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雄魂挂云山

铁血雄魂挂云山

作者:王延年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2016-07-01

评分:5分

ISBN:9787503468599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铁血雄魂挂云山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铁血雄魂挂云山》对此进行了细致地诠释,人物描写栩栩如生,细节生动,情节感人。尤其是跳崖那一段,真正催人泪下。挂云山六壮士的事迹确实比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顽强,激励人心。正是由于无数的有名的、无名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远不能忘记。是一本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好书。

铁血雄魂挂云山 本书特色

挂云山,位于河北井陉县,与平山、获鹿交界,山势雄伟,妙景珠联,道教圣地,古有华北泰山之誉。这是一段被历史烟尘模糊着,风干着的抗战故事。挂云山六壮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王延年著的《铁血雄魂挂云山》详述了挂云山六壮土的故事。1940年秋,四千名鬼子,牢牢被牵制在挂云山下。中队长李恒山中弹牺牲,吕秀兰率领康二旦、李书祥、康英英、康三堂、刘贵子,五位战士,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后,与冲上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弹尽力绝,跳崖殉国,用青春和热血,建构了六壮士辉煌的生命图腾。

铁血雄魂挂云山 目录

引子
一 三峪村劫难
二 寻医记
三 康三堂娶“妻”
四 挂云山下
五 鬼子进庄了
六 山坳星火
七 军鞋风波
八 来了红枪会
九 吕秀兰
一〇 历险庄子头
一一 康英英出山
一二 三枚炸弹
一三 智取庄子头炮楼
一四 三峪村惨案
一五 焦土抗战
一六 野火春风
一七 传单事件
一八 山雨欲来
一九 三峪村激战
二〇 智取冶河炮楼
二一 道高一丈
二二 智除孙保长
二三 深入敌区
二四 雪山坚持
二五 谁是奸细
二六 除奸炸铁路
二七 挂云山庙会
二八 送粮记
二九 歼灭红枪会
三〇 战火中的婚礼
三一 三雄遇难
三二 血战挂云山
三三 六壮士跳崖殉国
尾声 七十二年后的震撼

铁血雄魂挂云山 节选

《铁血雄魂挂云山》:他的身后,是一辆大黑叫驴拉着的铁脚大车。尾随的兵匪,军服新旧不一,有提大枪的,有提大砍刀的,有持斧头的,还有的穿着女人的衣服,乌七八糟,共三十多个人,咋咋呼呼涌到了村中央的老槐树底下。村长康老正听到枪声,知道又来了杂牌军,他赶紧撂了饭碗,打起袍带,抓了几只茶碗,提了一个竹皮暖壶,急忙赶到大槐树底下对歪脖司令又倒水又递旱烟,并问是哪个军头的。歪脖司令坐在树下的石墩上,自称是猴子固的十三支队,搞曲线救国的,要村里出钱出粮。一说出数目,村长康老正很为难地满脸赔笑说: “长官,你看,兵荒马乱,又天旱不雨,这个军那个军常来,俺这穷山沟沟,实在刮不出油水来了。”歪脖子司令把茶碗一摔,大骂一声:“妈那个把子,我不管他什么军来过,我才是抗日的正牌军,快去给我催,钱和粮食,如数给我弄到大槐树底下来。”康老正无奈,只得接过一个兵匪递给他的铁皮喇叭,开始沿街吆喝:“乡亲们,国军要爱国粮喽!每个人二十斤小麦,八块大洋,赶快送到大槐树底下集合喽一一!”村长这么一喊,等于给山民们报了信儿。正在吃饭的山民,赶紧收拾碗筷,收藏家里值钱的东西;年轻的妇女,赶紧换上补丁衣裳,跑到灶火膛前,往脸上抹锅底灰。村长吆喝了一个钟头,却没有一个人往大槐树底下缴粮捐钱。歪脖司令火了,站在石墩上拔出盒子枪,冲天上啪啪两枪,大骂道:“他妈那个把子,给我搜,挨家挨户搜,每个耗子洞也得掏三遍。”这一道命令,匪兵们全来了劲儿,他们带着各式武器,开始砸门入户。一时间,整个三峪村,鸡飞狗叫,哭喊一片。不一会儿,钱袋、粮袋、鸡、羊、猪,源源不断地弄到大槐树底下。有些老年妇人,哭叫着扑上来与兵匪们撕扯,全叫兵匪的枪托子砸了回去。三峪村里,家家户户都遭了抢劫,唯独康大石匠一家,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搜出来。兵匪是不会甘心的,他们用麻绳绑来了石匠家两个人,石嫂和石匠的儿子康三堂。石嫂一见了歪脖司令,几步赶过来,屈膝一跪,哭着哀求道: “长官。我们家的钱都捐到山上修庙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了。放了我们娘俩吧,求您厂长宫……”歪脖司令极不耐烦地瞥了石嫂一眼,很快盯在了她儿子的脸上。康三堂是个十来岁的少年,黑眉大眼,圆头虎脑,留着瓜片头,穿着合体的蓝细布学生装,甚是可爱。歪脖司令梗着歪脖子微微一笑,对石嫂说:“起来吧,没钱没粮不要紧,有孩子顶着。我们要了这孩子。把他卖到井陉煤矿上去。”几个匪兵抓了康三堂,就往大车上推,石嫂急了,爬起来用身子拦挡着哭喊:“你们不能抢我的孩子!”康三堂也挣扎着喊娘.这时,村长康老正赶过来,对歪脖司令说: “老总别急,我再劝劝她,咱们再商量商量。”歪脖司令一摇马鞭,匪兵们住了手,石嫂又跪在村长面前哭起来。村长知道康大石匠家里有钱,就劝她破财免灾。歪脖司令趁机要了个大数:“要想领孩子,她得出五百现大洋,用钱赎人吧。”石嫂的脸上又变了色儿。村长康老正恳求歪脖司令:“老总,你要得太高了。别说她一家,我们全村也拿不出这五百现大洋。你这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呀。”歪脖司令打了个沉儿说:“再给你降点儿,出三百现大洋。”村长不敢再多言,再次劝石嫂。石嫂看今天的阵势,无论如何是躲不过去了,她只好舍钱赎人,抬起苍白的脸,很为难地说:“长官,你不要伤我的孩子,我到亲戚家,想法借钱去。”歪脖司令脸上闪过一个得意的笑,又绷住赤红大脸问:“你上哪儿去借,让我们等多大工夫?”石嫂说:“我到东峪去借。”村长急忙帮腔:“东峪不远,就在东边,一袋烟工夫。”说着,给歪脖司令倒上了水。歪脖司令一挥手,匪兵给石嫂松了绑,石嫂揉着被绑红的手腕,再次恳求:“你们千万别伤我的孩子。”一个匪兵推了石嫂一掌说:“快走吧你!”就这样,石嫂被一高一矮两个匪兵,用大枪押着,定向挂云山的方向。街上的乡亲全都向她投去同情、担忧的目光,没一个人敢说话。人们所能办的,只能是向着挂云山双手合十,默念着阿弥陀佛和无量天尊,祈求神佛的保佑。康大石匠的钱粮究竟藏在哪儿呢?石匠和石嫂都是很会节俭的人,他们家虽说不是很穷,但是他们很会过Et子。石嫂一年四季都穿粗布衣,打着补丁,好衣服留给孩子;吃饭上和穷人一样,过了麦吃三顿细粮,其余就全是糠菜窝头了。石匠挣的钱全都存起来,供孩子上学。钱,就是孩子的前程啊! 三峪这地方,经常闹匪,无法无天的时代,只有自己防范。石匠靠一双巧手,家里每一处石房里都建了石窖,他们家的钱、粮,一部分藏在石窖内,石窖口还设了机关,一般人弄不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