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梁启超于1926年10月至1927年5月在清华学校所作的演讲。分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本书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样,系梁启超二十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启迪后学、指引历史研究门径的价值。此次出版,附录作者另外两篇讲专史的文章,即《历史统计学》、《中国考古学之过去及将来》,供读者参考。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样,系梁启超先生二十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引历史研究门径、启迪后学的价值。全书分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包括《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及《五种专史概论》。梁启超说:研究“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他还阐明了史家应具备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在分论中,作者详尽地论述了有关“人的专史”、“文物的专史”等专史的撰写方法。
本次出版,附录作者另外两篇讲专史的文章,即《历史统计学》、《中国考古学之过去及将来》,供读者参考。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精) 本书特色 盘点人类数千年历史的十大瘟疫,帝国兴衰、城邦存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公共卫生制度的建立……科学和文明在一...
于谦 本书特色 本文论述于谦的生命历程,有四种境界: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受过千锤万击的锻炼,...
宋江山:金戈铁马下的海市蜃楼 本书特色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曾说:〔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陈...
《如何共读一本书》内容简介:一个人读书是学习,一群人读书是创造!本书结合作者在培训行业25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社群读书会的核
池孟彬先生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
本书抓住新闻媒介与社会统治力量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层层论述,深入考察了欧美新闻事业的演变发展以及新闻观点的产生变化,探讨了当今
贞观政要--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
清末教案(第四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 内容简介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选自法国外交部的《外交文书》(俗称“黄皮书”)中有关中法教案交涉的外交文件。其中主...
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我国编年史中时间跨度*大的 一部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 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
大国复兴之路 本书特色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多少国家兴盛过,又衰亡了。然而,总有一些国家不仅历经兴衰,而且又再度奋起,在复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凤凰...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四辑 本书特色 由王政、邱瑰华主编的《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4辑)》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对文献的研究成果,本书立足于文献研究或有益于文献...
《尼采评传》内容简介: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
谈天说地 目录 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辑远行再探三星堆与埃及文明一、走马观花二、背景三、青铜中的神话1.卜塔神(Ptah)与大立人2.喜神与小矮人3.扶桑...
长歌行-第11卷 本书特色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之女李长歌,女扮男装,逃离长安。在辗转流离中,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历,令长歌的志向由“复仇&rdq...
《3D打印建模》内容简介:Autodesk(欧特克)CEO Carl Bass在2015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花半个多小时讲解了有关3D打印、Spark、E...
团购:西域不只是传说4册 内容简介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1:初开玉门》建元三年张骞辞别汉武帝,率领使团由长安西去。一去就是十三年,汉武帝已经等不及了。河套之战拔除...
中日战争史研究:1931-1945 本书特色 《中日战争史研究(1931-1945)》:“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果,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资助出版。中...
西夏通史(2009/1) 本书特色 《西夏通史》:公元11~13世纪,中国的北方,群雄并立,民族融合。一个神奇的民族——党项人,崛起于中国的西北。在血与火的争战...
和名家一起回眸隋朝兴亡 本书特色 隋朝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隋文帝杨坚实行的一系列的政策,为后来唐宋的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也是举世公...
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 本书特色 ☆ 余英时、张充和、唐德刚、夏志清、王鼎钧等十二位海外名家倾吐旅美心史,评点过往风云。他们大多成长于战乱频仍的民国岁月,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