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朝乾嘉之际一无名文人沈复的作品。全书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后两记早已亡佚,后来有人在苏州冷摊上发现其全本,然而后两记经考证却系后人伪作。虽然如此,其中仍不乏精彩的描画与体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闺房记乐》描写了作者与爱妻陈芸之间的缠绵缱绻,《闲情记趣》记载了作者生活中的爱好雅趣,《坎坷记愁》则描写了作者与陈芸悲凄曲折的人生经历,《浪游记快》描写了作者游赏名山大川的豪兴与雅意,《中山记历》描画了琉球的风土人情,《养生记道》记述了作者的养生感悟。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语言不加雕饰、质朴清新,颇得自然之趣。白话拓展了文言的意境,却又不失原文的优雅别致。综言之,此书的可读性、文学性都堪称上流,值得读者闲暇之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五四”时期*受欢迎的小品美文,缠绵缱绻的婚恋故事林语堂、俞平伯倾情推荐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可爱的女人--林语堂文章之妙出诸天然,现于人心,及心心相印,其流传邃远--俞平伯1.本书小品文中经典之作,在“五四”时期非常受欢迎,备受林语堂、俞平伯的推崇。2.本版2016年版的修订版,内文做了较大的润色,语言更加简练优美,文字校对更为精细,读来很有愉悦感。3.封面设计素雅恬淡,与内文相得益彰,让人爱不释手。4.物美价廉,值得珍藏。
译文 卷一·闺房记乐 我生于清朝乾隆癸未年(1763年)十一月二十二。当时正值太平盛世,我家为书香门第,衣食丰饶,备受尊敬。一家人居住于苏州沧浪亭附近,环境幽雅,日子过得美满富足。生活条件如此优越,上天对我算是好到了极点啊。苏轼曾说过:“事如春梦了无痕。”我若是不把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真是辜负上天对我的一番厚恩。 考虑到《诗经》把《关雎》作为首篇,我也把夫妻深情放在本书首卷,其他的内容次第叙述。但我很惭愧,小时候书没读好,才疏学浅,只能记一些流水账而已。如果读者一定要求这本书写得文采斐然、法度严谨,那就是要求沾满污垢的镜子放射明亮的光芒,力不能及。 我幼年时就和金沙一个姓于的女孩订亲,但不幸的是,这女孩在八岁时就夭折了。后来我便娶了一个姓陈的姑娘,叫作陈芸,字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 陈芸天资聪颖,刚会说话的时候,舅舅给她念了一遍《琵琶行》,她立刻就能够背诵。然而,她是个苦命的姑娘,四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和幼小的弟弟相依为命。陈芸的母亲姓金,弟弟叫克昌。由于舅舅去世得早,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陈芸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针线活做得很精湛,一家三口全靠她的一双手供养。克昌入私塾后,学费、食宿都由她一手负担,从没让弟弟窘迫过。陈芸好学,**,她偶然在书簏中发现一篇《琵琶行》,就对照记忆把诗中的字逐个认会。刺绣的间隙,她渐渐地熟习了吟诗作对,曾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 那一年,我十三岁,跟随母亲回娘家。我和陈芸两小无猜,有幸看到她写的诗句。我当时一看她的诗句,顿时为她的才华所倾倒。但我担心天妒英才,怕她以后没有好的福气。我内心始终不能释怀,就对母亲说:“母亲如果为孩儿娶妻,儿非淑姐不娶!”母亲也喜欢陈芸温柔可人,就答应了,脱掉自己的金戒指,戴到陈芸的手上,我和陈芸正式订婚了。那一年是乾隆乙未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当年冬天,陈芸堂姐出嫁,我和母亲前往祝贺。陈芸比我大十个月,我们从小就以姐弟相称。虽然我们已经订婚了,我仍然称她为“淑姐”。 新娘出嫁,女客们也都穿得光鲜照人,只有陈芸素面朝天。与平时相比,也只是多穿了一双新鞋而已。我看她的新鞋子绣得**精致,就问她是从哪里买来的,陈芸说是她自己做的。我这才知道她不仅诗文写得好,女红也是十分精湛。 陈芸身材秀美,肩膀削滑圆润,脖子洁白细长;虽然清瘦,但并不显得嶙峋突兀,虽瘦而秀;眉毛弯弯,眼睛水汪,看人的时候很有神采。只是稍稍有点小龅牙,这不是好的命相。但她有一种缠绵的魅力,让人**眷恋。 我索要她的诗稿欣赏,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完整的,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不完整。我很不解,就问她为什么不写完整,她浅浅一笑说:“我天资愚笨,又没有老师指点,因此难得圆满。希望能有一个心意相通、学识渊博的人来做老师,指导我把诗写成!”我调侃地在她的诗稿上写上“锦囊佳句”的四字题签。现在想来,这四个字就是她寿命不长的先兆啊(“锦囊佳句”的典故出自李贺,李贺很有才但很短命)。 当天夜晚,我们送到城外,回来的时候,已是半夜。我肚子很饿,就四处找东西吃。老妈子给我找来一些枣脯,我嫌它太甜。正为肚子饿得难受而苦恼,忽然感到有人在暗暗牵我的衣袖。我回头,是陈芸,便会意,就跟着她到了她的房间。 到了陈芸的闺房,才发现她已经为我准备好了热粥小菜,内心顿时**温暖。我正举起筷子,准备狼吞虎咽的时候,忽然听见陈芸的堂兄玉衡大喊:“淑妹快出来!”陈芸怕玉衡发现我,就急急地关上门,对玉衡说:“我已经很疲倦了,正要睡下呢。”玉衡感到有些奇怪,就从门缝里侧着身子挤了进来——见我正在享用小粥小菜,就斜起眼睛笑着对陈芸说:“刚才我让妹妹给我一碗粥喝,你说没有了。原来都藏起来,专门为你的夫君留着啊!”陈芸羞得跑开了,其他人也都跟着起哄。我感到**难堪,生气地带着老仆人回家了。 自从吃粥被人嘲笑后,陈芸就一直对我避而不见。我知道她是怕给人落下笑柄。 乾隆庚子年(1780年)正月二十二日夜,我和陈芸拜堂成亲。看到她的身材依然像过去一样娇小清瘦,我不禁心生怜爱。揭开盖头,她满脸娇羞。我爱怜地看着她,她也深情而略带羞涩地看着我,相视而笑。喝完交杯酒,我们一起坐在桌旁吃晚饭。我悄悄地去握她的小手,感到她的小手柔若无骨,既滑又暖,我的心止不住地砰砰作跳。我给她夹菜,发现她不吃荤腥,这才知道她已经吃斋好几年了。我算了算她开始斋戒的日期,发现她是在我出痘的时候为我祈福才开始吃斋的。我感到心里暖暖的,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我的感动,就笑着对她说:“我现在玉树临风、安然无恙,淑姐能否从此开戒呢?”陈芸深情地看着我,含羞地点了点头。
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http://lianzai.book.qq.com/book/3968/index.htm在此阅读作者简介 西川,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5年毕业于...
诗歌是一种交流,关于诗歌的交流也是一种交流。虽然我们不能坐在一起促膝谈心,但我们有纸笔,可以将自己的写作历程拿来做一次交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贫民之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开始小说创作,...
普里什文散文 内容简介 普里什文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在用自己的创作“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将海狸保护者及其保护行为宣传给了众人。而在我们这里,直到二十一世纪...
《新编大学体育教程》内容简介: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旨在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解决锻炼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书分为
《像水一样吧,朋友》内容简介:让一代天才武术家和灵魂探索者李小龙的人生哲学带给你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给每一个年轻人走出低谷、
匆匆-朱自清作品集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背影》里眼泪止不住的、情感细腻的少年,是《荷塘月色》里既爱热闹,也爱宁静,追求自由淡泊的青年,也是《匆匆》里惜时警醒的智...
《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的、流行最广而最完备的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其网罗宏富、编辑精当,成功地展现了历代乐府诗
文化不是味精-阿城文集-之六 本书特色 散文随笔集。分为文化、电影、绘画与摄影、音乐、人物等部分,谈及的话题十分广泛,显示了阿城先生浩瀚惊人的知识范畴。文化不是...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 本书特色绮词雅画 相得益彰 婉约之宗秦观词+31幅明清版画 秦观词婉约细腻,如幽花媚春,自成馨逸,一向被视为“婉约之宗”,历来备受推...
《创业情商》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致力于在中国成功创业的创业者的实用指南。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奇迹”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结束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建立了西汉帝国。其后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沿革,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
《地球真的在转吗》内容简介: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本书
余华论-修订本 本书特色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有天赋、*有成就也*值得研究的作家之一。本书主要从“余华论”“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及“余华研究资料索引(1986—2...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 本书特色 这是两部别具风格的笔记体自传。《浮生六记》记录沈复先甜后苦的一生经历,从家庭到事业、从闺情到漫游,夫妻温存与坎坷生计、习幕作贾与撰...
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 本书特色 《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以散文审美为核心论域,考察与梳理百年散文创作的历史,着重就五四散文从“载道”回归“言志”及回归与反回归的...
童年册页-生命呼吸·当代散文名家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个文革少年的眼光,追忆1970年代的中国江南。透过奇异的童年湿漉漉的早晨展开一幅幅鲜明幽独的文字长卷,运...
点亮灵魂的灯 本书特色 《点亮灵魂的灯》为作者李汉荣怀念故乡,感念亲情、自然、人文传统,抒发美丽的乡愁的散文集。作者的文字充满哲理,感悟深妙、语言清新缜密,在诗...
2009年翻译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2009年中国*佳的翻译文学多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妙、语言优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