡之作,每一篇都表明戈迪默不仅是优秀的作家,而且是了不起的文学批评家和社会观察家。本书所收入的戈迪默关于德语作家君特·格拉斯、约瑟夫·罗特等人的评论尤为精彩,展现了世界一流作家在解读文学时无与伦比的敏锐与深广。
媒体推荐
当今的**流作家中,很少人能够像纳丁·戈迪默那样,如此全心全意、如此精力充沛、勇敢无畏地完成一位有良知和具备非凡才智的作家可以承担的繁重的伦理任务。
——(美)桑塔格
戈迪默担当了南非命运目击者的角色……她自定的任务是把真实世界的证据摆在南非
白人的面前,粉碎他们的谎言。……她既忠实于某种先验的使命,又忠实于人民和历史,她试图将这二者统一起来。
——(南非)库切
毫无疑问,戈迪默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伟大作家……孕育她的政治时代、场所和信念,从未削弱她多样的艺术才能,她的党性也没有减损她作为艺术家的超脱;伟大的作家可以持有政治信念,他们可以持有信仰且保持创造力。对于怀抱理想的下个世纪的作家,这点非常重要。
——《独立报》
纳丁·戈迪默一直是个非常出色的作家,兼具文学技巧和社会意识;但这次的作品又超越以往。
——《纽约时报书评》
城市法令就是这样维持的。人们没有看见,是这些法令招致了暴力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极度轻视。既然法令规定我们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在国家的任何地方工作、生活,他们就蜂拥来到城市。但是城市并不是为他们建造的;没有这么多人的住房,他们在劳力市场上的涌现使失业人数猛增。他们露宿街头,饥饿使他们犯罪;饥饿同样也会让我们去犯罪,虽然我们吃饱时会为之叹息。这些历史的事实使得南非暴力的原因不同寻常。经济发展可能对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全部原因。
至于枪支问题,跟猫一样,枪支在南非属于家庭财产。当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两名学校男生——一名十一岁,另一名十三岁——枪杀了若干位同学和他们的老师。我在巴黎的时候,一名男生枪杀了他的同学。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够拿到枪支?他们哪里来的枪?美国儿童从他们的祖父家里就能拿到枪,法国孩子从父亲那儿就能拿到。枪就在那里,在家里,在平常的地方,很明显没有锁起来,就像它们理所当然地该在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刚看到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与闯入者相比,家中的枪致家人于死地的机会要高出四十三倍。
而现在你告诉我:一个日本男孩杀掉了同学,把他的头示众;一个男孩刺死了自己的老师;一位老人被两个女孩杀死;一位父亲被自己的儿子及其朋友杀死。
作者
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2014),南非国宝级作家,1991年因其“壮丽宏伟的史诗创作对人类的贡献”而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非作家。著有《我儿子的故事》《七月的人民》《无人伴随我》《偶遇者》等二十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戈迪默不仅是世界知名的作家,更是反种族隔离的社会活动家、非洲国民大会成员以及公众人物。
译者
汪小英,英语文学译者,译有《阿瑟·米勒手记》《甘地的武器》《上学真的有用吗》等。
活着听悼词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从瓜田先生近些年杂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九十多篇作品的结集。视角是广阔的,社会上形形色色各类人等都进入了作者的视野;思想是深刻的,批判剔...
远去的回响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发烧友们期待已久的书。作者,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从参与配音,导演的数百部译制片中精选了60部经典影视剧,以配音笔记的形式...
明末清初词风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其多年的读词之心得。书中以词风为突破点,对明清之际,即明末至清顺康时期重要的词人、流派及其时代词风、创作成就与影响诸方面进...
《天童禅寺史话》内容简介:浙江宁波天童禅寺,坐落在太白山麓,有如弥勒之肚脐眼,迄今已有1710多年。历代皇帝五赐寺名、十封国师
《AI赋能:AI重新定义产品经理》内容简介:随着AI在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应用,AI赋能的价值逐步体现出来。本书从AI的本质出发,介绍AI
浮世杂绘-小人物系列杂文 内容简介 我所描写的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表面上是孤立的“这一个”,但集中在一起,就有可能成为当代生活的全景画卷——当然,那不过是属于...
伊利亚随笔选(插图本) 本书特色 太阳,天空,微风,独自漫步,夏天的假日,田野的绿意。可口的鱼汤肉汁,社交往来,举杯共欢,烛光点点,炉边清谈,无伤大雅的虚名浮利...
《正南看北斗》内容简介:长居中国的外国汉学家描摹当代中国故事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作者、比利时重要汉学家、西夏学学者吕光
作者简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英艺术家、诗人、翻译家、家具和纺织设计师,也是活动家、革命者。他是复兴英国传统纺织艺术...
献芹集红楼梦赏析丛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周汝昌先生论红赏红的重要著作之一,收录《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懋斋诗钞〉中之曹雪芹》《曹雪芹...
孙昌武所著的《道教文学十讲》一书依据著者二〇〇九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道教文学》课程所用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共十讲,在探讨
《胡林的子女(精装插图本)》内容简介:胡林的子女的传奇,是J.R.R.托尔金教授创造的瑰丽世界——中洲里最重要的故事之一。与“贝
张炜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张炜文学回忆录》为“文学回忆录”系列的其中一种。《张炜文学回忆录》以自传形式,记录了著名作家张炜从少年到青年...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7》内容简介:“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
名家名译--浮士德(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一部不朽杰作,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写主人公浮士德的知识悲剧和爱情悲剧;第二部写他的政治悲剧...
2009-2010中国新诗年鉴 内容简介 《2009-2010中国新诗年鉴》为“30后”到“80后”等老中青诗人创作的诗歌以及有关诗歌评论、诗歌观点摘要文章。主...
流浪金三角 本书特色 国民党残军40年兴衰命运,邓贤深入金三角冒死记述。这是一支溃败的军队,他们逃入缅甸,沦为鸦片护商,三千哀兵战胜四倍于己的缅甸政府军。这是一...
巴别塔诗典:孤独者的秋天 本书特色 《孤独者的秋天》为特拉克尔诗歌集。包括诗集、梦中的塞巴斯蒂安、孤独者的秋天、死亡七唱、逝者之歌等八部分。其中《孤独者的秋天》...
清醒纪 本书特色 书中采用新颖的日历式的断章排列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阅读,同时,作品中还收入了丰富的、打着安妮个人印记的照片,无论是拖鞋、床单、白...
郑重,1970年生。1995年芝加哥艺术学校戏剧专毕业,主要中文剧作有《大明宫词》、《绿衣红娘》、《禧娃》、《挪威的中秋》等。王要,1968年生。1991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