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主要讲述威廉处理两党的争斗,以及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争斗问题。非常国会拥立威廉和玛丽为共治君主,但仍然不肯给他们财政独立的资格。辉格党*初占据了压倒优势,但急欲报复托利党,反而大失人心,在大选当中败北。斯图亚特党人在苏格兰和英格兰策划的阴谋相继失败,威廉和玛丽的统治逐渐稳固。
★麦考莱上承休谟,《麦考莱英国史》着重记述自1685年詹姆斯二世即位至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17年间的历史。《麦考莱英国史》是休谟《英国史》的延续,也是他的姊妹篇。
★麦考莱的辉格史学塑造了英国和十九世纪自由主义者的历史观,范围其实远远超出英帝国范围,据说仅次于《圣经》。
★英国的政治家对待他的作品,很像我国的《三国演义》。
第十一章威廉和玛丽在伦敦宣布即位—英格兰举国欢庆;荷兰庆功—牧师和军队的不满—公共舆论的反应—托利党的倾向—辉格党的倾向—内阁人事安排—-威廉亲理外交事务—丹比—哈利法克斯—诺丁汉;夏夫茨伯里;海军委员会;国库委员会—御玺—法官—内廷—次要官署—非常国会转为正式国会—两院议员应邀讨论涉及岁入问题的宣誓问题—废除炉灶捐—偿还联省的开支—伊普斯维奇叛乱—**叛乱法案—暂停《人身保护法》—威廉不得民心—玛丽深得民心—宫廷从白厅移驻汉普顿宫—宫廷驻节肯辛顿;威廉的外国宠臣—普遍的弊政—在朝者意见纷纭—外交部—宗教纠纷—国教派—低教派—威廉对教会体制的看法—索尔兹伯里主教博内特—诺丁汉对教会体制的看法—信仰自由法案—包容法案—确定效忠誓言和至高权力的法案—确定加冕誓言的法案—拔举—反法联盟;帕拉丁的蹂躏—对法兰西宣战革命已经功德圆满。非常国会令旨所及,各地无不景从。伦敦在五十年的多事之秋当中,一向衷心维护世俗自由和宗教改革的事业,首先公开表态效忠新君。即位公告从白厅的窗口颁布后,国王佩戴嘉德勋章,庄严地骑马从斯特兰德大街驰向圣殿酒吧。两位议事长哈利法克斯和鲍勒持权杖扈驾,两院议员、大批贵族和绅士的漫长车驾随行其后。伦敦市的地方法官大开门户,加入了扈驾的行列。四团民兵在路德盖特山麓、圣保罗大教堂附近、奇普塞德街沿线列阵。街道、露台和屋顶挤满了观众。从威斯敏斯特寺院到伦敦塔,所有的塔尖都传出喜悦的声音。公告在王家交易所前再度颁布,号角声伴随着市民的欢呼声。当天晚上,从白教堂到皮卡迪利的所有窗口灯火通明。宫廷开放了富丽堂皇的房间,充满了衣冠楚楚的廷臣。他们来访,一心只想亲吻国王和女王的御手。辉格党人蜂拥而来,怀着胜利的骄傲和腾达的预期,满面春风。他们有些人的喜悦当中掺杂了报复的欲望,但也情有可原。受害*深的人熬过了邪恶的时代,却没有露面。罗素夫人的朋友云集白厅走廊,她却继续隐姓埋名。她只想到一人,他只要活到今天,何愁不能在盛典当中出人头地?但几个月前,她的女儿嫁给卡文迪什勋爵。国王和女王邀请她和德文郡伯爵夫人觐见。年轻女士描绘盛况的书信流传至今。她轻快活泼地写到群众的喧嚣、街道的篝火、人山人海的接待室、玛丽的美、威廉的和蔼。国王的亲切提升和软化了她阴郁苛刻的特征。孤女见证了迟来的正义,害死父亲的凶手在劫难逃,公开表示刚毅的喜悦。这才是信中*有趣的篇章。各省市镇步武伦敦的先例。三星期内,《公报》充满了严肃的记录。公众的喜悦发乎本心。绅士和约曼义勇军组成骑兵队。郡长和监司披红袍游行。热忱的新教徒举行集会,以橙色旗帜和丝带为标识。到处都是庆典、篝火、华灯、音乐、舞会和盛宴。麦酒如水,葡萄酒如泉。荷兰人得知共和国的首席长官登基,喜悦尤为真诚。威廉在登基当天,致信三级会议。他保证,地位的变化不会改变他对祖国的感情。他希望,新近的高位将会使他更加有效地承担原有的职责。寡头派一向敌视加尔文主义和奥兰治家族,窃窃私语要求陛下辞去总督的职位。然而,民众的呵护淹没了他们的低语。国民为伟大同胞的天才和成就深感自豪。联省专门确定了感恩日。在七省所有的市镇,公众发出自然而然的欢呼。庆典的费用主要依靠自发的捐赠支付。各阶级无不慷慨解囊,连*穷困的劳工都能助凯旋门的建设一臂之力,给篝火添薪助燃。法国胡格诺派虽然倾家荡产,但仍然以其心灵手巧有所贡献。他们亡命海外,带来了制作烟花的技术。他们现在纪念信仰卫士的凯旋,在阿姆斯特丹运河的上空点燃了辉煌灿烂的图案。?肤浅的观察者很可能认为:当时的威廉简直就是*值得羡慕的人。其实,他正处在*焦虑、*不幸的状态。他非常清楚,困难的任务只不过刚刚开始。晨曦初现,阴霾又遮蔽了曙光。许多迹象预示着黑暗和风暴的日子即将来临。新朝造肇,普天同庆。两大派别却没有,或几乎没有参加庆典。国王和女王的登基公告在市场十字架周围的集会上颁布,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牧师或士兵的身影。牧师和军人的职业自豪感深受伤害。国教会神学家珍爱绝对服从的教义。这是他们独有的标识。这是他们心爱的主题。从他们流传至今的演说判断,他们鼓吹消极服从的频繁和热忱不逊于三位一体和赎罪。?教区牧师自然不愿庆祝自己的教义失败。二十八年来每一次国王殉难日和复辟纪念日,他们都要向教民谆谆教导尊王大义。军人同样心怀怨望。他们确实厌恶天主教,并不爱戴亡命的国王。然而,他们感觉到:在国运所系的短暂交锋当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英格兰王旗麾下的四十个精锐军团声势浩大,为亘古所未有,在入侵者面前仓惶撤退,然后不战而降。在*近的巨变中,大军完全无所作为。他们既没有驱逐威廉,也没有迎接威廉。乡民拿起草叉,骑上辕马,七零八落地追随洛夫莱斯或德拉米尔的行列,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比王室禁卫军的精骑更为重要。禁卫军戴羽帽,披绣衣,策马驱驰。伦敦人经常在海德公园看到他们,心怀羡慕。外国人的冷嘲热讽增加了军队的屈辱,命令和惩罚都无法完全压制。骄傲的勇士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觉得必须表现恐吓的姿态。塞伦切斯特驻军扑灭了篝火,高呼詹姆斯国王万岁,祝他的女儿和女婿陷入混乱。朴茨茅斯戍军骚扰康沃尔郡的庆典。军民双方大打出手,一人在斗殴中死亡。……
托马斯·麦考莱,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更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史学家,前后用了20年的光阴书写《英国史》,穷毕生之力成就这部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是《剑桥中国史》第7卷的中译本。由国外研究明代历史的专家执笔,吸取了中国、日本和西方
《哈佛中国史3》内容简介:《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三卷。一直以来,唐朝堪称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在商业
民国青楼秘史 本书特色 奢华与糜烂 光鲜与龌龊一部全面记载民国娼妓的秘密档案亲历者讲述民国花街柳巷背后的另类世界知情人披露妓院与北洋政府的奇妙关系。民国已成浮...
1934-西藏-黄慕松奉使西藏实录 本书特色 本书以1934年黄慕松代表国民政府出使西藏的历史事件为轴心,讲述了西藏自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2年,在与中央政策失...
北京文化史举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撰写的一本简要介绍北京文化发展的小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要素,像读者介绍...
金沙考古:太阳神鸟重现 本书特色 成都金沙遗址并不单纯是一种物质形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张扬。金沙考古无论是对提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还是对了解成都“母本之...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是美国退役陆军中将莱斯利・R・格罗夫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国制造首批原子弹计划(即曼哈顿计划)的总
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本书特色 《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是近年大陆家族史研究中*为重要的著作……日后中外学?讨论近世华南...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任伯年闲时看花鸟》内容简介:任伯年(1840—1895),清末的上海新旧交替、中西交汇,任伯年融合不同技
史学原论 本书特色 很高兴向读者们推荐这本用途广泛而又文辞优美的小书它不仅引人入胜,更兼开卷有益。比方说,这本书有些章节专注于证据问题,这对于每一位渴望获得那与...
《质与量的未来》内容简介:本书是备受推崇的畅销书《质与量的战争》的姊妹篇。作者针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质与量的乱象以及由量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内容简介:11世纪末,数万十字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惨烈的东征之路。他们天真地坚信,从异教徒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文化的世界史》内容简介:· 阿尔弗雷德·韦伯,海德堡精神的引领者,魏玛德国最后一代通才 他是广负盛名的思想家、社会学家马克
《罗马人的故事3:胜者的迷思》内容简介: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持续保持长久的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敌的威胁,也会出现
中国智慧故事.3:教育伦理篇(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智慧的百科全书。不管读者属于哪一个族裔,来自什么文化背景,都会发觉这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宝典,因为中国...
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的内容,在史官源头及周代史官制度的考证方面,吸收了原《周代史官文化》的主要内容,但做了较大的压缩。新增加的“重黎绝地天通”及...
Intheearlysixteenthcentury,themonkFilofeiproclaimedMoscowthe"ThirdRome."Bythe193...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漫说中国历史-36-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
有史学家称宋朝为“黄金时代”,有史学家则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太窝囊”。对于这个备受争议的朝代,作者独辟蹊径,抛开主流史
世界文明史:恺撒与基督 本书特色 一个伟大的文明国家之灭亡,常非外力的摧毁,而是由内部的腐蚀所造成的。恺撒打造的罗马帝国给地中海世界带来了约两百年的秩序、繁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