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作者:潘成刚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年:2016-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39174662

所属分类:儿童文学

书刊介绍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内容简介

明清小品与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菁华,它有文人志士的披肝沥胆,有英雄壮士的碧血丹心,它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具有特色的窗口,看到明、清两代人六百年间的社会状况、思想动态、感情流波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们活动的身影和生活图景。《清代小品集萃》收录了清代72位作家的168篇作品,与读者共享。每篇文章都是作家心性的体现,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读者人群是成人,阅读一定的国学名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单纯的古文对于学白话文长大的成人读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也是厌于接受的,但是古文是精华,所以在不抛弃原著的前提下,本系列书籍作了翻译和解读,使得读者开拓了知识面,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理解了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古色古香古韵足,精心精选经典集。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目录


题《塞上吟卷》钱谦益
尝拟作华棚傅山
老僧衣社疏附记傅山
与曹秋岳书傅山
训子侄傅山
与嵇匡侯书金圣叹
与家伯长文昌金圣叹
与任升之金圣叹
怪说黄宗羲
《海市赋》序黄宗羲
过云木冰记黄宗羲
李李渔
梧桐李渔
水仙李渔
芙蕖李渔
菜李渔
题徐青藤花卉手卷后周亮工
鱼鱿娇周亮工
相思鸟周亮工
与叶切庵书顾炎武
与三侄书顾炎武
与友人书顾炎武
复庵记顾炎武
李姬传侯方域
答田中丞书侯方域
壮悔堂记侯方域
四忆堂记侯方域
赠季弟序侯方域
赠江伶序侯方域
答黄九烟尤侗
自题墓石王夫之
又与我文侄王夫之
小港渡者周容
芋老人传周容
送杜审舒归里序施闰章
戴文进传毛先舒
核工记宋起凤
蔡邕论顾景星
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汪琬
鸭媒汪琬
大铁椎传魏禧
瓶庵小传魏禧
留侯论魏禧_
吾庐记魏禧
《南游集》序叶燮
《石坞山房图》记汤斌
《奇零草》序姜宸英
叶妪冢铭朱彝尊
《看竹图》记朱彝尊
寄谭十一兄左羽书朱彝尊
崇明老人记陆陇其
醉书斋记郑日奎
焦山题名记王士祯
登燕子矶记王士祯
书剑侠事王士祯
引经王士祯
夜游孤山记邵长蘅
地震蒲松龄
狼蒲松龄
山市蒲松龄
大鼠蒲松龄
金圣叹先生传廖燕
选古文小品序廖燕
《桃花扇》小识孔尚任
傍花村寻梅记孔尚任
醉乡记戴名世
鸟说戴名世
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
盲者说戴名世
辕马说方苞
白云先生传方苞
婢音哀辞方苞
陈驭虚墓志铭方苞
逆旅小子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
游虞山记沈德潜
戆子记谢济世
焦山读书复弟墨郑燮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郑燮
画竹郑燮
骡说刘大桅
胡孝子传刘大樾
无斋记刘大概
游万柳堂记刘大樾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
书明辽东经略熊公传后全祖望
黄生借书说袁枚
随园记袁枚
所好轩记袁枚
某公表里纪昀
泥古不化纪昀
无赖吕四纪昀
避暑山庄纪昀
书《书永清张乞人事》后赵佑
日读三百字阮葵生
弈喻钱大昕
镜喻钱大昕
游媚笔泉记姚鼐
《南园诗存》序姚鼐
《述庵文钞》序姚鼐
博山知县武君墓表姚鼐
登泰山记姚鼐
读孙子姚鼐
表微彭绍升
老僧辨奸沈起凤
帖嘲沈起凤
哀盐船文汪中
经旧苑吊马守真文汪中
出关与毕侍郎笺洪亮吉
柬奚铁生吴锡麒
简张心甫吴锡麒
徕宁果木记铁保
谢南冈小传恽敬
送恽子居序张惠言
崔景俑哀辞张惠言
丁晨晖六十寿诗序吴德旋
登扫叶楼记管同
宝山记游管同
抱膝轩记管同
答侯念勤书管同
饿乡记管同
知己说刘开
《后湘集》自叙姚莹
捕鼠说姚莹
致郑夫人函林则徐
训长儿汝舟林则徐
复郑夫人书林则徐
复长儿汝舟林则徐
训次儿聪彝林则徐
训三儿拱书林则徐
观渔梅曾亮
游小盘谷记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梅曾亮
病梅馆记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龚自珍
《海国图志》叙魏源
澳门花园魏源
君山月夜泛舟记吴敏树
石君砚铭吴敏树
说钓吴敏树
书《归震川文集》后曾国藩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曾国藩
病说龙启瑞
习惯说刘蓉
延师教子者俞樾
与杜小舫俞樾
北山独游记张裕钊
答刘生书张裕钊
游狼山记张裕钊
田水声李慈铭
猫娘传李慈铭
别弟文施补华
观巴黎油画记薛福成
杂记(一)薛福成
杂记(二)薛福成
湖心泛月记林纾
湖之鱼林纾
记超山梅花林纾
记九溪十八涧林纾
冷红生传林纾
答刘仲鲁书马其昶
哭庵传易顺鼎
题吴温叟清溪泛月图李详
甲寅五月二十三日家书章炳麟
书黄侃《梦谒母坟图记》后章炳麟
养心语录梁启超
跋周印昆所藏左文襄书牍梁启超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节选

《清代小品集萃》:在堂屋左侧收拾一间干净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使人清心淡泊。摆放了两张几案,一张放置笔墨,一张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塌,用来躺卧。再摆放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他们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起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茶和酒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悄悄看我,找到问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便答应了。妻子离去后,我就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我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没有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和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一人独坐,常读书至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一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熟睡在地上。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得久了,就非常生气地责骂起来,或者要回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的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却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由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中越来越多怪僻。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惊疑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的嗜好是诗文,不比沉溺于女色还好吗?于是我笑着回答说:“像你说的,原来沉湎于诗文也是很好的。但是作为李白妇、太常妻也十分不易啊。”于是我不再提戒掉对书的爱好,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作“醉书斋”。……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作者简介

潘成刚选编:男,1980年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人文系党总支书记,讲师职称,硕士学位。发表的主要论文:《多学科视野下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思考》《对高校学生信息工作的思考》等;主持的主要项目: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项课题《微大时代背景下学生舆论引导机制研究》和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学生舆论引导机制研究》等。参编教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和《阳光心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