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论情感与道德》从道德的高度,从对个人与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
亚当·斯密著的《亚当斯密论情感与道德(精)》中,亚当·斯密用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十分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要正确理解真正的“市场经济”,经济学之父的这本巨著是必读作品。
因为我们除非事先赞同施恩者的动机,的确不可能充分体谅受益者的感激,因此,对优点的感觉好像是一种混合的情感。它由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组成:一种是对行为者情感的直接同情;一种是对从他的行为中受益的那些人所表示的感激的间接同情。在许多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清楚地区别这两种掺杂和混合在自己对某一特定品质或行为应得好报的感觉之中的不同感情。当我们阅读有关某一合适的、仁慈高尚的行为的史料时,不是非常急切地想理解这种意图吗?不是为导致这些行为的那种极端慷慨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吗?不是多么渴望他们取得成功吗?不是对他们的失意感到多么悲伤吗?在想象中,我们把自己变成那个对我们做出行为的人;在幻想中,我们将自己置身于那些久远的和被人遗忘的冒险经历之中,并想象自己在扮演西庇阿或卡米卢斯、提莫莱昂或阿里斯提得斯式的角色。我们的情感就是这样建立在直接同情行为者的基础上。对从这种行为中受益的那些人的间接同情也不乏明显的感觉。每当我们设身处地地设想这些受益者的处境时,我们是带着一种何等热烈和真挚的同情去体会他们对那些如此真诚地为他们服务过的人所怀有的感激之情!我们会像他们那样去拥抱他们的恩人。我们由衷地同情他们*强烈的感激之情。我们认为,对他们来说给予自己的恩人任何荣誉和报答都不会过分。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举世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同时他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正是在修改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甚至《国富论》首页上还强调“《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列仙全传-(全三册) 内容简介 简介《列仙全传》是一部以版刻图录的形式讲述中国神仙传说的故事书。神仙信仰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信仰,它体现出中国人对于现世生命的留恋...
白寿彝文集:民族宗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国家与民族、民族史、回族史、回族史料序录、伊斯兰教史、行记和地方史话、民俗学记闻七部分。白寿彝文集:民族宗教论集 目...
庄子诵读本-20 内容简介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中华经典,是四至十二岁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央文明办、...
戒定真香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座下弟子,一位比丘尼的学佛心得。无限僧情与禅说。从佛光山到鹿野苑,从哈佛到南加州大学,人间行脚,司起修行。她是佛门中的简媜、林清玄。...
了凡四训-Vo1.78-(外二种)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外二种)》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在这部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
莱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国元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海外汉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主要从各个角度呈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的关注及他思想中与中国相关的元素,具体内...
京房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
走出中世纪二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两篇是未刊的随想与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十一篇,主要讨论晚清至民国的思想学说史,有两篇首次全文发表;第三部分...
庄子很“生气”:从“于丹红”现象说起 本书特色 动荡喧嚣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于丹错解了庄子的生死观、是非观、名利观,学庄子不能在逃遁中寻求自我麻...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
中国的名家 内容简介 名家,是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中对战国时代一些学者的概称:同阴阳、儒、墨、法、道五家并立而六。其实这些学者在战国当时,通称是辩者...
欣赏你的大脑 本书特色作者秉承“爱和科学的精神”,始终与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保持联动,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三者融合,坚持二十多年跨领域富有创新的研究探索。是岳晓...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
道家箴言录 本书特色 《道家箴言录》选编了道家历代主要代表人物和宗教经典中的言论,并加以注解和译释,试图让大家在尽短的时间内、较容易地了解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发...
图释武士道 本书特色 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与原动力。——(英)史蒂芬·特恩布尔读了《武士道》便能充分了解日本人的特性。——(美)富兰克林·d·罗斯福如果不了...
导言/郑振满陈春声(1)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观念——北朝村里社会研究之/侯旭东(10)宋明时期潮州地区
李叔同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为目前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之全部文字,截止时间为1918年出家前后。本书按文章、诗词、歌词、书信、译著五部分编排。每部之中作品按写作...
完美的罪行 本书特色 《完美的罪行》作者让·博德里亚尔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后现代社会虚拟取代现实的严峻境况。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日益疏远,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
图说《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和图片,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产生的历史影响和在中国的传播,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图说《共产党...
一分为三论 内容简介 “一分为三论”看似与熟知的“一分为二论”相异,但事实上,这一命题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早已有之。战国时名家的著作《公孙龙子》中就提出过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