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作者:李银河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年:2016-07-01

评分:4.8分

ISBN:9787569909524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内容简介

 1.李银河教授的作品以2012年的退休为界,前后呈现明显不同的内容和风格。此前以社会学研究作品为主,主要受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哲学影响,学术观点和文风都带着福柯的印痕;2012年6月以后推出的新作,主要是散文随笔,以《我的生命哲学》《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为代表作,关注隐居、冥想,不时反观自身、审视自己人生,包括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生活状态,持续找寻人生的意义,这些作品不时可见梭罗的影子。2.一位写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交流,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各种问题,怎样认同、评估并比照自己,都与他(她)身处的伦理体系、价值体系息息相关,这些体系融合在他们的文化处境和随岁月逐渐沉淀的智慧里。智慧可以带来的完好无缺且持续的快乐,智者的心志正如一片苍茫大海,暂时的波涛汹涌深处,有种永恒的宁静,李银河教授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心里重新制定了一个世界,并与自己的那个世界通体和谐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本书特色

作者退休后,定居海滨小城,每日闭门谢客,静心读书思考,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形成这部作品。主要倡导超然、豁达、淡泊名利、追求、快乐的精神,大学问家写给自己的小散文,从容不迫,对忙碌的现代都市人也有所启发。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在一切物质需求已得满足的境况中,能够继续自己对于爱与美的不懈追求,终身不必陷入无聊境地,这是对人的一个极大挑战。我面对这一挑战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决心将全部身心浸淫在对爱与美的狂热追求之中,并把这一激情保持终身。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目录

2_迟到的扫墓      4_超凡脱俗的爱    6_纯粹的精神之爱9_再谈纯净的精神恋爱   11_拿自己做个实验    12_爱是双刃剑14_灵魂伴侣   16_肉欲问题   18_大爱小爱*好兼备   20_抽象之爱22_隐秘的爱情  24_恋爱游戏   26_爱究竟是不是自然的?  28_汹涌澎湃30_意义   32_要不要保持激情   34_爱的深沉35_情人节有感:爱是*佳存在方式   37_欲望  39_论爱之故意41_论爱与自由的关系    43_动力   44_爱是逃避46_把自己从性对象的角色中解放出来48_人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不结婚不生育的生活方式?   51_爱情    53_单纯的快乐55_人间三情之比较   57_爱情的功能   59_高估   61_密度   63_吃风屙烟66_快乐是人生的*终价值    69_什么是真正快乐的人生?71_笑对人生   73_快乐可以成为人生追求的正面价值吗?75_成功与快乐  77_快乐与内疚  79_快乐可否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81_快乐能否成为人生目标   83_快乐哲学   85_*后一天与**天88_诗意生存    90_什么是诗意的存在    92_安静•快乐•激情94_安静的力量   95_阅尽人间春色   96_远方的友人  97_西班牙海滨小镇100_在西班牙海滨度假村  102_西班牙印象104_设法躲开人群  106_与自己的存在裸裎相见108_舒适  110_干净  112_淡定  114_宿命  116_强烈  118_独立支撑120_交集  122_幸运  124_心中的诗  125_老去127_名利心  128_虚荣  130_自由奔放随心所欲  132_随心所欲不逾矩134_静美的阶段   136_美之稀少  137_什么是精致的生活139_一切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  141_粗俗   142_精神对身体的影响144_生活的色调   145_赤子之心  146_诱惑  148_强与弱150_必需与奢侈   152_清明  154_采蜜哲学  156_我怎样修行158_冥思的生活  160_什么是我心目中的参透  162_心如止水164_心弦   166_禅意   168_可不可以做一个无神论者   170_冥想171_凝神静思  173_浅薄   175_狂喜  177_人生之癌180_生命之舟  181_生命意义问题  183_有趣与有意义  185_终极问题187_心有所属   189_向死而生  191_生命的空无  193_生命之可怜195_人生之无奈   197_宏观与微观    199_岁数   201_年龄203_人生如梦   205_刻意享用生命   207_存在与占有    210_无所谓212_幸福的三个境界   214_要不要修炼到欲念全无216_人活着要什么    218_为什么人只应当做喜欢的事220_有目的与无目的    222_生命的提纯    224_寻找梭罗的感觉227_瓦尔登湖漫步    230_知我者二三子   233_灵魂朋友235_出世与人生    237_超脱239_让精神超脱肉体     241_参透之后的不二之选243_远虑    245_超然物外   247_气定神闲249_独处   251_提升生活质量的不二法门    253_单纯的关系255_躲避喧闹   257_独处与交流   259_看与不看261_无欲无求优哉游哉   263_静谧的生活265_沉静的狂喜   266_如何保持心情的超脱和宁静268_回归生活的原始状态   270_安逸为生   272_世界广阔时间无垠273_读梁实秋  275_远与近  278_欲望   280_生命的冲动   282_解脱的冲动284_世事纷繁   286_人比自己以为的更自由  288_监狱与自由289_让心自由飞翔   292_鱼与熊掌   294_人怎样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297_无法归类的关系  300_咀嚼痛苦  304_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306_两类作家  309_谁是天才  311_自由的写作  313_关于写作动机316_写作及其评价  318_写作枯水期  319_小说家三要素   321_写作323_追求圆满   325_如醉如痴   327_自信与灵感   329_可不可以纯玩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相关资料

李银河的晚年创作:离开福柯,接近梭罗王凤丽(《深圳晚报》2016年5月15日)李银河教授2012年2月从中国社科院退休,此后隐居北京郊区和海滨小城。从被称为“先锋斗士”、“敏感话题女神”,曾经的“年度疯神榜冠军”,到目前的从容避世、静心沉思,通过她的晚年作品,可以看到她在社会关注和生活实践层面,渐渐远离福柯、走向梭罗的过程。李银河教授的作品以退休为界,前后呈现明显不同的内容和风格。此前以社会学研究作品为主,主要受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哲学影响,学术观点和文风都带着福柯的印痕;2012年6月以后推出的新作,主要是散文随笔,以《我的生命哲学》《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为代表作,关注隐居、冥想,不时反观自身、审视自己人生,包括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生活状态,持续找寻人生的意义,这些作品不时可见梭罗的影子。在新浪博客火热的那几年,她几次发表博文,提到梭罗。梭罗最吸引她的品质,是“遗世独立”,她说退休后的理想,就是隐居安静处,观察四季轮回。世事繁杂,红尘滚滚,梭罗来到瓦尔登湖,自耕自食,主动选择远离世事的喧嚣。而今,李银河教授住在海边小城,虽然不用像梭罗那样自己盖房搭屋、种粮果腹,但是衣食简单,基本吃素,每天让小区附近饭店送一份素菜,分午、晚两顿吃,每顿饭15分钟。每天酣睡六七小时,早午晚去海边散步各半小时;上午写作,下午读书,晚上观影。这种状态,使她虽然没有身在瓦尔登湖,但是找到了梭罗的感觉,生活宁静,心情愉悦,灵魂自由。她享受这样的状态:耳朵常常听到喧闹而又静谧的虫鸣,眼睛常常看到不安而又平静的大海,心中常常感到奔放而又深邃的情绪。2015年,李银河隐居期间前往波士顿,去了她心目中梦幻般的瓦尔登湖。在空荡荡的停车场停好车,向湖边的沙滩走去,瓦尔登湖还被冰雪覆盖,只是在靠近沙滩的地方有一片条状湖面已经化开。她站在梭罗住过两年的小屋的废墟上,穿过前方松树茂密的树干和枝叶,俯瞰几十米之外静谧而神秘的瓦尔登湖,看着木小牌上刻着的梭罗的句子,她再次感慨,“每一个词,像一个鼓槌,重重地敲在我心灵的鼓面上,发出橐橐的声音”。大学者写散文随笔,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毕竟,一个人做社会研究、写调查报告的能力,和文学创作的天赋,完全不同。李银河教授在即将出版的新作《享受人生》中,提到自己的写作动机,“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生命的意义对不同的人来说,当然是不一样的。李银河教授认可巴塔耶的说法,“写作是人生最重要的行动”,她一直喜欢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也曾说:“我生命的意义就是写作,它是从变成过去的现在(我不写了)前进到另一种现在(我正在写),一本书正在形成而在未来结束。”对她来说,不仅生命的意义越来越接近巴塔耶和萨特所描述的状态,生活的日常也以“写作”为线索,一天天悄悄滑过时间的脉络,越来越接近某种既理想又从容的状态。“(我)把写作当成自己与他人交流的一件事来做,我恰恰在讲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是,其实大多数时间我在自说自话。如果刚好能引起他人共鸣,那就算我和这个人对话了,就像现实中的朋友一样,各自捧着杯茶,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尽管2012年划分了李银河教授学术研究和晚年写作两个阶段,但两个阶段的她是完整统一的,她始终如一地勇敢而单纯地直接面对生命最基本的事实。以前打开新浪博客、微博,每篇文章的后面,都有成千上万的网友,排着队来赞扬或者辱骂,外人觉得她站在风口浪尖上,她自己却总是淡然一笑,宠辱不惊,既不转发赞美,也不回骂攻击者,更不会为之影响情绪。曾有段时间,几次接到一个香港打来的辱骂电话,每次她被骂,都不知如何应对。助理了解到情况,接过话筒回骂对方一通,从此对方悄无声息,再不来扰。李银河觉得对方好笑,“以后再也不敢打电话来骂人了”。一位写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交流,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各种问题,怎样认同、评估并比照自己,都与他(她)身处的伦理体系、价值体系息息相关,这些体系融合在他们的文化处境和随岁月逐渐沉淀的智慧里。智慧可以带来的完好无缺且持续的快乐,智者的心志正如一片苍茫大海,暂时的波涛汹涌深处,有种永恒的宁静,李银河教授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心里重新制定了一个世界,并与自己的那个世界通体和谐。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作者简介

李银河,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知识分子、著名社会学家,自由主义代表学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30人”。2012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专心读书写作,近年先后出版 “心灵散文”系列:《我的生命哲学》《我的心灵阅读》《我的社会观察》和《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