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作者:李福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6-05-01

评分:5分

ISBN:978711219401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内容简介

在近几年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咨询工作中,客户总是聊起“营改增”的话题,多半希望我们提供“营改增”的咨询服务,但都被我们善意的回绝了。一是因为“营改增”是属于税收的范畴,我们在税收上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不好提供咨询服务;二,也是*重要的,我们认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虽然对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但远离企业的客户需求,远离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企业的核心发展要素关联度不高,不需要过度重视。后来,客户说多了,我们也关注起建筑企业的痛点,认真研究起建筑业的“营改增”。 通过我们的走访调研、分析研究发现,建筑企业虽然参加了很多培训,对政策也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但对“营改增”仍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结果问题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没有用系统的观念来看待这一问题。另外,建筑业过去十几年的经营环境都是稳定的,企业缺乏应对变化的理念、方法和措施,对“营改增”这种变化感到恐惧,常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或忙乱无效。于是闪现念想,编写本书,希望能够给建筑企业面对“营改增”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本书的组材与编写视角与目前市场上“营改增”的书籍有所不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管理视角本书关注“营改增”的管理问题。“营改增”管理视角关注的是企业如何降低“营改增”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提升增值税管理的效率问题。“营改增”会给企业带来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虚开或虚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会面临刑法处置;二是由于无法获取合法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增值税抵扣不足,税负加重。增值税管理的效率问题讨论的是怎样才能减少处理增值税的发票、税务等事项的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本书的第三章、第四章讨论了应对“营改增”风险的具体措施及提高增值税管理效率的方法。(2)变革的视度本书关注“营改增”的变革问题。“营改增”变革视角阐述的是建筑企业如何领导“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变化。在建筑业下行情况下,市场的需求日新月异,政策的调整变化多端,适应变化、领导变化将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本书的第五章介绍了企业何如应对变化,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应对“营改增”这一变化。(3)系统的视角 本书关注应对“营改增”措施的系统性。“营改增”系统视角,主要是指应从全局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应对“营改增”。本书第三章着重介绍了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运营层面、信息化层面来构建应对“营改增”的体系。 系统性还体现在本书的结构上。本书共分六个章节,从“营改增”的认知逻辑组织材料。第1章介绍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原因、历程等背景;第2章对“营改增”的重点进行解读并阐述“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第3章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运营层面、信息化层面介绍了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及方法。第4章介绍了“营改增”相关岗位如何操作,是第三章不可或缺的补充。第5章介绍了建筑企业如何领导“营改增”这场变革;第6章介绍了应对“营改增”需要关注哪些政策文件及应该参考哪些书籍。 本书编写时,“营改增”相关的实施细则还在陆续出台中,建筑业的资质、报价准则等有关政策文件,及“四库一平台”等有关管理制度正在酝酿与编制中。到本书出版与读者见面时,上述有关政策或管理制度可能已出台,届时本书中关于处理“营改增”的部分方法恐不再有效,望读者海涵。同时我们将继续关注“营改增”有关政策的变化,持续改进应对措施。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在此一并感谢相关作者和机构;感谢彭培女士对本书文字校审。限于时间和水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可通过邮箱baoshundong@psdchina.com与我们联系。

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本书特色

本书作为一本帮助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应用“营改增”有关政策和应对措施的图书,在组材与编写视角上与其他“营改增”的书籍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本书关注:“营改增”的管理问题,“营改增”的变革问题及应对“营改增”措施的系统性。本书共分六章,从“营改增”的认知逻辑组织材料。第1章介绍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原因、历程等背景;第2章对“营改增”的重点进行解读并阐述“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第3章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运营层面、信息化层面介绍了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及方法;第4章介绍了“营改增”相关岗位如何操作,是第3章不可或缺的补充;第5章介绍了建筑企业如何领导“营改增”这场变革;第6章介绍了应对“营改增”需要关注哪些政策文件及应该参考哪些书籍。本书可供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学习,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咨询机构等单位人员的参考用书。

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目录

01“营改增"的背景1.1什么是营业税和增值税1.1.1什么是营业税1.1.2什么是增值税1.1.3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1.1.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社会影响1.2为什么要实施“营改增”1.2.1国际税制概述1.2.2中国税制的发展趋势1.2.3“营改增”的宏观背景1.2.4“营改增”的意义1.3中国“营改增”的发展历程1.3.1发展历程概述1.3.2**阶段: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试点1.3.3第二阶段:部分行业全国范围试行1.3.4第三阶段:所有行业全国范围实施1.4建筑业“营改增”的推进1.4.1建筑业“营改增”推进过程1.4.2建筑业增值税税率11%的设定02“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2.1政策体系框架和核心要点2.1.1“道”层面2.1.2“法”层面2.1.3“术”层面2.2政策的4w1h解读2.2.1增值税的纳税人2.2.2增值税的征税范围2.2.3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2.2.4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2.5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2.2.6增值税的纳税地点2.2.7增值税的抵税凭证2.2.8增值税税收减免的处理2.2.9征收管理2.2.10建筑业特殊规定与管理2.3对建筑细分行业的影响2.4对建筑企业的影响2.5对价值链环节的影响2.5.1税收的产生环节2.5.2税收的核算环节2.5.3税收的缴纳环节2.6上下游企业对建筑企业的影响2.6.1上游:不同类型供应商对建筑企业的影响2.6.2下游:业主对建筑企业的影响03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3.1战略层面如何应对,3.1.1经营模式方面3.1.2管理模式方面3.2组织层面如何应对3.2.1管控方面3.2.2组织方面3.2.3职责方面3.3运营层面如何应对3.3.1“营改增”管理体系3.3.2“营改增”管理体系的作用3.3.3“营改增”管理体系的构建组织3.3.4“营改增”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3.4信息化层面如何应对3.4.1“营改增”信息化方案介绍3.4.2“营改增”信息化方案的作用3.4.3“营改增”信息化方案的内容04相关岗位人员如何操作4.1经营岗位4.1.1投标报价管理4.1.2营销合同管理4.1.3履约管理4.1.4其他要求4.2采购与分包岗位4.2.1采购与分包战略管理4.2.2供应商、分包商管理4.2.3采购与分包合同管理4.2.4采购与分包过程管理4.2.5其他要求4.3工程 项目管理岗位4.3.1物资设备管理4.3.2回款与发票管理4.3.3业主奖惩管理4.3.4对分包商奖惩管理4.3.5其他要求4.4法务合约管理岗位4.4.1合同法务管理4.4.2其他4.5税务管理岗4.5.1税务政策解读与税务筹划4.5.2合同管理4.5.3增值税管理4.5.4发票管理4.5.5其他要求4.6财会岗位4.6.1账务处理4.6.2资金管理4.6.3其他要求4.7其他职能部门4.7.1人力资源部4.7.2企业管理部4.7.3信息化管理部门05“营改增"如何变革管理,5.1“营改增”是一场变革,5.1.1什么是变革5.1.2为什么说“营改增”是一场变革5.2变革管理的概述5.2.1变革管理的模式和基本原则5.2.2变革管理的阻力和成功关键点5.2.3变革管理的步骤5.3“营改增”如何进行变革5.3.1“营改增”变革的整体策划5.3.2“营改增”变革的方案设计5.3.3“营改增”变革的正式推行06附录6.1建筑业“营改增”相关政策6.2建议学习的书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