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作者:叔本华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6-05-01

评分:5分

ISBN:9787504492630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内容简介

亚瑟·叔本华著的《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的其中一个内容,即是叔本华的伦理学方面的著作《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这是丹麦皇家科学院悬奖征求一篇讨论道德渊源或基础的论文时,叔本华参加所写的论文,可是,虽然提出论文的只有他一个,却没有被丹麦皇家科学院接受,所以,在1841年,叔本华便以现在的这个题目将它们出版。他的这种伦理学,是叔本华的主观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性的因素:这种伦理学可能引起的问题要比它所解决的问题更加多些。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本书特色

精华*世,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处的探究,是融入一生的智慧经典。这部文丛,不仅涵盖了人类*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虽然这些经典智慧,在人类各种语言中均有不同译本,被各国人们所推崇,其主要原因是使不计其数的人受益终生。亚瑟·叔本华著的《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是该文丛之一。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目录

一、论道德
(一)论康德道德学的基础
(二)论康德道德学的主要原则
二、论意志
(一)在自我意识面前的意志
(二)在他物意识面前的意志(1)
(三)在他物意识面前的意志(2)
三、论德行
(一)德行的标准
(二)德行的动机
(三)公正的德行
(四)仁爱的德行
四、论主体的客体
(一)论主体的**类客体(1)
(二)论主体的**类客体(2)
(三)论主体的第二类客体(1)
(四)论主体的第二类客体(2)
(五)论主体的第三类客体
(六)论主体的第四类客体
五、论人生
(一)论人生的痛苦
(二)论人生的虚无
(三)论人生的永存(对话录)
(四)论人生的心理活动
(五)论人生的得失
六、论生存
(一)论教育
(二)论女人
(三)论噪音
(四)论自杀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节选

只有这种同情才是一切自发的公正和一切真诚的仁爱之真正基础,只有发端于同情的行为才有其道德价值,而源自于任何其他动机的所有行为则没有什么价值。当另一人的痛苦不幸激荡我内心的同情之感时,他的福与祸立刻牵动我心,虽然不总是达到同一程度,但我感觉就像我自己的祸福一样。因此我自己和他之间的差距便不再是绝对的了。
毫无疑问,这种作用令人惊讶,确实难以理解。事实上,它才是伦理学的真正神秘之处,它的原初现象及其界线,只有先验思辨才敢逾越一步。在这里,我们看到,自然之光(古时神学家称之为理性)彻底把存在物与存在物分开的界墙已经坍塌,非自我和自我已在一定程度上融为一体。我准备暂时不谈对这一谜团的形而上学解释,而首先探索是否自发的公正和真正仁爱是真正从同情产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可以说我们已经找到道德的终极基础,并且已经证明它存在于人性自身。然而这一基础也不能成为伦理学的一个问题,但却会像其他每个终极事实本身那样,成为形而上学的一个问题。不过形而上学对这首要的伦理学现象提供的这一解答,不属于丹麦皇家科学院提出的纯属其基础问题范围的;因此我仅能提出这先验的解释作为非实质性附件列于*后,由读者自愿阅读。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中的意志》《论意志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附录与补遗》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