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
人间烟火中的江南风物志,请在美味时光里安静地品读。特别提示:饥肠辘辘时千万不要翻看此书!谈正衡先生这两本关乎饮食的书,犹如暮春江南的清华水木,恰似雨丝风片的水乡风情。无论是村落里的炊烟,闾巷中的香味,直到时令的出产,应时的江鲜,都只有在江南才能体味其中的韵致。作者的文笔是平缓直白的,没有矫揉造作,读来舒服自然,会与喧嚣的世态,浮躁的心境形成很大的逆差,让读者得到一种少有的宁静。普通人,平常菜,淡然心,我想,这或许是两本读物的共同特点,也是具有更多亲和魅力的所在。——赵珩(《老饕漫笔》作者)
尝鲜无不道春笋
脆嫩鲜美的春笋,趁着三月春雨绵绵的湿润,破土而出,成为盘中佳菜。因为它是春天的,吃在嘴里,自然就是春天的滋味了。
一夜春雨,笋与檐齐,是说春笋蓬勃向上,长得极快,故春笋必得适时而食。采春笋,挑那些刚钻出土层笋壳嫩黄的,才特别好吃。笋的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则其肉质也就越为嫩滑爽口。圩区不产毛竹,所多的是水竹、油竹,还有雅称湘妃竹的斑竹。前二种竹,笋皆味美,唯壳上布满麻点的斑竹笋,乡人喊作麻笋或苦笋的,苦不可食。下雨的时日,竹林里薄雾缥缈,刚破土的笋尖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清新无比。这就是“雨后春笋”,其鲜嫩清雅,可想而知。采笋时,瞄着五六寸高的新笋,脚稍一踢,啪一声就齐根脆脆断了,虽是省事,但留下白嫩的一截在土中殊为可惜。通常是拿小铲贴住笋根斜着往土下一插,再拈着笋轻轻一提就行了。剥笋时,将笋竖割一道口子,约划至笋肉,从下到上完整地掀去外壳,笋不会断裂,切出来是完整的条状。
其实,吃的,是那种青润的小野竹笋。小野竹叶细枝韧,多长在荒寂无人处,如圩堤、坟滩上,混杂于野草荆棘中。其笋稍迟,约在四月初的春深时钻出地面,恍如青玉簪,剥尽外壳,细伶伶一小条,那种绝世的不染纤尘气质,和清雅脱俗的纤纤体态,会令你观之动容。我尤喜爱小竹笋切段同肉丝一起炒咸菜,若是再点缀些青莹莹的蚕豆瓣或是圆润的豌豆粒,那真是活色生鲜了。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是东坡的诗吧。数年前,我应朋友邀请,去九华山下一个叫茶庵的地方探访民间学人也是制茶大师赵恩语,在那里住了两三日,餐饮山珍,无食不笋。笋是毛竹笋,肥大壮硕,底部割断处有汁液渗出,非常新鲜。剥净栗色厚壳的笋,白中稍透着一层隐隐青碧,切成厚实的滚刀块且焯过水,与肉红烧,或携上小排骨并加入腊肉同煮,勿需任何调料,肉烂即食,大钵大碗端上桌,满屋子升逸着馋人的香气。其间,我们下到龙池大峡谷的陡坡上看野茶树,方才发现如同我老家的那种小野竹无处不有,只是在崖沟石罅间更显茂盛。春风吹拂,杜鹃花开子规啼,小竹笋从漫山遍野的灌木荆棘丛中探出头来,满眼皆是。我们住的那家,白天大人采茶小孩扳笋,留下一个老阿婆坐在门口的竹椅子上剥笋壳。她将笋先撕出一点皮,往食指上一缠,三绕两绕,就成一支脱去外衣的苗条嫩白的净笋。剥满了一筲箕,就端过去烧一锅开水焯一焯,赶太阳晒出去。竹树四合的林间,一声声鸟鸣清幽。
应时而至的春笋,其本身的味道已是鲜极,无须多加调味,便能充分领略其腴嫩清新的本色。春笋越往上的部分,肉越是嫩,到了笋尖上,连壳也是嫩得一碰就碎。春笋烧肉丁是*简单的做法,将笋用刀拍松,切成丁,油锅烧热,入锅煸炒至微黄,即加入事先已烧入味的半熟肉丁、酱油、糖,续上水,小火烧至汤汁收浓即成。其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略带甜味,虽是家常味道,却百吃不厌。若是花点心思,也可现学着做道春笋炒腊肉,腊肉切条,放水煮到肥肉呈半透明状盛起,然后把切片的笋在锅中煸香,再放进腊肉同炒,加红辣椒丝和青白蒜,加盐、料酒、鸡精,就成了。春笋的吃法,可谓荤素百搭,炒、烧、煮、煨、炖都各有风味。浙人还把笋放坛中发酵制成霉笋,炖汤喝。
笋子好吃,大多情况下却处在配角地位,仿佛清新的小家碧玉,虽居于一隅,安宁沉静,却让你怎么也难以忘怀。同时,不事张扬,是那种淡泊出尘的意境,又略带几许文人清苦的气质。我家客厅挂有一幅朋友书赠的郑板桥的诗:“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如今,长江鲥鱼已绝迹多年,但这并不妨碍我对鲜笋鲥鱼的钦羡神往。这些年,每至春深时,我总是要买来“江”—又称“”,做一款春笋鱼,也别有一番滋味。锅中油热,鱼煎香,加高汤,大火烧开,放姜、盐、味精,小火焖至鱼酥油出,投入切成滚刀块且焯过水的鲜笋,烧到汤汁收浓即成。品入口中,鱼腴厚春笋嫩脆,加上那种清香绵绵的笋味,仿佛咽下去的就是氤氲在时空深处的湿润诗情。
春笋还有药疗效果,儿童患麻疹、水痘,就喝点春笋鲫鱼汤,让体内邪气散发出去。若能事先将鲫鱼抹上盐和黄酒腌一会子,爆香姜片,将鱼略煎一下,这样汤容易变得牛奶一般白。再加水,放入春笋,烧开后转小火煮,起锅前放点胡椒粉、葱花,那就是绝美风味在此汤了。
春笋的前身,是“金衣白玉”的冬笋。与春笋相比,冬笋嫩白,尤显少不更事的甜美香鲜,因此越发招人怜爱。林语堂说他自小*爱吃的菜,就是“冬笋炒肉丝,加点韭黄木耳,临起锅浇一勺绍兴酒,那是无上妙品—但,一定要我母亲亲自掌勺”。而在袁枚《随园食单》里,收录有冻豆腐一道佳肴,就是用豆腐加鸡汤汁、火腿汁,以及香蕈、冬笋久煮而成。李渔则称冬笋为“素食**品”,甚至认为“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本世纪初,我在竹乡广德一处农家乐山庄,被人招待尝过一味冬笋名吃:将冬笋连壳埋入红炽炭火中,烧焖出香味,剥下笋肉,以辣酱芝麻油和葱姜汁蘸食,味道热烈,风格独特,记忆颇深。但其奢侈的程度,却令我至今犹存愧疚……
春深又一年,一支支碧玉簪般的新笋透土了,漫山遍野浮升着蓬勃绿意。老阿婆大约又是坐在门边的竹椅上不紧不慢地剥着笋壳,从春笋一样的年华起,每年春天都要这般在盈耳的鸟语里剥笋晒笋,否则,春天就没有来过。
出生于长江边,讨生活于长江边,行过船,捕过鱼,下过放,业过医,教过书,当过古镇上文化班头,做过县委机关干部,随性散漫而无党无派,行年五十有五,做记者、编辑二十春秋,幸得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皆有专集施施然问世,亦曾多获新闻奖项,现为某“江”字号晚报专副刊业务总监。本是江南饕餮客,浮生为吃不为诗,缘于江南,耽于口腹,说点油盐酱醋的家事,写点口舌上的风花雪月和烟云往事,只为心情,而非谋食。
《原儒》内容简介:本书两卷,是熊十力论述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主要包括《原学统》《原外王》《原内圣》三篇。全书以《周易》《春秋
人气家常菜150道 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您能重温府上的家庭口味,让我们将家常菜吃得健康、吃得对味、吃得爽口、吃得心满意足,成为您家庭和乐的*佳桥梁。本书分为下饭家...
風靡紐約東京的話題食尚即使再忙,也能每天品嚐美味健康的輕食料理……不但能常保新鮮,也絕對美味!適合整罐攜帶出門隨時享受天
肉馅制作的超级美味 本书特色你还是只会拿着肉馅包馄饨吗?其实肉馅的料理方法多种多样,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肉馅料理。搅拌肉馅看似复杂,但只要冷藏得当,肉馅菜肴便会成...
简单烘焙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将看似繁复的烘焙简单话的书,操作简化、概念简化,再加上用好一些烘焙利器,做一款让人惊艳的甜品也是轻轻松松、手到擒来的事情!本书分为饼...
老饕论吃-何新谈美食 本书特色 大凡一个资深的“吃货”,都有着不俗的智慧和情趣,从古至今,中国便盛产这样的“吃货”,如袁牧,如蔡澜……在这些“吃货”的...
拿手家常菜1DVD天天饮食十年典藏普及版 本书特色 《拿手家常菜(普通版)》:蔬菜·肉蛋·水产·主食·汤羹,教您手到擒菜,经典菜品汇聚,名厨现场献技!逐渐演示烹...
处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不仅要追求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也要保持简单淡薄的心境。身体接受简净的食物,精约而不简略,注重饮食
韩之味 本书特色 韩国料理选材天然,素荤搭配合理,追求少而精,有“五色无味”之称,即红、白、黑、绿、黄五色及甜、酸、苦、辣、咸五味。《韩之味》一书中收录了泡菜、...
葡萄酒与音乐 本书特色 音乐与葡萄酒交集在一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葡萄酒与音乐》这本书中,何布勒女士带我们领略了二者的风采。她在书中描述了古时代的乐队,分享了...
大师傅教你做西点蛋糕 内容简介 本书翔实地介绍了十大类西点蛋糕的做法,包括饼干类、面糊类、乳沫类、戚风类、装饰类、小蛋糕类、塔类、派类、点心类和慕斯类。详尽的图...
◎从交稿到出版,历经近一年时间。无论编辑还是作者,都希望可以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一本书的美好。◎从封面开始,就可以深深感受
手把手教你学烘焙(七彩生活27) 内容简介 每一块饼干都能让你体验跳跃的酥脆感觉,每一块蛋糕都能让你与家人分享幸福甜蜜的时光,每一片面包都能诠释圆满的生活,每一...
《美味四季便当》内容简介:《美味四季便当》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直观清晰的图片,从简单地煮出可口米饭、保持蔬菜颜色,到更高层次
新派淮扬菜 内容简介 本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冷菜类、水产类、畜禽类、素菜类、汤羹、甜菜等菜肴的制作方法,还介绍了淮扬特色点心的制作方法。新派淮扬菜 目录 冷菜新潮...
翻糖蕾丝蛋糕 本书特色 《翻糖蕾丝蛋糕》主要介绍了蕾丝蛋糕装饰基本技巧,采用糖花工艺装饰出各类新颖蛋糕。全书包括25个风靡英国的优雅精致蕾丝蛋糕装饰项目,也包括...
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饮酒习俗 内容简介 历史是割不断的。许多古老的习俗仍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着重要作用。当中国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时,怎样继承古代风俗...
作者是著名的小说家、电影评论家,也是颇具知名度的美食家。他认为:“像我这样一整天都必须待在家里的职业——也就是所谓‘在家
香港味道-街头巷尾民间滋味-2-修订版 本书特色 香港饮食潮流文化,中西荟萃、开放包容,百年下来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形格。作者欧阳应霁“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
茶史漫话 本书特色 喝茶,对于今天的世人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要是有人问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早的茶字怎么写?可能有些人变答不上来了。再若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