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是依据古徽州行政区划进行范围划分的。
展示呈同心圆状分布的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及云海、奇松、温泉、怪石“四绝”。
讲述齐云山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
了解徽州人“寄命于商”的起始原因及发展过程。
寻找散落的古徽州文化遗存——古牌坊、古塔、古桥、古祠堂、古村…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徽州地》一书以除江西婺源以外,包括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地的古徽州地域范围为叙写对象,向读者展示出这里以黄山山地和新安江为首的山脉、河流共同构成的“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以及黄山经历第四纪构造抬升和强烈流水下切所形成的独特的、壮观的“同心圆式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黄山山间“如仙境般的云海”“光怪陆离的奇石”“生机勃发的黄山松”与“冰川活动遗迹”等美景都会在书中有精彩的图片展示。与此同时,书中非常有针对性地围绕古徽州文化展开介绍:将这里*丰富又*具地方特色的史物——古牌坊、古祠堂、古塔、古桥、古村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并讲述它们背后深刻的历史含义及“天人和谐统一”等思想;将徽菜、徽学、徽画、徽医等文化精髓作出了高度概括,使读者感受到古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山与徽州:一段“剪不断”的情缘
近日,关于黄山市要不要恢复旧名“徽州”引起热议。网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恢复老地名。他们认为“徽州”一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回到原名是敬畏历史和文化。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反对者有自己的现实考虑。这场新旧名之争被赋予了文化认同的意义,正如那篇“肇事”文章的标题所说的: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黄山与徽州:一段“剪不断”的情缘
近日,关于黄山市要不要恢复旧名“徽州”引起热议。网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恢复老地名。他们认为“徽州”一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回到原名是敬畏历史和文化。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反对者有自己的现实考虑。这场新旧名之争被赋予了文化认同的意义,正如那篇“肇事”文章的标题所说的: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像“大选”一样,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两位“候选人”的实力。黄山市是皖南的一个地级市,当地可谓山的海洋,居于舞台中心的就是赋予该市现名的黄山。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此外,它还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头衔。再来看徽州,古徽州包括现在的黄山市及周边的婺源、绩溪、旌德。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起,直到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徽州”一名沿用了800 多年,中间只有短暂的中断。徽州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徽”字号的事物: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刻、徽式民居、徽学…即使“徽州”已更名“黄山”,其影响依旧挥之不去,不仅安徽省名中的“徽”字源于徽州,而且黄山市还保留了一个徽州区。
这样看来,“大选”的结果实在难以预测。改名一事背后的动机很复杂,我不想插嘴,我只是很好奇:黄山与徽州就如此势成水火吗?刚好手边有一册新出的《徽州地》,这是“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其中一册。展卷阅读,便可对当下的这场争论有了新的认知。全书的“剧情”很简单:徽州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集中在狭小的河谷、盆地。过去,这里的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百姓要仰赖邻省的谷物输入;然而,广袤的山林贡献了竹木、茶叶、桐油、干漆、药材、水果等产品,发源于山区的河流又构成便捷的交通网;于是,人们纷纷弃农从商,形成称雄明清商界的徽商;徽商成功后,反哺了生养他们的故乡,使古徽州人文蔚起。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在不少徽学著作中皆有类似的文字。但本书的好处是思路明晰,而且细节丰富。如书中提到的聚族而居、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尚气好胜、生活俭啬等现象,是大众熟知的,但作者把它们置于地理环境之中,并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进行分析,读来让人兴趣盎然。书中的插图也花了不少心思,那一座座山的图片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真切领悟到“山限壤隔”的含义。而那些牌坊、古塔的组图,则通过密集的展示传递出厚重的历史感,令人体会到“东南邹鲁”之意味。
阅读本书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它改变了一般人“徽州=徽商”的简单印象。当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游走在古徽州的村镇、牌坊、祠堂、书院、民居间时,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徽商的故乡,能孕育如此辉煌的文化。现代人有一种成见:商人只想滚雪球般扩大自己的生意,文化投资只是一种装点门面的功夫。古徽州的情形显然是“例外”,这构成除了上面那条主线外的一条暗线:这里不只是徽商的故里,还生活着大量的农业人口。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贾儒结合”“耕读传家”“十里之村,不废诵读”的社会。
现在,再来审视开头提到的市名之争。不管最终谁在逐鹿中胜出,我们都不要忘记黄山与徽州其实是一对“母子”,并且和充满着“人性”的人类母子关系一样:儿子的性格不一定像母亲,但谁都不可否认他带有母亲的基因;儿子虽然从娘胎出来,然而经过后天发展也会青出于蓝。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母亲与儿子不是竞争而是融洽的关系。他们被命运之线牵绊着,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宿世情缘。信息
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文若愚编著的《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是一本世界上读者*多的关于超自然现象和离奇事件、古老传说的神秘之书。多年来以...
大漠烟尘 内容简介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在情结。《中华历史通览》以通俗的语言,轻松的笔触,富有情感的描述,引...
素数之恋-黎曼和数学中最大的未解之谜 本书特色 在《素数之恋》中,及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交替出现,他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
DK万物透视图解百科 本书特色 《DK万物透视图解百科》,全书共有14章,涵盖了宇宙、史前地球、植物、动物、人体等。不同于字典简单的字义解释,除了详细的注释,还...
七彩的光学-快乐做实验 本书特色 《七彩的光学》这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光的世界。这里有阴影、反射、折射、透镜和色彩等基础知识。通过详细解说和步骤明确的实验告诉我们...
大自然的日历(博物图鉴版) 本书特色 ★引l自然文学阅读体验新方向 ★重新走进不再误读的传世经典 ★经典:润泽人生的世界自然文学大家的享誉之作 ★专业:基于全球...
《药堂杂文》内容简介:《药堂杂文》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三年于沦陷的北平所写文章二十八篇。不同于早期瓦屋纸窗下泡一杯
黄花鱼电池-有趣的科学法庭-物理法庭-6 本书特色 如何利用黄花鱼使电池亮起来呢?磁铁怎么会使艺术馆内陈列的油画消失了呢?永磁体和电磁体有什么区别?这些是...
第6次大灭绝-人类能挺过去吗 本书特色《第六次大灭绝——人类能挺过去吗?》用生动的笔触、科学的事实回答了两个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是第6次大灭绝会发生吗?地球此...
《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内容简介:本书以“早期中国”的视角,尝试描述和解释从文明起源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的历史,并将此段历
《谈山水画创作》内容简介:《谈山水画创作》该书精选了现当代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谈山水画创作的若干文章,讨论了山水画创作的笔墨
可怕的科学--神奇的互联网 本书特色 全球同步发行,少年科普金牌读本!荣获世界*著名科普图书大奖安万特奖!欧洲**少儿科普作家倾力打造!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
小牛顿科学馆19--电 磁悬浮列车 内容简介 《小牛顿科学馆》的编辑理念和特色:确信“科学传真,图文并解”是孩童吸收科学知识较有效的方式。参考先进国家同阶段科学...
爬爬世界-科学放大镜-内附.百变放大镜-惊喜翻翻页-知识抽拉卡 本书特色《科学放大镜》是一套能够带给孩子们神奇奥秘与互动乐趣的科普童书。它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多重...
发现与发明 本书特色 **部汽车是由谁发明的?抗生素是如何被科学家发现的?莫尔斯电码应该如何使用呢?让我们跟随精灵古怪的机器人陀金顿,去看看千年以来形形色色的伟...
百科知识翻翻书 探秘自然(精装彩绘) 本书特色 秉承着给中国孩子带来自己的科普博物馆的理念,时间岛图书研发中心,选取了亲切又神秘的地球、古埃及人的文化与生活、令...
博物志本辑新书5种(12初月上市):蕾切尔•卡森《万物皆奇迹》《海滨的生灵》《寂静的春天》约翰•缪尔《等鹿来》约翰•巴勒斯《飞
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第四辑 大自然的日历 本书特色 《大自然的日历》被认为是一部纯原生态的自然文学作品。全书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
海底天堂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国外海洋生物领域专家悉心编写★ 文字准确严谨,内容深入浅出,资料权威翔实★ 运用大量海洋动物照片及手绘插图...
《物理真好玩》内容简介:比萨斜塔实验是谎言?被高跟鞋踩到比被大象踩到还痛?用杠杆撬起地球需要多少年? 简单易懂的物理知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