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讲义》原是孟森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稿,*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时使用的教材,整理出版后,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一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本书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之明史*一书。特别是书中,书在传统方法上吸收近代史论研究方法的治史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的先河。并且孟森所勘定论断的明朝疑案,几乎成为后世史学家不可逾越的公论。
当年明月言必称孟森,不可逾越的明史书;明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讲义,领略当年北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备受包括鲁迅在内,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推崇的历史学家;孟森是解决历史疑案的高手,书中所讨论明代疑案,反复辩证,一唱三叹,犹如信步崖壁,教人为之汗出;待到为水落石出,千里浩然,击节叹赏,岂不快哉。
**章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凡中国所谓正史,必作史者得当时君主所特许行世。然古多由史家有志乎作,国家从而是认之;至唐,始有君主倡始,择人而任以修史之事,谓之敕撰。敕撰之史,不由一人主稿,杂众手而成之。唐时所成前代之史*多,有是认一家之言,亦有杂成众手之作;唐以后则修史之责皆国家任之,以众手杂成为通例。其有因前人已成之史,又经一家重作而精密突过原书者,惟欧阳修之《新五代》足当之,其余皆敕撰之书为定本,私家之力固不足网罗散失以成一代之史也。《明史》即敕修所成之史。在清代修成《明史》时,有国已将及百年,开馆亦逾六十载,承平日久,经历三世。着手之始,即网罗全国知名之士,多起之于遗逸之中,而官修之外,又未尝不兼重私家之专业,如是久久而后告成,亦可谓刻意求精矣。既成之后,当清世为史学者,又皆以尊重朝廷之故,专就《明史》中优点而表扬之,观《四库提要》所云,可以概见。然学者读书,必有实事求是之见,如赵翼之《廿二史札记》,世亦以为称颂《明史》之作,其实于《明史》疏漏之点亦已颇有指出,但可曲原者仍原之,若周延儒之入《奸臣传》,若《刘基》《廖永忠》等传两条中所举,《史》文自有抵牾之处,一一又求其所以解之,惟《乔允升》《刘之凤》二传,前后相隔止二卷,而传中文字相同百数十字,不能不谓为纂修诸臣未及参订。其实《明史》疏漏,并不止此;间有重复,反为小疵,根本之病,在隐没事实,不足传信。此固当时史臣所压于上意,无可如何,亦史学家所不敢指摘者。且史既隐没其事实矣,就史论史,亦无从发见其难于传信之处,故即敢于指摘,而无从起指摘之意,此尤见隐没事实之为修史大恶也。《明史》所以有须隐没之事实,即在清代与明本身之关系。清之发祥与明之开国约略同时,清以肇祖为追尊入太庙之始,今核明代《实录》,在成祖永乐间已见肇祖事迹,再参以《朝鲜实录》,在太祖时即有之。至清之本土所谓建州女真部族,其归附于明本在明太祖时。建州女真既附于明,即明一代二百数十年中,无时不与相接触。《明史》中不但不许见建州女真,并凡女真皆在所讳,于是女真之服而抚字,叛而征讨,累朝之恩威,诸臣之功过,所系于女真者,一切削除之。从前谈明、清间史事者,但知万历以后清太祖兵侵辽沈,始有冲突可言,亦相传谓清代官书所述征明等语必不正确,而《明史》既由清修,万历以后之辽东兵事叙述乃本之清代记载,求其不相抵触,必不能用明代真实史料,而不知女真之服属于明尚远在二百年之前。凡为史所隐没者,因今日讨论清史而发见《明史》之多所缺遗,非将明一代之本纪、列传及各志统加整理补充,不能遂为信史。而于明南都以后,史中又草草数语,不认明之系统,此又夫人而知其当加纠正,不待言矣。从古于易代之际,以后代修前代之史,于关系新朝之处,例不能无曲笔,然相涉之年代无多,所有文饰之语,后之读史者亦自可意会其故,从未有若明与清始终相涉,一隐没而遂及一代史之全部。凡明文武诸臣,曾为督抚镇巡等官者,皆削其在辽之事迹,或其人生平大见长之处在辽,则削其人不为传。甚有本《史》中一再言其人自有传,而卒无传者,在《史》亦为文字之失检,而其病根则在隐没而故使失实。此读《明史》者应负纠正之责尤为重要,甚于以往各史者也。……
孟森(1868-1937),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江苏武进人。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嗣留学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入郑孝胥广西兵备道幕府,参与发起预备立宪公会。1908年,出任《东方杂志》主编。1909年,当选江苏咨议局议员。1912年,被推为共和党干事。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员,又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1914年,国会解散,逐渐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1929年,就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讲授满州开国史。孟森是我国明清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治史在传统方法上吸收了近代史论研究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心史丛刊》《满洲开国史讲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明元清系通纪》等。
我国学术界对塔尔蒙的这部著作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见仁见智。就译者视野所及,许多言及这部著作的中国学者似乎都没有细
新史学 本书特色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新史学》是美国著名史学家詹姆斯·哈威·鲁滨孙的代表作,书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综合的多种因素的观点来分析历史,冲破以政治史研...
德意志皇帝史:卷二:皇权统治的兴盛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1.传记形式的德国史,填补德国史、中欧历史研究的空白;2.兰克学派的名著之一,史料丰富,考证翔实,...
帝王与佛教-(图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玄奥的佛光下,汉明帝佛梦依稀,梁武帝四次出家,武则天从佛门走来,成吉思汗以佛治心,朱元璋原本是和尚,顺治帝可曾隐身五台山...
《真高管团队》内容简介:战略转型、产品&服务升级……组织迭代、文化变革……模式创新、规模化扩张……企业在面临这些关键挑战的时
《股海方舟》内容简介:本书分九阴、九阳两卷,分别从技术和价值两个角度剖析股市。九阴卷主要探讨技术分析。从“常识”出发,通过
《看就业 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2019年版)》内容简介:在高考分数允许的范围内,有很多大学和专业可供考生选择,但分数提供的只是
《王阳明家训译注》内容简介:本书正编选录王阳明重要的家训十四篇。由于阳明一生并未写作专著性质的家训,因此本书所选家训,多来
女权主义简史-中文本 本书特色 《女权主义简史(中文本)》谁是*早的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思潮到底真正改变了多少女性的生活?这种思潮在当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何差...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增订本)》内容简介:《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是一本给了百万读者力量的书。所有的黯淡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大家讲史 本书特色 ☆陈旭麓先生对近代百年史的思辨。☆印制精美,适合馈赠、收藏。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大家讲史 内容简介 陈旭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
《习茶18课》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以教会读者认识茶叶,了解茶叶,并在生活中正确的对待茶叶,全书共分为18课,18课又被划分为大观
浩劫的抗争(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大土) 内容简介 《浩劫中的抗争: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以作者自己的见闻为主线,把所写的人和事贯穿在爱国统一战线的大范围之内...
中国的历史-第三卷:动乱的群像.走向世界帝国 本书特色 ?柏杨*为推崇的历史作家——“中国的历史*久,中国的历史书册*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懵懂!不是我们忘本...
苏共亡党二十年祭 本书特色 2001年,一本《苏共亡党十年祭》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十二年过去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人们对苏共亡党、苏...
《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内容简介:本成果以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史学研究基本理论,在借鉴医疗史、社会史研究
宋:西风凋碧树 本书特色 历史与文学的*佳结合,通过历代王朝的衰亡,理解政治兴替的潜规则。大宋朝灭亡了,对自身文化过分的自信和依赖使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血泪痛苦。...
历史与文化论丛-历史与文化论丛-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本書於民族歷史文化,從各方面加以敘述…庶使讀者於吾民族之已往歷史與其固有文化,易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内容简介:十几岁读纳兰,是惊才绝艳;二十几岁读纳兰,是捧心忍痛;三十几岁再读纳兰,似乎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