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在长安》主要是对和日本进行文化、政治等交流的遣唐使进行研究的一本书。全书包括十章内容,主要是梦长安、遣隋使、遣唐使等,书稿对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遣唐使在长安》:遣唐使在日本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正史记载中却只有寥寥数语;在日本的历史记载里,整个唐代时期前后十九次遣唐计划中如此一大批的遣唐使,姓氏有幸被记录下来的,也只有少数几人。当然,在这十九次遣唐使里,有几次是没有成行的。至于遣唐使及留学生们在长安时都做了些什么,现存的书面历史资料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解答。2004年在古都西安发现的那块墓志铭,墓主的名字叫作井真成。他年纪轻轻即离乡背井来到长安,却在三十六岁那年死去,没来得及搭上归乡的船舶而长眠于长安。我读着他的墓志铭,为中日历史上没有此人的相关记载而感伤。一位日本遣唐使客死于长安,毕生不能归乡的事实,开启了我的想象……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元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人唐,史上有名的几位留学生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及学问僧玄防等,后两位在归国后,由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卓越的成就而被记录了下来。吉备真备后来成为日本的右大臣,是有名的学者及政治家。玄肪回到日本后,据说成了破戒僧,这一点还有待考证,当然也不能在此讨论。至于阿倍仲麻吕,则一生滞留于大唐。当他还是个十六岁的青年时,就怀着入唐的梦想来到长安,我想他一定没有想到,离开故土后再也没能踏上故年),日本派出的遣隋使则具有政治目的和文化使命,而随之派出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则是日本直接向中国全面汲取文明的开始,也是之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圣德太子对中国的向往圣德太子生于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日本敏达天皇三年),其父母是用明天皇和穴穗部间人皇女,其祖母坚盐媛积极推崇佛教,是同“渡来人”(考古学家把古代日本从中国或朝鲜半岛迁移到日本的人口及其后裔称为“渡来人”,或称“归化人”)有密切关系的苏我氏出身,她膝下有用明天皇和推古天皇。公元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元年)推古天皇即位后,圣德太子被立为太子,并摄政参与朝廷政事。圣德太子原名厩户皇子。据说,其母穴穗部间人在宫中巡视,走到马厩时,突然要分娩,圣德太子因而得此奇名。不过,有日本学者指出,因当时中国盛行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受其影响,太子也按照基督诞生的故事而命名。关于圣德太子的传奇故事很多。如有人说他在诞生时面向东方,口中念念有词,连呼“南无阿弥陀佛”,还有人说他一个人能同时听取数人的诉讼等。这些故事在日本几乎妇孺皆知,但这无疑也是后人为了美化圣德太子而虚构的。历史上的圣德太子确实功绩卓著,在日本国家雏形及日本人精神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苏我氏同物部氏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理论的论战中,圣德太子义无反顾地站在苏我氏一方,积极倡导接受来自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他在斑鸠等地修建佛寺,潜心钻研来自中国的儒学、佛学理论,从而奠定了古代日本的治国理论基础。随着不断引进中国的先进技术,日本本土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方豪族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开始与大和朝廷分庭抗礼。与此同时,地方豪族围绕着王位继承的权力斗争也在不断激化,甚至发展到了武装暴乱。这些都直接威胁着大和政权的统治地位,早日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圣德太子先后在公元603年(隋文帝仁寿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一年)、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二年)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可见其中的重视君臣、长幼等秩序的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深刻影响。《冠位十二阶》制度,是将朝中官吏的冠位按照“德”“仁”“礼”“信”“义”“智”等来分高下,组成十二阶位,又以紫、青、赤、黄、白、黑等不同颜色制定冠冕,表示其阶位的尊卑。这一制度与过去世袭的氏族“姓”不同,而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功绩授予冠位的。同时,还视贡献大小予以升迁。新的冠位的确立,打破了因出身门第而世代独揽政权的弊端,从而向中央集权体制迈出了可喜一步。……
历史的盛宴-II 本书特色本书是当事人记忆或者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一个时代的片段,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内容记述了从庚子之变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反应了晚...
《凝视未来》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个篇章:在今天遇见未来、启动未来商业的先驱——中国企业家。主要主题涵盖上页逻辑、创新思维
镜头中国:一起追味感动我们的瞬间 本书特色 你是否在追味岁月陈迹?这里珍藏着我们永恒的共同记忆。你是否曾感怀往事狂潮?这里珍藏着激情年华的感动回眸。你是否感慨感...
《文彭传》内容简介: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征明长子。工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 本书特色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对粱思永的生平和家庭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关心和研究中国现代考古学,以及研究、...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 本书特色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了解中国没有终南捷径……我们可以从任伺一点切入历史记载,带着萦绕心际的追问,找寻那些看似...
隋唐史 本书特色 本书由岑仲勉先生编纂,他的历史学是中国近代以来、在新旧交替而又急剧变革的这一特定时代下产生的,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主要讲述了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
冲破封锁线---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外邮路 本书特色 《冲破封锁线(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外邮路)》是作者沈敦武通过多年收集的近千件抗战时期的通信文物。本书由...
《我也曾像你一样迷茫过》内容简介: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生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迷茫期,这些迷茫期让我们像是深陷在迷雾之中,焦
宋辽金史论稿 本书特色 《宋辽金史论稿》:“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果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资助出版宋辽金史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宋辽金官制与政治研究...
《史上最强日本史2》内容简介: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日本的历史,《史上最强日本史2》是其第二部。上部讲到,丰臣秀吉用自己的铁血
《OCF技术原理及物联网程序开发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联网的发展概述,主要介绍物联网的产生、架构、技
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南都:独立声音与立扬;陈三立:“维新公子”为何成了文化遗老?:康有为“西安盗经”的真相;梁启超的家庭和家庭生活;一...
老照片-二十三-珍藏版 本书特色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rdquo...
王世贞年谱长编 本书特色 周颖*的这本《王世贞年谱长编》以编年的形式记述了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生平行实,并附以相关参考文献。具体而言,以王世贞生平年份为大纲,以年月...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 本书特色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由王朝海编著。正统问题是关于政权合法性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史学观念,同时也是一重要的政治观...
探索 奋斗 复兴-中国近现代史三十讲 本书特色 现在一般地叙述中国近现代史的读物已经比较多了,曾凡光这本《探索奋斗复兴--中国近现代史三十讲》的编写尝试...
《红楼十二层》内容简介: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集毕生研究之心血,终成“红学”巨著《红楼十二层》。本书从《红楼》文化、《红楼》本
《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修订珍藏版)》内容简介:我们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在138亿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