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由《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组成。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20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并以伟人们的英雄精神鼓舞世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的人物,一生坎坷,历尽苦难,却不改初心奋斗不止,作者赞美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怀和广阔的胸襟,突出了他们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谱写了一阕恢宏震撼的“英雄交响曲”。本书为全译本,由著名翻译家陈筱卿教授译出,值得阅读和珍藏。
“名家带我读经典”活动专用书系中学生必读周国平曹文轩刘震云严歌苓毕淑敏推荐导读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之作“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绝不背叛真理。”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他(罗曼·罗兰)毫无畏惧地、清醒地注视着那动乱的世界。我在一个活着的人身上看到了另一种英雄主义,即那种有思想的英雄主义、有道德的英雄主义。傅雷《贝多芬传》译序: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历磨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序言》:我憎恨那种卑怯的理想主义,它把目光从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脆弱中移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且去爱它。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深处,贝多芬着手歌颂欢乐了。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在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的大作中的一部终曲。整个一生,他都在琢磨歌颂的确切形式以及他可以把它放在哪一部作品中,为此他一直犹豫不决。即使在《第九交响曲》中,他也远没有拿定主意。直到*后一刻,他还准备把《欢乐颂》放到第十或第十一交响曲里去。应该注意《第九交响曲》并未像大家所说的,题名为《合唱交响曲》,而是叫《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终曲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差一点就有了另一种结尾。1823年7月,贝多芬还在想以器乐曲作为它的终曲,后来,他把这器乐曲用到作品**百三十二号的那个四重奏里去了。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甚至肯定地说,在演出(1824年5月)过后,贝多芬都没放弃这一想法。在一部交响曲中引入合唱有很大的技术上的困难,这从贝多芬的稿本上就可看出来,为了在作品的其他段落引进合唱,他做了不少尝试,想以别的方法来代替。在柔板的第二旋律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这里加入很合适。”但他下不了狠心同他忠实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突生一个念头时,我就听见一种乐器在弹奏它,而从未听见人的歌声。”因此,他总是尽量延后使用声部;他甚至不仅把终曲的吟诵,而且把欢乐的主题全都交给器乐演奏。必须更深一步地去了解这些延后和犹豫:其中的原委更加深刻。这个总是受到忧愁折磨的不幸者,始终都渴望着讴歌欢乐之美;而他却年复一年地延后这个任务,因为他不断地被卷入激情的旋涡,为忧愁所苦。只是直到生命的*后时刻,他才如愿以偿。那是怀着多么伟大的精神啊?当欢乐的主题**次出现的时候,乐队突然中止;突然间,寂静一片;这使得一种神秘和神圣的气氛进入到歌唱之中。本该如此:这主题确实是个神明。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超自然的平静之中:它用轻柔的气息抚慰着痛苦;当它悄悄渗入康复的心灵之中时,开始的接触十分温柔,致使像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因看到他那温柔的双眼而很想流泪”。随后当主题进入声部时,首先表现的是低音部,带着一种严肃而有点压抑的情调。渐渐地,欢乐抓住了人。这是一种征服,是对痛苦的一场战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大军,男高音那热烈而急促的歌唱,以及所有那些令人震颤的乐章,我们在其中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呼吸的节奏和受启迪而发出的呼喊,使人看到他正一边穿过田野,一边还在作曲,如痴如醉,激动狂放,犹如老国王李尔置身于雷雨之中。紧接着战斗欢乐的是宗教的陶醉;随即又是神圣的狂欢,一种爱的疯狂。整个人类全都向苍穹伸开双臂,发出强烈的欢呼,冲向前去迎接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中。巨人的作品战胜了公众的平庸。维也纳的轻浮因此而受到了一时的震撼:该城一直完全是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一统天下。忧伤受辱的贝多芬将去伦敦定居,并想在那儿演出《第九交响曲》。如同1809年那样,几位高贵的朋友又一次恳求他千万别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写了一部新的圣乐曲,您在其中表达了由您深刻的信念所启迪的那些情感。深入您那伟大心灵的超自然之光照耀着它。另外,我们也知道您的那些伟大的交响曲的桂冠上又增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近几年的隐遁使所有曾把目光转向您的人感到怅然。大家都痛苦地在想,当一种外国音乐设法移植到我们的舞台上,想把德国艺术作品弄到无人问津的时候,那位在人们心中地位崇高的天才人物却沉默着……我们民族期待着一种新的生命,新的荣光,并不顾当今时尚而重创一种真与美的时代,这一重任只有您能承担……但愿您能让我们很快遂了心愿……但愿仰仗您的天才,未来的春天为了我们,为了世界而更加鲜花盛开!”这些言辞恳切的信说明贝多芬在德国的精英们中间,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道德上,享有多大的威望。他的崇拜者们为颂扬他的才华而想到的**个词儿,既非科学词,也不是艺术词,而是信念这两个字。贝多芬被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留下来了。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非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五次;在这礼仪之邦,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演出之狂热竟然惊动了警察。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有许多人哭了起来。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吃未喝,直到次日早晨。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贝多芬分文未得。音乐会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牺牲,永远牺牲人生的愚钝,为了你的艺术!上帝凌驾于一切之上!”他终于抓住了他终生的目标。他抓住了欢乐。他会在这控制着暴风雨的心灵高峰久留吗?——当然,他还将多日地跌落到往日忧愁之中。当然,他*后的几部四重奏里充满着怪异的阴影。然而,似乎《第九交响曲》的胜利在他身上留下了光荣的印记。他未来的计划是:《第十交响曲》《纪念巴赫的前奏曲》,为格里尔巴泽的《曼吕西纳》谱的曲子,为克尔纳的《奥德赛》和歌德的《浮士德》谱写的音乐,还有《大卫和扫罗的圣经清唱剧》,都显示出他的思想倾向于德国古代大师们的强劲的宁静:巴赫和亨德尔,——而且,尤其是倾向于南方的明媚,倾向于法国南部或他梦想游历的那个意大利。1826年见到过他的施皮勒大夫,说他变得容光焕发了。同一年,当格里尔巴泽*后一次见到他时,是贝多芬在鼓励着这位颓丧诗人振作的。后者说:“啊!如果我能有您千分之一的力量和意志的话就好了!”时事艰难:专制政治的反动压迫着人们的思想。格里尔巴泽叹息道:“审查制度杀害了我。如果你想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去北美。”但没有任何权势能够束缚住贝多芬的思想。诗人库夫纳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文字被束缚住了;但幸好声音还是自由的。”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德国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感到了这一点。他常常提到他必须履行的职责,要利用自己的艺术为“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而斗争,为人类造福,给人类以勇气,让人类苏醒,斥责人类的懦弱。他在给其侄子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时代需要坚强的心灵去鞭策那些可悲的人们。”1827年,米勒医生说:“贝多芬对政府,对警察,对贵族,总是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是如此。警方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容忍他的批评和讥讽,把它们视作无伤大雅的梦呓,因此也就对这位光芒四射的天才不闻不问了。”因此,没有什么能使这个无法驯服的力量屈服。现在,这力量似乎在耍弄痛苦了。在这*后的几年里,尽管创作条件艰难,但他所写的音乐常常有着一种嘲讽的、傲然而欢快的蔑视的全新特点。他死前四个月,1826年11月完成的*后一段,作品**百三十号的四重奏新的终曲,非常之轻快。严格地说来,这种轻快不是常人的那一种。时而是莫舍勒斯说的那种嬉笑怒骂,时而又是战胜了那么多苦痛之后的动人微笑。反正他是战胜者。他不相信死神。但死神终于来了。1826年11月末,他着凉了,患了胸膜炎;为侄子的前程而冒着隆冬严寒四处奔波归来之后,他在维也纳病倒了。朋友们都在远方。他让侄子替他去请医生。据说这个漠不关心的家伙竟然忘了,两天之后才想了起来。医生来得太晚了,而且诊治得很浮皮潦草。三个月里,他那运动员的体魄在与病痛抗争着。1827年1月3日,他立他亲爱的侄子为正式继承人。他想到了自己莱茵河畔的朋友们;他还给韦格勒写信说:“……我多么想同你聊聊!但我身体太虚弱了。我什么都不行了,只能在心里吻你和你的洛申。”如果没有几位英国友人的慷慨解囊,贫穷可能会笼罩他的*终时刻。他变得很温顺,很有耐心。1827年2月17日,他经过三次手术,等待第四次手术时,躺在弥留的床上安详地写道:“我在耐心地想:任何病痛都会随之带来点好处的。”这个好处便是解脱,是如他临终前所说的“喜剧的终结”,——我们要说:是他一生悲剧的终结。他在一场大雷雨——一场暴风雪——中,在滚滚雷鸣中咽了气。一个陌生人帮他合上了眼睛(1827年3月26日)。亲爱的贝多芬!有不少人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人。他是当代艺术*勇敢的力量。他是在受苦在奋斗的人们的*伟大和*好的朋友。当我们因世界的劫难而忧伤的时候,他就是那个会跑到我们身边来的人,仿佛坐在一位服丧的母亲身边,默然无语,在钢琴上弹出一曲隐忍的悲歌,安慰着那位哭泣的女人。当我们同善与恶的庸俗进行了毫无用处的无休止的争斗而精疲力竭时,重新回到这片意志和信仰的海洋中浸泡一下,那真是妙不可言。从他的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勇气、一种斗争的幸福、一种感到与上帝同在的陶醉,传染给了我们。好像他在同大自然每时每刻的沟通交融之中,终于从大自然中汲取了深邃的力。格里尔巴泽赞赏贝多芬带有某种胆怯,他在谈到他时说:“他一直走进了可怕的境界,艺术竟和野性与古怪的元素混合在一起。”舒曼在谈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我们常常听到它,但它仍然对我们有着一种不变的威力,如同自然现象一样,虽然一再产生,但始终让我充满着恐惧和惊愕。”他的好友辛德勒说:“他攫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真的:贝多芬是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一开始,是一个明媚清亮的早晨。仅有几丝无力的轻风。但是,在静止的空气里,已有一种隐隐的威胁,一种沉重的预感。突然间,大片的乌云卷过,雷声悲吼,静寂中夹杂着可怕的声响,一阵阵狂风怒号,《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奏起。然而,白昼的清纯尚未遭受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忧伤始终保留有一线希望。但是,1810年以后,心灵的平衡被打破了。光线变得怪异。一些*清晰的思想,人们看着如同一些水汽在升腾;它们散而复聚,以它们那凄惨而古怪的骚动笼罩着人们的心;乐思常常在雾气中浮现一两次之后,便完全消失;只是到曲终之时才在一阵狂飙之中重新出现。甚至连快乐也具有一种苦涩而粗犷的特点。所有的情感中都掺杂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随着夜幕的降临,雷雨在聚集着。随即,沉重的云蓄满闪电,黑压压的,挟带着暴风雨,《第九交响曲》开始了。——骤然间,在急风暴雨之中,黑夜撕裂开一道口子,夜被从天空中驱走,在意志力的作用下,白昼的明媚又被还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以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1815年10月10日致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书……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早期从事戏剧创作,20世纪初陆续发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于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陈筱卿(1939—),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译有《巴黎圣母院》《海底两万里》《昆虫记》《巨人传》《忏悔录》《新爱洛伊丝》《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梵蒂冈地窖》《哈德良回忆录》《名人传》等法国名著。
思维魔方 本书特色 《思维魔方/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编著者《青年博览》编辑部。《青年博览》是深受青年读音喜爱的杂志,曾获得《全国*受大学生喜爱的十佳报...
中国科学文艺大系:科学散文小品卷 内容简介 科学普及的形式并不限于文字,在文字中更不限于文学。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特别是作为科技新动态的载体,无论发表的速度、数...
周作人书信 本书特色 “集中所收共计七十七篇,篇幅很短,总计起来分量不多,可是收集很不容易。……幸而友人中有二三好事者还收藏着好些,便去借来选抄,大抵选不到十分...
阎连科自选集 本书特色 阎连科对人性深刻的揭示,他的隐喻的深度,对中国当下现实的思考,以及他的独特的想象力和结构虚构能力都是发人深思的。本书精选和节选了阎连科的...
这一次,你读到的是另一个蒋一谈《截句》是蒋一谈历时七年创作出的一本诗集,但这本诗集不同于现在国内出版的诗歌集。蒋一谈创作
储安平与《观察》 本书特色 储安平,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和**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7年6月储安平响应号召,...
吴哥之美 本书特色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大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
春华秋实 本书特色 本书是梁实秋幼女梁文蔷追忆往昔生活的一部回忆录。以作者的生命坐标辗转迁徙为线索,配以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翔实叙述勾勒出近一个世纪里一代学人之...
《OpenCV 4计算机视觉项目实战(原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实例和项目讲解OpenCV概念及其算法。首先介绍OpenCV的安装和图像处
于坚大地随笔 本书特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推出诗人于坚的四本随笔新作:《于坚思想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大地随笔》、《于坚人间随笔》。随笔集收录了于...
辽宁省图书馆藏抗战文献汇编·经济卷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2017年1版1印,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辽宁省图书馆藏抗战文献汇编》由辽宁省图书馆与上海远东出...
新与旧-沈从文别集 本书特色 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少有人如沈从文这般,能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把清末民初这段大变局下小人物的生存境况描摹得如此到位,而这些杰出的短...
石屏随笔 内容简介 《石屏随笔》是旧版书系丛书之一。尽管过去的一切,随流逝的时光流远了与今日的差距,但它毕竟还是今日的历史与文化之根。于是,编者从现代、近代,云...
《野草》内容简介:本书出版于1927年,收《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好的故事》等鲁迅1924—1926年所作散文诗二十三篇。
田野的黄昏 本书特色 《田野的黄昏》,是散文作家黄金明近年来系统写作而成的以岭南生活为总体背景,以自身成长为时间体例线索的系列散文作品。田野的黄昏 内容简介 黄...
第九次在天堂 本书特色 《第九次在天堂》是结合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开发的军旅散文系列丛书“破阵子”系列中的一本。“破阵子”系列以中国当代*著名...
内在的从容-周国平经典随笔 本书特色 在我看来,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无论多么憋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
诗经-最美国学 本书特色 精选《诗经》名句100则,就该名句的相关语文知识,提供一篇完整而实用的介绍。每一篇结构统一,包括以下板块:【名句的诞生】呈现原文,同时...
诉讼·美国-卡夫卡文集:第二卷 内容简介 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文集》(1—4卷)增订版是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新...
非虚构的我 本书特色 1、盛极而衰的家世、被打成“黑五类狗崽子”的屈辱童年、通过高考改变人生的奋斗、拼命争取到的参军机会、青涩的初恋……麦家将自己的身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