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的历史阶段从1914年一战爆发开始, 到1989年苏联解体终止。历史学家约翰·卢卡斯在书中对这段历史中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参与国家及领导人进行了重点介绍。书中对自由主义的衰落,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 科技的成果和其中潜伏的危险, 以及全球的持续民主化展开了深入分
一本书读懂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锐评两战后大国间的权力博弈洞悉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角力
著名历史学家卢卡斯凝聚毕生心血的经典力作
《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鼎力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史的开先河之作
一部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和情节反转的世纪简史
据我所知并没有特别庄重记录20 世纪历史的书籍,而我本人写作此书的目的也并非要弥补这个空缺。在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生活在20 世纪,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一名历史学家。我穷其一生所主张、教导和撰写的“客观”且“科学”的历史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而是“主观”的历史。对于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几乎与所有的人类知识一样,我们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都是个人的体会,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也不会,且更不可能完全相悖。虽然我们并没有全然掌握真相,但必须坚持追求真相。因为很多看起来不完整的关于20 世纪历史的真相仍然值得追求,或许将成为永久的追求。
理论叙述到此为止。历史知识的反对与理解取决于描述而非定义。历史知识是由基于事实的词语和句子组成,而不是被包装的事实。“太初有道”,而“道”也将会在世界的尽头。
关于“century”一词,大约出现在1650 年的英国和法国,那时才有了现今所表达的意思,在此之前在拉丁语中意指百人团(centuria 与centrion 相互关联,意指百人队队长)。新含义的出现,以及Ancient(古代)、Middle(中间)、Modern(现代)三个与历史阶段相关的词的出现都标志着历史意识的形成。中世纪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中世纪的人。他们只知道事物正在改变,一些变得更糟,另一些变得更好,事实的确如此。由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所著的《中世纪的衰落》于1920 年出版。在此五年前,无人或者说极少有人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在20 世纪,我们的历史意识已经以多种方式和形式在进步了,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不觉地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中世纪的衰退中。同时,20 世纪也意味着欧洲时代的终结,这也是本书的另外一个主题或者说是本书的次主题。现在,我们从历史而非数字的角度补充一下,20 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1914 年至1989 年一共75 年,主要标志即两次世界大战(很可能是*后一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革命和苏联国家的影响,后者到1989 年已经变得摇摇欲坠。(19 世纪持续的时间更为长久,从1815 年拿破仑的倒台到1914 年**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共99 年。)
另一个问题,即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这样的表述可能对很多读者来讲并不会感到吃惊,但却会让很多生活在**次世界大战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人感到惊讶。当我们听到或读到1914 年至1989 年是美国的世纪,19 世纪是英国的世纪,18 世纪是法国的世纪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惊讶。这些特征不仅仅暗示军事力量、制海权以及帝国财产,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然而陆军与海军力量尤其重要。在20世纪的众多重大事件中,两次世界大战至为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源于**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所谓的冷战近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没有美国参与联盟,即使英国和苏联联合起来也不会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同样,没有美国参与**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法国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至少不会在1918 年取得胜利。但是这并不仅仅是陆军、海军和空军力量的联盟,它们意味着欧洲世纪的终结,很少有欧洲人承认这个事实,从地图上可以看到,1914 年之前,欧洲不过是亚洲的一个半岛。
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多数媒体认为它们必须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接受美国在一些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在1914 年之前并未承认)。一直到1895 年,华盛顿与伦敦对于委内瑞拉问题出现了较小的危机,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当美国在1898 年决定对抗西班牙时,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媒体几乎无一例外都支持美国。从此以后,在整个20 世纪,英国政府从未出现过强烈反对美国的情况。在1914 年之前的15 年里,美国正在逐渐影响着英国人的生活。詹姆斯·布赖斯先生曾是英国驻美国大使,他对美国十分了解,甚至写道(在他的著作《美利坚联邦》中):“美国在一些方面超越了欧洲国家。它正走在它们的前面,而它们可能跟随其后。”特别是在讲英语的国家,还有世界其他很多地方,都感受到了美国的力量,美国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方面,还包括她无数的实践和发明。甚至在1940 年,希特勒几乎赢得“二战”胜利的时候,如果没有温斯顿·丘吉尔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他很可能早已达到目的了。
与此同时,英国对于美国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不列颠群岛一度是前往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但是在1914 年之前的15 年,来自不列颠群岛的移民一直在减少,但当时其他前往美国移动的欧洲国家的人数仍然在极速增长。美国*伟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意识到了这点,他主张的新民族主义,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民族主义,而是针对当时的新移民特别是来自东欧和南欧的新移民者,为了使其尽快地融入美国环境中。在20 世纪,罗斯福的主张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显然,民族主义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美国就是一个例子,进一步来讲,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我们也可以称为民族主义(与守旧的爱国主义相关但又并不相同),当时民族主义仍然是*受欢迎的政治情感,几乎无处不在。[1]
……
卢卡斯为我们呈现了极富洞察力的“历史性的”二十世纪的概述。
——《出版人周刊》,2013年7月1日
这是一本关于二十世纪简史的书籍,而不仅仅是一连串日期和事实的清单,它读起来津津有味且发人深思。
——莱斯利·路易斯,《图书馆杂志》,2013年9月15日
令人印象深刻、引人入胜的一本书。卢卡斯着重记录了一个世纪以来强大的国家、领导人以及思想。总体而言,他认为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人类的信念比物质因素更为重要。
——杰弗里·布莱恩,《澳大利亚书评》,2014年2月1日
约翰·卢卡斯,生于1924年1月31日,匈牙利裔美籍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伦敦五日,1940年5月》(Five Days in London, May 1940)和《新共和国》(A New Republic)。曾于切斯努特山学院(1947—1994)任教,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拉塞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里 根学院和布达佩斯特大学、汉诺威大学担任访问教授。
希特勒好像女人有种魔力,不少社交界的贵妇对他大为钦佩,并为他向上爬铺平了道路。他的外甥女吉莉因他去寻死,他的情人爱娃与他
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 内容简介 绪论**章 承袭与新变:汉魏六朝赋文化精神源流**节赋的文化精神溯源一古诗之流:从诗之讽谏到赋之讽谏二灵均余影:从骚之怨愤到赋之怨...
《所罗门王的指环》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洛伦茨的经典科普著作。本书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
《英语美文口袋书:情感篇》内容简介:《英语美文口袋书:情感篇》的选材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内容不分国度,既从经典中探寻历史的
《丹麦女孩》内容简介: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曾在自己的生命中努力挣扎,想要了解我们是谁,并且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学会接纳
《海派源流》内容简介:上海是座海,虹口是条河。这条河,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据考,虹口沉淀于唐朝时期,是一片沙滩,其后渐渐成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
《彼得·泰尔传》内容简介:当没有人看好扎克伯格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向扎克伯格投资50万美元,因此才有了后来的Facebook。当没
荣获1991年美国政治学会立法研究部门理查德·F.芬诺(RichardF.Fenno)奖在这部获奖著作中,R.道格拉斯·阿诺德提出了一种理论模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考古学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基础上的,是一门横跨考古学与艺术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学科。本书是国内**本探索建...
帝国中兴的悲歌-崇祯皇帝七讲 目录 **讲 大明帝同末代天子的独特性格命运多舛:幼年丧母,辗转寄养于康妃、序妃膝下/2十二岁受封为信王,看似快乐下的忧患/4恪守...
两晋南北朝史话 内容简介 西晋的短期统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占田制和“太康之治”——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以对谈的形式,讨论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涉及改革与发展的方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1969年7月21日登月第一人-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约翰·马兰、希拉里·马兰编著的《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这是迄今所知民国时期畅销的中国通史之一,上下册累计重印190多次。★吕思勉先生是公认研读文献极多的学者,数遍通读“二十四史”。吕先生是真正...
爱因斯坦档案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档案》:一份埋藏五十余年、长达一千八百页,美国联邦调查局设计抹黑爱因斯坦的绝密档案,首度完整曝光!几近二十五年间,埃德加?胡佛...
社会历史学导论 本书特色 作者简介:热拉尔·努瓦利耶(Gerard Noiriel)历史学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博士生导师,法国社会历史学的主...
《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影响》内容简介:对于中国佛教艺术与域外关系的研究,人们大多关注来自印度的影响,少有研究中国
玩命手术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 本书特色 你知道吗?在过去,人们会选择输羊血来净化心灵;人体解剖曾是票房大卖的公开表演,火爆到尸体供不应求;曾几何时,医生开刀之...
元史-大字版 本书特色 《元史》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元史》重新排版而得来的一本服务于低视力人群的无障碍阅读大字版图书。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