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演义

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4-01-01

评分:5分

ISBN:7503923237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清史演义 内容简介

民国著名史学家、小说家蔡东藩,以“演义救国”旨,历时十年,创作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8年,全面记述了中国封建时期2166年的历史,以内容丰富、取材翔实名重一时,深受读者青睐。 这套书的编写体例综合了《三国演义》及毛宗岗的批注,有正文、有批注、有总批,只不过是蔡东藩自批自注。通过这些批注,或对有关的虚诞说法加以批驳,或对某些史料的运用注明出处和异同,或对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号乃至方言俚语加以通俗的解释,或对所写某些人物加以褒贬,以此达到帮助读者理解正文、弄清历史。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而出于稗史、轶闻者必有旁证,对史料“几经考证”,“务求确凿”。由于蔡东藩如此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反对虚构杜撰,因此,这套演义虽然通俗,但却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清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清史演义》凡一百回,举清王朝崛起东北,迄宣统退位出宫,近三百年史事。书中重大史实,皆有所本,演绎成章,大多可读、可信且可备,可谓创历史小说新体。

清史演义 本书特色

“蔡先生的这部书,从文学上看去,只能说是中平之作。但,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有土,有毫不起眼的砂石。它的非凡就在于它的丰富蕴藏。前面说过,它不是应遵命评论应运而生,而是应时而生。在整个封建制度崩溃、新时代还在阵痛时,他用毕生精力唱出了这部史诗史,可以听为挽歌,也可以看做新时代的催生符。从实效意义上看,它的生命力还在加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书排版繁体字的廿四史的,不能,就是简体字的古文版也不能。但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要绪。读蔡先生的书可以导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从这个意味上说,真的是厥功甚伟了。”

清史演义 目录

总序
**回溯往事慨谈身世述前朝细叙源流
第二回丧二祖誓师复仇合九部因骄致败
第三回祭天坛雄主告七恨战辽阳庸帅覆全军
第四回熊廷弼守辽树绩王化贞弃塞入关
第五回猛参政用炮击敌慈喇嘛偕使传书
第六回下朝鲜贝勒旋师守甯远抚军奏捷
第七回为敌作伥满主入边因间信谗明帝中计
第八回明守将献城卖友清太宗获玺称尊
第九回朝鲜主称臣乞降卢督师忠君殉节
第十回失辎重全军败溃迷美色大帅投诚
第十一回清太宗宾天传幼主多尔衮奉命略中原
第十二回失爱姬乞援外族追流贼忍死双亲
第十三回闯王西走合浦还珠清帝东来神京定鼎
第十四回抗清廷丹忱报国屠扬州碧血流芳
第十五回弃南都昏主被囚捍孤城遗臣死义
第十六回南下鏖兵明藩覆国西征奏凯清将蒙诬
第十七回立宗支粤西存残局殉偏疆岩下表双忠
第十八回创新仪太后联婚报宿怨中宫易位
第十九回李定国竭忠扈驾郑成功仗义兴师
第二十回日暮途穷寄身异域水流花谢撒手尘寰
第二十一回弑故主悍师徼功除大憝冲人定计
第二十二回蓄逆谋滇中生变撤藩镇朝右用兵
第二十三回驰伪檄四方响应失勇将三桂回军
第二十四回两亲王因败为功诸藩镇束手听命
第二十五回僭帝号遘疾伏冥诛集军威破城歼叛孽
第二十六回台湾岛战败降清室尼布楚订约屈俄臣
第二十七回三部内哄祸起萧墙数次亲征荡平朔漠
第二十八回争储位冢嗣被黜罹文网名士沉冤
第二十九回闻寇警发兵平藏卫苦苛政倡乱据台湾
第三十回畅春园圣祖宾天乾清宫世宗立嗣
第三十一回平青海驱除叛酋颁朱谕惨戮同胞
第三十二回兔死狗烹功臣骄戮鸿罹鱼网族姓株连
第三十三回畏虎将准部乞修和望龙髯苗疆留遗恨
第三十四回分八路进平苗穴祝千秋暗促华龄
第三十五回征金川两帅受严刑降蛮酋二公膺懋赏
第三十六回御驾南巡名园驻蹕王师西讨叛酋遭擒
第三十七回灭准部余孽就歼荡回疆贞妃殉节
第三十八回游江南中宫截发征缅甸大将丧躯
第三十九回傅经略暂平南服阿将军再定金川
第四十回平海岛一将含冤定外藩两邦慑服
第四十一回太和殿受禅承帝统白莲教倡乱酿兵灾
第四十二回误军机屡易统帅平妖妇独著芳名
第四十三回抚贼寨首领遭擒整朝纲权相伏法
第四十四回布德扬威连番下诏擒渠献馘逐载报功
第四十五回抚叛兵良将蒙冤剿海寇统帅奏捷
第四十六回两军门复仇慰英魄八卦教煽乱闹皇城
第四十七回闻警回銮下诏罪己护丧嗣统边报惊心
第四十八回愚庆祥败死回疆智杨芳诱擒首逆
第四十九回征浩罕王师再出剿叛傜钦使报功
第五十回饮鸩毒姑妇成疑案焚鸦片中外起兵端
第五十一回林制军慷慨视师琦中堂昏庸误国
第五十二回关提督粤中殉难奕将军城下乞盟
第五十三回效尸谏宰相轻生失重镇将帅殉节
第五十四回弈统帅因间致败陈军门中炮归仁
第五十五回江甯城万姓被兵静海寺三帅定约
第五十六回怡制军巧结台湾狱徐总督力捍广州城
第五十七回清文宗嗣统除奸洪秀全纠众发难
……

清史演义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 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