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以道摄万有,以德证大道,非静观玄览,实难见其智慧。
《老子与哲学》视老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据此而阐明《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一而三,三而一,《老子》之智慧如泉源之汩越,汲之而足以滋养人心。
《老子与哲学》是一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的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作者以解构、建构和以文注文、以人注人的研究方法,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以老子注解老子,即以《老子》书中的概念、判断和观念以及历史上记载的老子言行和事例,来诠释老子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避免个人的随意发挥和任性议论。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关于老子的阐述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自 序 1
一、老子其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
老子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 7
老子其书:云霓明灭或可睹 17
老子之思想:博大精深 28
老子之评析:高山仰止 39
老子之评析:诚惶诚恐 49
老子之成语:思想结晶 59
老子之成语:人生智慧 68
老子与孔子:日月同辉 78
老子与孔子:根脉相连 88
二、本体哲学(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玄览静观)
老子之哲学:无用之大用 101
老子之道:惟恍惟惚 110
老子之道:天道 119
老子之道:治道 128
老子之道:人道 137
老子之无:天籁之音 147
老子之自然:自然而然 156
2 老子与哲学
老子之道:文本解读 165
老子之道:概念辨析 174
三、政治哲学(无为而治、南面之术、小国寡民)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185
老子之女性:万物之母 195
老子之水:宇宙之水 204
老子之水:政治之水 213
老子之水:道德之水 222
老子之无为:比较研究 231
老子之无为:治国秘诀 241
老子之不争:为而不争 250
老子之侯王:现实选择 259
四、人生哲学(圣人人格、见素抱朴、卑弱自持)
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 271
老子之婴儿:返璞归真 280
老子之圣人:智慧化身 289
老子之圣人:治国楷模 298
老子之圣人:人格理想 307
老子之圣人:以无为本 315
老子之柔弱:含义丰富 324
老子之德:尊道贵德 333
老子之善:上善若水 343
《老子》全文 352
主要参考文献 368
后 记 371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在哲学方面的成就,在先秦思想家中是*高的,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老子》一书蕴集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它那些佯谬的语句所具有的说服力,它的谨严认真态度以及它那似乎不见底的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1〕然而,吊诡的是,老子著书立说的初衷和目的不在于探索宇宙奥妙,而在于拯救时世,为政治和统治者服务。老子思想的本质是政治哲学,其哲学思想主要是为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即“君人南面之术”。所谓南面之术,系指古代房屋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以利于冬天避风、夏天消暑,尊长一般坐在正中,面向南方,位卑年幼者坐在两侧,面向北方。对于这一传统习惯,汉朝董仲舒等封建思想家为了帮助君王巩固统治地位,将其曲解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2〕。因而研究君王如何驾驭臣属、统治百姓的理论,就叫做君王南面之术。 研究老子之政治,有必要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政治包含着两层含义,政是方向、主体和领导,治是手段、方法和管理。一般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构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重要社会现象。政治与国家密切相关,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政治。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西方政治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一开始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等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古希腊人认为,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性;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而人也是天生的有德性动物。现代政治是从近现代国家发展起来的,源于市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权利、民主政治和权力制衡。中国对政治的理解,与西方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古代虽然出现了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论,但古代思想家并不重视政治一词,亦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关注社会治乱和政治问题,但一般都把政治看成是符合礼仪的道德行为,以及统治者如何管理和教化人民的行为。直至近代,孙中山对政治作出阐述,才和西方政治观念有了相近相似之处。孙中山指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2〕通过政治概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就能理解老子之政治为什么是君人南面之术的缘由。 老子思想名哲学而实政治,这与老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之际,是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诸侯兼并、弱肉强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王弼注云:“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也’。”这是一个暴政的年代,统治者横征暴敛,老百姓民不聊生,“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一个不公的年代,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是,天道运行的法则,是减损有余来补给不足;人间的规矩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来供奉有余。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遭到空前破坏,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发生剧烈变化,“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面对动乱变革局面,如何进行统治管理,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如何找回生命的安顿之地,成为先秦诸子百家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关心政治,是时代对诸子百家提出的任务;服务政治,是诸子百家对时代需求的回应。这是先秦时期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发达而抽象思辨和科学技术薄弱的根本原因。孟子认为,当时诸子百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汉初学者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诸子百家进行分析后指出:“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以干世主”“务为治也”,换言之,就是为统治者献计献策,是先秦思想家的共同特征。老子虽然淡泊超脱,也不能例外。胡适就说:“在中国的一方面,*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当时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要想寻一个补救的方法,于是有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1〕比较而言,在先秦思想家中,老子之政治思想是*为深邃的,这是因为老子把其政治思想奠基于道,为其政治思想找到了形而上本体;同时,从反向思维出发,以反求正,得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更重要的是,老子为君王统治着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南面之术,从而形成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传统。
《老子》五千言,以道摄万有,以德证大道,非静观玄览,实难见其智慧。
《老子与哲学》视老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据此而阐明《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一而三,三而一,《老子》之智慧如泉源之汩越,汲之而足以滋养人心。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 何俊教授
道是智慧的源泉。深切地体会道,既是智慧的探寻,也是人心的究明。道无穷极,故两千五百余年来对道的探寻亦未尝止息;而每一次真正的探索,都不仅彰显了道,也澄明了心。《老子与哲学》内外呼应,交相发明;以道照亮人生,以人生揭示道;专业研究可以开阔视野,业余阅读可以陶冶心灵;一言以蔽之曰,皆能有得于其中。
——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乔清举教授
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架构》《政府的自我革命》《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版《存在与时间》,奠定了其在现代哲学界的地位,1933年因介入纳粹
佛学研究十八篇(共二册) 内容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今文经学,并从受佛学,...
德国浪漫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考察界定在其哲学方面。浪漫派哲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德国哲学的发展中扮演了某种重要的角色,因此,本书从德国浪...
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八篇文章,包括《什么是政治神学》、《为什么是政治哲学》、《哲学与律法:转向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施特劳斯...
《学习辅导与习题集》具备所据教材权威、覆盖面广、试题成熟、重点突出、考点明晰的特点,能为广大考生梳理教材、把握重点难点节
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全彩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是佛教中特有的美妙世界,那里环境优美,生活富足,没有丝毫痛苦,这类似于天堂。但实际上...
藏外佛教文献 第二编 总第十五辑 本书特色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5辑)》:散佚在大藏经外的佛教典籍集成、佛教、文献学研究的园地、用研究班方式精心整理、...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叙述从南宋朱熹到明末的思想发展,五十余万字。作者通过充分掌握**手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本着历史与逻辑相...
道心人情:中国小说中的神仙道士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中的一册,丛书的的特点是“丛”,一本一本独自成书,而又集成一丛,或者许多小丛又汇合成大丛...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讲述-下册 本书特色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说参同契-南怀...
李天命作品集-哲道行者 本书特色 思方学探索思考之道,为脑装备;天人学探索生死之道,为心装备;思方学+天人学=哲道。哲道行者,佩思方剑,备天人琴。哲道之行,从思...
读禅.有智慧 本书特色 《读禅有智慧》是弘一大师李叔同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
张望,1962年8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研修摄影,2005年因其艺术成就
儒家民主-杜威式重建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儒家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详细研究,阐明了儒家民主的可能性,提供了与西方自由民主模范不同的其他选择。同时...
佛教格言 本书特色 一部*浓缩的现代大藏经 一本学佛**的手册 一种研习佛教教义的课本佛教格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勤营生、会理财、远恶习、慎交游、善养...
颜元集(全二册)-理学丛书 内容简介 《颜元集(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颜元是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颜元集》收有他现存的全部著作:《四存编》、《四书正误》...
阿克巴‧阿赫美德Prof.AkbarS.Ahmed1943年1月15日出生,現為美國華府美國大學(AmericanUniversity)「伊本‧卡爾敦伊斯蘭研究...
走进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走进人文社科丛书”之一,以简洁、生动而不失学术原味的方式介绍了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价值论概览;道德的起源与目的;道德评价;...
《多重视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共收录西方学者有关全真教研究的十四篇专论,时间跨度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们依照论文所涉
学哲学用哲学(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约55万字,分上下两册,主要由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坚持发展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